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枚干草(思及笔及:四)

2015-02-13 08:25 作者:白鸟群群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又一位熟悉的人辞世了。心想,可惜,他本该做一件对世界和生活有意义的事啊,可是他没做……

-

言必有事。事必有益于人。

言必简短。语必悄然。

——(鉴于公共场所扰人的喋喋通话)我给自己确定的“绿色通话”准则。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亲见许多骂编辑部的人,后来轮到自己进了编辑部,他当编辑的方式,竟与他前所批评的“如出一辙”……

-

我抚着这棵油菜花,抚了很久,想,它们就是我的亲友。

-

“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这话听后很久总觉哪儿有点不对劲,哪儿呢?

对了,像市民一样生活,就会像市民一样思考;

而像上帝一样思考,就得像上帝一样生活!(关于艺术家的独特精神轨迹与人生轨迹)

-

-

所有虚伪的地方,个人,集体,国度……都有一个共同点:知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

-

书籍在今天有一种安宁与古雅的力量。

-

坏蛋已博取了很多恶名,但仍然是坏蛋。

-

武侠是给没头脑的愚民看的,

愚民喜欢。

-

(电视里)古装剧把死人从棺材里拉出来,“涂脂抹粉”。

-

言情剧哭哭啼啼,说明他(她)们除了武侠、古装外,就再也“编”不出点什么了。

-

编剧和导演,以为既是观众么,就一定喜欢所有的时间尽可能“娱乐”或“狂欢”,其实,在多数的时间里,观众需要的反而是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

……写了大半辈子,却没有一间书房、一张书桌,奇怪呀,这些并没影响到一点写作

-

-

新闻每天把人间描绘成一幅“斯世乱象图”。

(19世纪50年代,梭罗批评英人发明的新闻,从诞生之日既附有“长舌妇”功能)

-

人口不光应按点分布,还应按线分布,更应按面分布(如今,对我国地理版图“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再次深度思索……)

-

-

在历史上,我们从未有过与十三、四亿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经验(整个人类也没有),对此一点,值得三思、四思。

——旅行过壮丽辽阔混沌苍莽中国大地的繁复感受。

(注:建国后我们有四亿五千万,后到六亿、八亿、十亿、十二亿)

-

-

作家李敖说:“中国才是我们献身的目标”。

复述完这句话,我的整个眼眶和内心都潮湿了……

-

城市啊,我还没来得及歌吟你,归纳你,你就改换容颜,面目全非……(重回东北故城的感怀)

-

苦楚壮丽的古国罗斯欲寻找“真理”,碰来碰去路上邂逅的除了面包还是面包……

(对苏俄19、20世纪为何“现实主义文学”洪流奔涌不息的思考)

-

“只有美国人和欧洲人经历过并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发展,发展意味着什么。在西方,青年们反叛那个技术社会种种机制,反叛那个物质尚未拥有就已经耗尽挥霍了的坦塔罗斯似的世界“——墨西哥诗人帕斯

-

“革命……这个新的美德就是公正”——帕斯谈革命与变革

-

-

散文对形式的要求不多,

对内容的要求却很多,很多。

-

-

最糟的语文教师是这样:他们把一篇文章割得七零八落,使孩子们看不到“全羊”。

-

学生的语文才能有个生成期,这个生成期与少年幻想有关。

-

最好的语文教师会欣赏孩子作文中的“缺点”。

-

什么是锻炼孩子学习写作最佳方式?写日记

(注意:必须是“自由式写作”)

-

在任何时代,任何出现国之中流砥柱的地方,必有伟大的语文教育的影子。……

-

唐宋时候的人真是聪明睿智啊,他们懂得怎样考核具备高度人文修养的贤良任官(中国语文的治世功能)

-

-

文学评论为什么变成吹捧了?

人人喜欢找人捧一下!

-

所有你认识的人(朋友,其他人),其实都已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你了(只是彼此尚永远不知)……

-

-

“别人现在怎么把我遗忘了呢……”

——其实,从前也没人注意你呀,人们关注的只是与你相关的附加氛围、以及影像等……

-

-

“在我人生的中途,在我心情沮丧的时刻,我误入一片原始森林”——意大利但丁《神曲》

-

-

战士带着满身的创伤和征尘归来。

也一样。

-

-

千万年前愚公移山。千万年后愚公移山。(有关一个东方寓言

-

财富不是单独的东西,它是人体的一部分,沾着人的气味、感情、思想……

-

一部好书能留下来,纯属偶然。但偶然可能更好。

-

当天下文字被重新召集起来的时刻,

新世界伊始了——

-

写作是一种理想,不能实现,因为不能实现,它才完美如初。

-

在拥挤的城市里,人们一半互相帮忙,一半互相干扰。

-

秋天,不要忙着赶路,停下来,思索一会儿。

-

树木拥有一件最大的安宁和幸福:那就是不用满世界乱跑!……

-

中国茶叶的好处,全世界都知道;

而唐诗宋词的好处,唯有中国人才确知。

-

……这些昨天不合时宜,今天不合时宜。

-

几乎所有的地球动物都以“争食”为上,

但唯人类除外,

这就是人所属赋的高贵和文明光华闪耀处。

-

-

人与其他地球动物的分野,不是劳动,不是思维,甚至不是使用工具(这些近年考察发现某些动物都会),唯一和彻底的区别仅仅是——文化(!!)

-

-

为什么一个人的记录,比一群人的记录更真实呢?

-

经过许多观察对比,我发现凡是大地上货真价实的“百年老店”,都有个普遍性的日常细节(很重要,却往往被忽略):勤劳,且持之以恒。

-

一个写作者已没人注意他了还在写作……

一个农人已没人注意他了还在播种……

-

万种艰辛出写作。

-

……我含泪摘下一对往昔的青春翅膀,

轻轻披到霞彩少年的身上。

-

-

(完)

(写于2014,9——2015,2)

-

-

(附 本文《一枚干草》的文体说明:属于札记、断想、随想录类。俄苏文学中这个文体使用较多,代表性的有普里什文、洛扎诺夫、索洛乌欣等,它们因诉诸思考较多,所以在俄罗斯列数于散文种类,而不是散文诗。我国这个实践还不多,巴金的《随想录》、艾青的《诗论》、罗兰的《罗兰小语》等使用的都是这个文体。本文作者写作中试图在一个主题下进行多种不同的游离思考,它们之间看似无关系,但却有某种内在的关联,写作中希望增加语言的诗意含量。是一种尝试,不成功处,欢迎多以批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31827/

一枚干草(思及笔及:四)的评论 (共 10 条)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老党
  • 流年咖啡
  • 晓晓
  • 我本豺狼
  • 戈比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写作是一种理想,不能实现,因为不能实现......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