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胸有成竹”的来历

2014-10-31 11:41 作者:心情快乐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胸有成竹”的来历

大多数人都知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而且经常使用它,可你知道它是如何来的吗?

竹子在我国南方生长很多,它生命力旺盛,耐严寒、酷暑。四季常青。它挺拔潇洒,朴实无华,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也是画家作画的题材之一。人们把竹子与梅花、菊花、兰花合称为“画中四君子”。

北宋时期,有一位同苏东坡同年代的画家,叫文同,最擅长画竹,画中虽没青枝绿叶的苍翠,但淡雅的墨色更能突出竹子的清逸潇洒。《墨竹图》是文同的传世之作,画面上一枝垂竹,主枝弯曲,呈上扬之态,侧枝坚挺,枝繁叶茂,有一种蓬勃向上之势,画面饱满用笔洒脱,竹叶正面向背,俯仰曲直,勾画得出神如真,用浓墨描绘的竹节苍劲逼真,用淡墨描绘的新枝嫩叶,显得非常滋润,是一幅难得的艺术珍品。文同之所以把竹子画的这样自然生动,是以为他特别喜竹子,为了观赏方便,他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竹园,在园中还搭建了一个亭子,称之“竹坞”,一有空闲,他就去观赏竹子,从竹子萌芽到生长的各个细节,反复查看,把竹子在阴晴时的不同形态都铭记在心。这样,他画出的竹子姿态秀雅,神韵生动。好多喜爱画竹子的人都竞相模仿,但都画不出那种充满神韵的竹子。

苏东坡是文同的好友,非常崇拜文同的竹画,经常于文同一起观赏竹子,探讨竹子的画法。故此,苏东坡写了一篇散文,文中精辟地谈论了文同画竹的方法,即“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从此,文同 “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的创作方法,对后世绘画影响很深,后来文人们把它演变成了一句成语“胸有成竹”。意思也不再单纯指绘画了,而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先有充分准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04443/

“胸有成竹”的来历的评论 (共 12 条)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雪儿
  • 荷塘月色
  • 剑客
  • 虚妄的伊
  • 我本豺狼
  • 三角梅
  • 晚枫清柳
  • 江南风
    江南风 推荐阅读并说 tuijianyige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大多数人都知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而且经常使用它......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祝散文网写作愉快!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