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徜徉于乔家大院

2014-12-31 08:08 作者:松间明月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午后的阳光很暖。

从平遥古城开车到祁县乔家大院只半个小时,远远就可以看见刚刚修建的现代门楼。同行的主人告诉我,山西省类似的大院太多了,乔家大院的成名除了感谢张艺谋曾在这里拍摄了红极一时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外,更要感谢当时同意拍摄此片时的县委书记。张艺谋拍摄此片时手头资金紧,不能给县里更多拍摄费。但他对县委书记说,电影放映后你这个地方会有长久的收益。那位书记算是有远见,在没有收费的情况下同意张艺谋拍摄,于是就有了这个“乔家大院”。

余秋先生的《抱愧山西》中有这样一段记录:“你看乾隆初年山西走西口的队伍中,正挤着一个来自祁县乔家堡村的贫苦青年农民,他叫乔贵发,来到口外一家当铺里当了伙计。”读这篇文章时,余先生的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了解到,乔家创业的始祖是乔贵发,父亲乔壮威并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家产,而是在他年少时就父母早逝,乔贵发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备受亲朋歧视,乡邻冷遇。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乔贵发于乾隆初年单身独自走西口,落足到萨拉齐厅老官营村,后又转移到包头西脑包,开始了艰苦创业。乔贵发凭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包头埋头苦干了30年,由小商小贩起家,到后来创设了广盛公字号,为乔氏家族的商业活动开创出一条黄金通道。

乔贵发生了三个儿子,依次为全德、全义、全美。难能可贵的是,第3个儿子全美及其后代均能秉承先祖遗志,在商业领域奋力拼搏,刻意进取,挚着乔家的六条家规:“不纳妾,不赌博,不嫖娼,不吸鸦片,不虐仆,不酗酒。”正是这一优良传承,终于使乔家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大贾,称雄商界200余年。后来,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更是把乔氏产业做大做强,把广盛公改组为复盛公,成为包头市面上头号大买卖。因此,包头当时曾流传这样的民谚:“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乔家大院始建于乾隆20年,在以后的200年间,又经过两次的扩建和一次增修,成为我们现在看到这座宏伟壮观的最著名的民宅。它展现的就是发家后乔氏家族的富足与奢华。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中务求完美细致,精湛的建筑技艺在乔家大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说起乔致庸也是命运多难。他所处时代及他家规是不能纳妾的,但他一辈子还是娶了6房太太。每位太太都是前逝后继,先他而去。6任太太共育有5子,有4子在30岁左右不幸早逝,寿命最大的小儿子是学医出身,也只活了54岁就离他而去。而乔致庸则活到95岁仙逝。算命先生说他克妻克子。我不知道这是命运安排,还是科学解释不了的原因,总之是人生古难全,不禁让人感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踏进乔家大院大门,就可以看见门口处高大的门楼。门楼正中大书黑地白字的“古风”两字,古朴典雅。最上边是蓝底金字的“福种琅嬛”横匾,这是山西巡抚奉慈禧的面谕赏赠给乔家的。庚子国变,慈禧出逃西安时经过此地,乔家捐银30万两,可谓是中送炭。回京后的老佛爷感念于此,特命褒奖乔家。

再转进门,一条气势宏伟的甬道把整个住宅划分成好些个独立的世界,而每个世界都是中国古典建筑学中叹为观止的一流构建,《大红灯笼高高挂》只是取了其中的一些角落而已。事实上,乔家大院真正的主人并不是过着影片中那种封闭生活,你只要在这个宅院中徜徉片刻,便能强烈地领略到一种心胸开阔、敢于驰骋华大地的豪迈气概。

每个院落有个内涵丰富的名字,不得不让你在游历中沉思。如福德祠,是土地祠。砖雕雕刻得非常的细致和精美,据说这个砖雕很有说法。我看到的是砖雕正中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九只鹿,鹿与禄是谐音,这是副“福、禄、寿”三星吉祥图。福德祠三个字下面雕着的是紧紧连在一起的铜镜和铜钱串,意味着“光明富贵”、“富贵连环”。在铜镜和铜钱的下面一行砖雕中,中间部分从左到右分别雕刻着古代的兵器戟、乐器罄、如意,寓意着“吉庆如意”。两边各雕刻着两只小狮子,四只狮子加在一起,就是“四时如意”。一幅砖雕,能够呈现这么多的喜庆吉祥的寓意,真是匠心独具了。

