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口中的故事

业檀寺。
古木檀香小筑,经文诵缓,焚香袅袅。
“女施主,那位公子又前来寻你了。”
蒲团上,女子一袭素衣,手捻佛珠,青丝及腰,面色微微动容。
“不必理睬。”
小僧人闻言颔首退下,出了祠堂却是轻轻一叹,看着那在青石阶下立着的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公子还请回吧。”
只见那男子的眸再次黯淡了下来,唇角勾起一抹苦涩。
“......无妨,我明日再来便是。”
话落便垂眸转身,小僧人眸中尽显无奈,摇头轻叹也是走开。
门外是落寞的背影,门内是绝情的人心,门边是看破红尘的无奈。
秋菊落了又开,已是十个年月。
小僧人成了寺中的年轻住持,那男子也沉淀了青涩,女子依旧一袭布衫素衣跪于佛前。
“女施主,那位公子又前来寻你了。”
青灯佛火,女子清冷的面容再无涟漪,素裹布衫,青丝坠地。
“不必理睬。”
住持颔首,出了祠堂,望向青石阶下那男子,仍是摇了摇头,随后便折身离去。
男子抿唇凝眸望向那祠堂,眸光坚定,毅然的转身离去,背影索然。
年轻住持成了老住持,女子容颜见老,男子气质肃穆威武,却难掩岁月痕迹,双鬓染白。
“女施主,那位公子又前来寻你了。”
蒲团上的女子面色柔和,神色不变,手中佛珠轻捻,口中诵经缓缓。
“不必理睬。”
老住持颔首退下,立于门前轻抚袖袍,望着那阶下男子缓缓摇了摇头。
“公子还请回。”
男子与主持凝视,旋即颔首离去,背影萧条。
老住持长叹,又折身入了祠堂,望着跪在蒲团上的女子。
“女施主,可曾看破?”
女子诵经声一顿,敛眸起身,身下青色蒲团早已发白。
“......不曾。”
老住持眸光深邃,双手合掌。
“阿弥陀佛。”
夏荷枯了又绽,弹指三十个月圆月缺。
老住持已逝,又换了小僧人,男子面容苍老,垂暮萧条,女子青丝变白发,却是终未挽起。
男子拄着拐杖前来,立于阶前,却不上半步,小僧人不解,入室询问。
“女施主,门外来了位男施主,却不言不语,不知可否与女施主相识?”
女子已成老妪,素衣布衫泛白,手中佛珠轻捻,诵经声一断,起身。
小僧人搀着老妪出了祠堂,男子已是老翁之态,袖间难掩咳嗽,目光却是凝视着那阶上人。
老妪面色柔和,眸中泪光闪动,蹒跚着下了青石阶。
老翁上前接住老妪的手,两手相握,风徐徐,叶落无声。
“你终于肯见我了。”
老妪面色愧疚怀念,却并不言语,这一生,自入了这祠堂后,她便只说过“不必理睬”四字。
而今,回眸望向那祠堂前不解的小僧人,眸中含笑,缓缓启唇。
“不必理睬......”
小僧人闻言退下,后去询问了寺中的老人,才得知。
时光荏苒,寺中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而在寺中的祠堂前却始终跪着一名女子。
祠堂外男子每日都会前来,却从不踏进一步。
相传那老妪和老翁曾是一对爱人,可因误会而分开。
女子便盘跪在这祠堂之中不理世俗,而男子则每日都前来寻女子,只等她出来见他一面。
却不想,这一等,便是一生。
女子在迟暮之时才看透男子对她的情深,此生,若有一人愿等你一世,幸哉!
情深不悔,又有多少人能风雨无阻的每日前往祠堂,只为心爱的女子出来,出来见他一面。
而今已过数十年,一间茶馆内说书人正说着故事。
据说,这说书人曾经是一名小僧人。
如今溯书而观,听说书人闭目而谈,当年。
“女施主,那位公子又前来寻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