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产记
题记:妻子从出现临产迹象到完成分娩,历经19个小时。这19个小时,是我人生中最漫长、最难忘的19个小时。这期间,我始终陪伴在妻子身边,不仅见证了儿子的诞生,更见证了生命的巨大潜能。
妻子的预产期是9月12日,可当天宝宝并未“如约而至”。随后的几天里,全家人一直都在焦急与忐忑中等待着。
9月18日凌晨一点多,妻子出现了“见红”和“破水”,这是典型的临盆征兆——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快要到来了!
面对预料之中的状况,我和妈妈“处变不乱”。我俩有条不紊地将早已准备妥当的待产包装上车,然后四平八稳地载着妻子来到了省妇幼保健院。
经检查,妻子的各项体征均符合顺产的要求,但由于宫口还未开,医生建议先休息到早上七点半再作观察。
三口人,四小时,辗转无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早饭过后,医生给妻子滴上了宫缩素。起初,妻子还有说有笑。但九点过后,随着宫缩愈来愈频繁和剧烈,妻子疼得面色发白,额头和鼻尖上也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每次宫缩袭来,妻子要么将病床两侧的护栏摇晃的哐哐作响,要么将我的手臂抓出道道血印,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稍稍缓解疼痛。妻子一阵紧似一阵的痛苦呻吟与窗外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而不断鸣响的防空警报此起彼伏,为这场漫长而艰辛的分娩之旅增添了些许悲壮色彩。
宫开一指、两指……产程一点点艰难地推进着。下午两点半,为了保存体力和减轻疼痛,医生给妻子注射了一针“安定”,想让她睡上一会儿。但由于宫缩来得太过猛烈,昏睡中,妻子每隔几分钟便会在剧痛中惊醒。事后妻子对我讲,那种困倦和剧痛交替来袭的滋味真如用刑一般。
下午四点二十,宫开四指半。在经历了七个多小时炼狱般的阵痛后,妻子被扶进了产房的水中分娩池。每次剧痛袭来,护士便会用温水冲洗妻子的下腹部,以此缓解疼痛,效果也确实不错。助产师也在此时向妻子讲授了待会儿分娩时的发力要领和注意事项。
半小时后,宫开九指,妻子被扶上了产床。为了补充体力,我按照助产师的要求给妻子喂了少量的蛋糕、巧克力和水。
助产师在不停的忙碌着,妻子也一阵痛过一阵。或许是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的缘故,妻子的腰腹力量和体能都略显不足,每次发力都不很到位,效果并不明显。看着妻子因持续不断的剧痛和发力而几近扭曲、胀得通红的脸庞,阵阵酸楚不禁涌上我的心头。
吸气、发力,吸气、发力……就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了快两个小时,终于能看到宝宝的半个头了。可就在这时,妻子对我说她感到头晕、眼前发黑、浑身再没有一点力气。说完,妻子就昏睡过去了。
她还能挺过去吗?不行就剖吧。看着满头大汗、精疲力竭的妻子,我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
就在这时,助产师和护士们围拢过来,一齐给妻子加油鼓劲:已经看到宝宝的半个头了,你可不能前功尽弃啊,坚持,在坚持一会儿!
稍事休息,妻子拿出了一付搏命的架势,只见她眉头紧锁、牙关紧咬、双腿紧蹬、两手紧握,深吸了一大口气,然后低吼着、颤抖着拼尽了全身最后的一点力气……
突然,宝宝被助产师一把拽了出来,紧接着轻轻一拍,宝宝就“哇哇哇”地发出了响亮的啼哭声,向世界宣告了他的降生。
当助产师将小家伙抱到妻子面前的一瞬,眼见她欣喜的泪水和着劳累的汗水从脸颊簌簌地滑过。
由于胎盘粘连和分娩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撕裂,妻子又在产床上接受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剥离和缝合手术。
晚上九点,妻子被推回产房,宝宝在让家人见上一面后被送到育婴室接受24个小时的例行监护。看到母子平安,我如释重负。夜半无眠,回想妻子从出现临产迹象到完成分娩的19个小时,我不禁为她在此期间所暴发出的巨大潜能感到惊叹和钦佩。妻子平时连擦破点肉皮都会不住地喊疼,可是为了宝宝的长远健康,尽管早已知晓顺产的痛苦,但这却丝毫未能动摇她从怀孕伊始就坚定了的顺产的决心。是什么力量支撑她承受住这最高等级的疼痛?很显然,是母爱的力量,无私的母爱的力量。
向妻子致敬,她钢铁般的意志、磐石般的信念,以及柔弱身躯里迸发出的巨大潜能让人叹服;向妈妈致敬,在那个医疗水平不及今天这般发达的年代,她生下我时一定经历了更多更大的痛苦;向天下所有的母亲致敬,正是因为你们的爱、勇敢和坚强,人类才得以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罗士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