还有乔家大院有个三宝之九龙灯,是乌木制造,设计得极其精美,九条龙可以变换角度和姿势,自由活动,如果点上蜡烛,就好像是九条龙在烛光中盘旋一样。这盏如此珍贵的灯就悬挂在一间寻常的屋子里,一点儿保护措施都没有,以致我甚至有点怀疑它是否真的珍贵。再有,就是乔家三宝之犀牛望月镜。因为镜子下面回头望月的犀牛。据介绍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山西送仿制了一面犀牛望月镜,送给了董建华先生。并且特地将镜子之下犀牛之上的祥云刻成1997朵。

更有神奇的百寿图砖雕,纵横各十,共一百个字态各异的寿字,以青砖为低,阳刻鎏金。百寿图砖雕两边还有一幅楹联,来头很大,是清末重臣左宗棠提赠的楹额“履和”,意为出入平安。乔家大院历经社会动荡竟然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也实属不易,这其中也与乔致庸的仁厚有直接关系。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山西总督在山西境内杀洋人,从太原逃到祁县的7个意大利修女被乔致庸藏到自家银库里保护下来,后来用运柴草的大车拉到河北得救。意大利政府给了乔家一面意大利国旗以示感谢。后来日本侵华时,乔家把意大利国旗挂在门口,日本人一看到是盟友的国旗,就没有破坏乔家,乔家大院因此躲过一劫。乔家大院在解放后成为祁县政府的办公地点,后来先后做过人民医院和粮食仓库,最后由于是晋中地委党校,在乔家老家人的保护下安然度过了“文革”。

万里驰骋收敛成一个宅院,宅院的无数飞檐又指向着无边无际的云天。锺鸣鼎食的巨室不是像荣国府那样靠着先祖庇荫而碌碌无为地寄生,恰恰是天天靠着不断的创业实现着巨大的资金积累和财富滚动。因此,这个宅院没有像其它远年宅院那样传递给我们种种避世感、腐朽感或诡秘感,而是处处呈现出一种心态从容的中国一代巨商的人生风采。

然,财富子嗣装,暂短今世,弹指转眼,灰飞烟灭。如今的乔家大院不再只是属于乔家,而是属于世界。当我离开乔家大院时,阳光已经西斜,照得那飞檐旧壁闪着古铜的光,象是院里主人的眼睛,看着那曾经辉煌的过去,注视这难懂的现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19338/

徜徉于乔家大院的评论 (共 12 条)

  • 心静如水
  • 晓晓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在铜镜和铜钱的下面一行砖雕中,中间部分从左到右分别雕刻着古代的兵器戟、乐器罄、如意,寓意着“吉庆如意”。两边各雕刻着两只小狮子,四只狮子加在一起,就是“四时如意”。一幅砖雕,能够呈现这么多的喜庆吉祥的寓意,真是匠心独具了。问好作者!
  • 纤纤柳絮
    纤纤柳絮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并推荐阅读
  • 河川永在

    河川永在好流畅的叙述,欣赏

    赞(0)回复
  • 松间明月

    松间明月谢谢楼上的推荐!

    赞(0)回复
  • 松间明月

    松间明月谢谢楼上的推荐!

    赞(0)回复
  • 中国公民

    中国公民感谢您在文章留言处的祝福。从您多篇文章中感觉得出您幼年时的家庭条件应该比较优越。在此新年之际,衷心地祝愿您以及您的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赞(0)回复
  • 明山才子

    明山才子铺叙有致,佳作欣赏问好

    赞(0)回复
  • 白山黑水

    白山黑水一座乔家大院,发人深省,保存至今,耐人寻味 , 松间明月,你的介绍 ,对人也好有启迪意义,问好作者

    赞(0)回复
  • 顾忆人

    顾忆人好文章。大赞!向作者问好!

    赞(0)回复
  • toheerm

    toheerm行云流水的文字,通过作者的笔下,感知着乔家大院的古今,很是舒服,谢谢辛苦的作者喽,美文真好,总是让人祈盼和怀想!

    赞(0)回复
  • 松间明月

    松间明月再次谢谢各位百忙中的雅评!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