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漫游
编者按:新疆是一个神秘,令人向往的地方,对于没有去过那里的人来说,有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篇文章舒缓,沉稳。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到真实的景物,切身的感受,再到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以及对当地民族历史习俗的介绍,作者自己的感觉。行文流畅,文笔老道,内容真实生动详细,引起读者对新疆的向往。
新疆漫游
一
到新疆玩玩去,这是我多年来向往以久的梦想,梦想成真,是去年秋季里的一个小雨绵绵的夜晚,那天晚上二十多点钟,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踏上了新疆这块旖旎绚丽,神秘飘逸的风水宝地。
我国西部边陲大都市,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是蒙古族的读音,意思为优美的牧场。不过这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牧场,早就成为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了,这个美丽迷人的大牧场,在好多好多年以前就已经成为新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大都市。
现在乌鲁木齐这个大都市,基本上几乎方方面面都已经全盘汉化了。这儿的羊肉串、烤羊肉,哈密瓜、葡萄干的味道,与全国各个大都市里的那些酒店、超市中卖的似乎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滋味。这个大都市的大街小巷,高楼大厦,公交车,小轿车,花草树木的绿化,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和每一个大都市里的繁华景象都差不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两天,我漫游于乌鲁木齐这个繁华热闹,歌舞升平的都市里,没有感受到在家里的时候心中所想象的那种西域的民俗风情景象,心里难免有一些空落的感觉,尤其是漫步在都市的大街小巷里时候,心里有点懊悔,有点失望,心里寻思着,如果新疆就是这个样子,大老远跑到这里来玩个什么劲呀!北京、上海、南京、重庆、广州和香港的那一些繁华景象,几年前就已经把我的双腿给逛悠肿了,把我的双眼给看花了,把我的脑袋给整晕了,早知道乌鲁木齐是这个样子,不来也罢,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有什么逛头。
但当我在新疆大地漫游观看了天山山脉的西天王母娘娘洗澡的天池仙境和冷傲的博格达雪峰,以及无情胜有情的万倾戈壁,雄浑粗犷、大气磅礴的沙漠风光,深沉而有味的十里盐湖,神奇瑰丽的火焰山,风光旖旎的南山牧场,火洲凉地的葡萄沟,古丝绸之路重镇的高昌故城,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融建筑、壁画和雕塑为一体的大漠艺术万佛宫,一日多变的黑海帕尔米高山湖泊卡拉库里湖,等等,等等景物之后,方才算是深切地领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新疆,什么才是奇趣无穷的大自然,才算是知道了新疆原来竟然是如此神秘而美丽,又是这么令人心旷神怡,遐思无限。
新疆那一些独具魅力雄浑苍茫的远古之气,带着那么一种原始的野性,那些天来不断地撞击着我这颗已经受到震撼而怦然律动的心灵心里总是好琢磨着,难怪古今中外有这么多人都喜欢新疆,都喜欢到新疆这个地方来游山玩水,来体会大自然,来探险寻宝,来创造人类社会的奇迹。
世界上很少有像新疆这样神奇的地区,一天之内同时具有如此多姿多彩,千奇百怪,对比强烈的自然景观。银装素裹的雪岭冰山,百花盛开蝴蝶翩翩的温泉,驼铃悠悠金沙滚滚的大漠,连绵百里深邃幽森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苍凉忧郁的戈壁荒滩,碧波荡漾,鸟儿鸣叫的高山湖泊,如茵似锦,羊群似云的大草原。这些光怪陆离,千姿百态,奇妙无比的自然景观,不由人们的心灵不震撼,不由人们的大脑不去神思,不去遐想。
二
漫游新疆那些天里,我看到许多维吾尔族人,也有意地去接触了几个维吾尔族人。维吾尔族人几乎人人都会说汉语,我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了一些有关于维吾尔族人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知道了维吾尔是维吾尔族人的自称,维吾尔这三个字就是联合、团结的意思。
维吾尔族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人。9世纪中叶,迁徙到西域的回纥人融合了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各部,以及汉朝以来移居到这里的汉人,同原来居住在南疆广大地区的那些说焉耆、龟兹语言的老百姓,以及后来迁徙到这里的吐蕃、契丹、蒙古人共同长期相处,逐渐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现在的维吾尔族人。
我国的维吾尔族人大多数都聚住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以及阿克苏和库尔勒。一部分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梨等地,只有极少量的维吾尔族人居住在内地湖南省的桃源、长德等地区。维吾尔族人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中国解放之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在的维吾尔族人是新旧两种文字并用。维吾尔族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最著名的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和穆罕默德•喀什噶里的百科知识性辞书《突厥语大词典》,以及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人的舞蹈闻名中外,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等。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等,等等。
