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难忘饺子香

2015-01-24 18:01 作者:刘芳序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今天至,晚饭吃饺子,整理一下办公桌下班吧。”我和组长收拾完桌上未处理完的资料、起身离开办公室。

连日来饱受胃病的折磨让我的食欲大打折扣,然而面对“饺子”这一自儿时起便承载着我美好记忆的佳肴,我忽然来了精神、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向着餐厅迈进。尚未来至门前,便已听得宽敞的屋内人声喧哗,“这馅儿真香”、“来,多吃几个”,一声声带着笑意的赞叹声此起彼伏。走进屋里,便闻到了那一阵阵熟悉的韭香和麦香,这久违的香气让那一丝发自心里的感动再次涌上心头,一种时空上的错觉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承载着无数美好回忆曾经

“这是韭菜馅的,那边有醋。”食堂打饭的阿姐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前来就餐的职工一边把一个个“白色的元宝”盛入每个人的餐盘中。“冬至饺子至面”、“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跟着打饭的队伍前行,我信口默念起了与饺子有关一句句俗谚、嘴边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意。

妈妈,姥姥说等咱们一起回家包饺子。”自幼从山东长大,每逢年节姥姥和姥爷都会在几天前就打来电话“催”我们回家,“吃什么馅”、“给你们带些回去吃”、“丫头你的胃不好,能吃韭菜吗?”虽然我们的住处离姥姥家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心直口快的姥姥还是忍不住要在电话里就把包饺子的细节全部盘问清楚、在姥爷“少唠叨两句”的提醒中不舍地放下电话。

傍晚时分,当全家人又一次聚齐在姥姥家的客厅,一条饺子生产流水线再次启动了。姥姥把发好的面团端上桌,两个舅妈则快速将切好的面团搓成长条、揪成剂子,妈妈在一旁擀着饺子皮,我们这些孙辈的娃娃们跟着姥爷一起包饺子。“你们两个小子包的还没你姐快。”姥爷总这样笑着“批评”两个舅舅、偏心地宠着自己女儿,孩子们则在“包几个吃几个”的压力中努力劳动,却怎奈高涨的热情总是一次次被给饺子皮打补丁这样的插曲浇熄。一个、一列、一片……在全家人的协作努力下,包好的饺子被整齐地码放在高粱杆编成的盖垫上、甚是喜人。片刻之后,随着姥姥“先下一锅”的一声令下,我们的馋虫全被引了出来、痴痴地盼着难捱的“二十分钟”快快过去

“来端饺子咯。”当厨房里传出姥姥嘹亮的招呼声,年幼的妹妹们就会排成一列向着心中的美味进发,返回餐桌的途中就忍不住彼此喂食、一品为快了。随着一碟匀拌着陈醋、香油、蒜蓉、葱花的蘸料上桌,全家人围坐在了那张老桌前将酒杯斟满、开始又一次欢乐的相聚。“今天的饺子‘开口’了。”“你舅舅是说咱这饺子包咸了。”姥姥一边给舅舅盛“饺子汤”一边拿“艰苦朴素、咸点怕啥”的老话儿教育舅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姥姥问你哪天回来,饺子已经包好了”大三回山东老家实习,返程的火车还未开动,妈妈的短信就已然把姥姥的牵挂带到了我面前,也许从我十九岁离开家门、远走他乡那刻起,这样的问候和期待就是那个远方的家对我最简单却也是最深沉的期盼和牵挂,一声“我到了,等我回来。”也成为了我对这份牵挂最好的回答。

有人说饺子早已成为了快餐食品,然而如今离家千里的我却从来不忍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为自己点一盘饺子、害怕吃了想家。“又到家了”这个冬至,看着碗里几欲满溢的一个个“元宝”,我发出了一丝轻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25682/

难忘饺子香的评论 (共 14 条)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 晓晓
  • 雪灵
  • 淡了红颜
  • 玉紫函冰
  • 老党
  • 越秀
  • 剑客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远方的呼唤

    远方的呼唤难忘那香喷喷的饺子,让人想起一家人团圆的场面。

    赞(0)回复
  • 白山黑水

    白山黑水年轻的作者,把饺子做法,包饺子的一家亲的氛围,以及,来自姥姥的浓浓爱意,大家团圆的欢乐气氛描写得淋漓尽致,大赞,问好作者,冬安。。。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