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他们热情好客、坦诚直率、勤劳勇敢。在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和宗教礼拜活动中,以及其它主要的文娱热闹场所里,男人都喜欢身穿右大襟斜领口,不用纽扣,只用腰带子系腰的长袍,头上戴着四楞小花帽。女人都喜欢穿上五彩缤纷宽袖的连衣裙,套上对襟的小背心,头戴花帽,或者是围着花头巾。男女老少的脚上都喜欢穿着马靴,在悦耳的乐器和粗犷豪放的狂歌欢舞的天籁声音当中庆祝他们的美好生活。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住的地方,以维吾尔族人为主体,汉、回、哈萨克、俄罗斯等12个民族的人在这个区域里居住的历史比较长,人口也较多。其余的就是东乡、朝鲜、藏、壮等34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现在新疆地区共有1515•57万人口,47个民族。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把新疆称为是人类社会的民族橱窗。新疆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风俗习惯和人生信仰。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基督教、萨满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具有西域大地浓郁古朴的民族特色。
三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表示是玉石聚集的地方。喀什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边最古老、最富饶的绿洲,是帕尔米高原下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最西端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是中国对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与门户,在整个新疆地区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喀什的自然风光雄伟奇特,有冰川之父的慕士塔格冰山,有世界第二高峰的乔戈里峰,有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叶尔羌河,有帕尔米高原等等,等等自然景观。喀什的人为景观众多,有新疆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有大型的伊斯兰教古式建筑香妃墓,有千年佛教遗址莫尔佛塔,有古代喝盘陀国的都城塔什库尔干石头城等等历史古迹。
西域一行,我们几个人走出乌鲁木齐之后,一路上的自然风景和人为景观,激动得我一天到晚满脸通红,兴奋不已,每天都让我睁着双眼做了许多美妙的梦。那些稀奇古怪的美梦,过后也就都忘记了,可让我这辈子忘不了的是喀什的大石榴和香喷喷的馕,尤其是那种让我回味无穷的烤全羊,再就是那些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维吾尔族的阿娜尔古丽。
喀什的阿娜尔古丽,几乎个个冰清玉洁,她们就像八月十五夜晚的明月那么妩媚,那么纯洁,那么漂亮,那么动人。前些年,《还珠格格》电视剧,几乎让人们都知道了香妃娘娘身上散发着一种清香的水果味。香妃娘娘的身上为什么会散发出清香的水果味?有些人可能就不知道了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好了,说穿了,也就一点也不神秘了,香妃娘娘从小喜欢把沙枣树上的鲜花当水果吃,她吃得时间长了,身上自然而然地就散发出了水果香味,事情就这么简单。
那一天上午,我们在喀什的香妃墓景区里漫步观景,一个身穿古装,手拿宝剑的小阿娜尔古丽来到我身前,热情地约请我跟她合一个影,我看着这个小阿娜尔古丽单纯的大眼睛,稚气的小圆脸,毫不犹豫地就一口答应了她的约请,当时兴奋得这个小阿娜尔古丽在原地很潇洒地转了一圈,接着就把她的二母手指头一弯放到嘴里,打了一个长长的响亮口哨,我看着这个小阿娜尔古丽那种天真活泼快乐的小样子,顿时笑得我哈哈的,心里寻思着,你这个小姑娘在召唤羊啊。
我花了二十元钱,与这个长得十分出色的小香妃照了一张合影像之后,另外一个年龄稍微大一点的身穿香妃服装的阿娜尔古丽来到我们俩身边,这个小阿娜尔古丽笑眯眯地请我跟这个香妃和她再合一张影,我微笑着答应了她,又给了她四十元钱,她开心极了,向我伸出大拇指头说:“先生,你真好,多给你拍一张。”
我穿上乾隆古戏装,她俩一左一右站在我身边,我们三拍照了两张相,虽然那个香妃的身上没有什么水果香味,我还是美滋滋地当了两分钟皇上。当天晚上在一家酒店里喝完酒吃完饭,我的兴奋劲还没下去,回到旅馆房间就即兴写了这么一首小诗:“满城花絮沙枣香,喀什美味烤全羊。大街小巷飘丽人,维吾尔族靓姑娘。西域风情迷人醉,瓜田果树伴胡杨。香妃拽我来合影,乾隆转世气断肠。”作为到新疆一游的留念。
到了喀什,领略了一些自然风光,观赏了一些人文景观,观看了维吾尔族人的风土人情之后,如果不去吃维吾尔族人制作的馕和坑烤肉、烤包子,不去大吃一顿维吾尔族人制作的烤全羊,那可就真是白到喀什玩了一趟。
我刚到喀什的第一天,就听喀什的地接导游说,喀什一些以烤全羊为生计的维吾尔族人,他们在地底下建造一种土窑炉子烤制全羊。烤制全羊之前,先让活羊喝上几天咸盐水,烤制全羊的时候,用新疆特有的沙枣树木火慢慢烘烤,烤制一只全羊最少也得需要六个多小时。制作烤全羊的工艺特别复杂,也十分精湛,至于究竟怎么个精湛法和复杂发,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烤全羊是维吾尔族人的家传绝密,不外传,地接导游是个汉族姑娘,她也不知道,她只知道烤全羊好吃,是喀什美味的品牌。
沙枣树是地球上水果香味最浓郁的一种果树,维吾尔族人用沙枣树木烤制的烤全羊,人们也就可想而知那是一种什么味道了。什么肉质鲜美,肥而不腻,香嫩爽口,营养丰富……这一些有关美食品的形容词,是无论如何也形容不出来喀什烤全羊的美妙滋味。谁要是想真知道喀什的烤全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妙滋味,那就只有亲自到喀什去尝一尝了。什么北京烤鸭,金华火腿,脆皮乳猪,无为熏鸡,这些名扬天下的美味食品都不能和喀什的烤全羊相提并论。
那天晚上,我们几个人围着一张大餐桌,各自用锋利的小刀切割着烤全羊,一边吃着香气扑鼻的羊肉,一边看着、听着几个维族姑娘唱歌跳舞,一边频频举起斟满葡萄酒的夜光杯,你一杯,我一杯,那种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情景,那种心情,那种气氛,真是酣畅淋漓,心里寻思着,想当年大石国王子,康熙皇帝在喀什的美味享受也不过如此而已。嘴里不由自主地就喊道:“人生如斯,夫复何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