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本领你有吗
看家本领你有吗
在革命领袖群那几位伟人当中,我最敬佩的人当属毛泽东。别的不说,单就他的讲话技巧就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比如,70多年前的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就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幽默风趣地说道:“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去进货。我们干部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看家本领。”本人在《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78页读到这段文字时,的确引发了我的良久沉思。
毛泽东把学习比喻成“开铺子”、“进货”,不学习就要关门,就失去了看家本领。我所沉思的是,在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会不会经常地问问自己:某某某,你有看家本领吗?可以欣慰地说,看家本领本人曾经有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所在部队的团政治处那个戴眼睛的处长看我提干被“卡”、转志愿兵被“挤”之后安排我去团电影组当电影放映员。电影放映就成了我当时的看家本领,以致复原回故乡后很快就在当时的公社电影队谋得了一份令旁人觉得“还不错”的职业,给了我娶妻生儿、孝敬老人、养家糊口等所必需的经济来源。后来,电影放映业受电视、录像的冲击日渐萧条,已在乡文化站谋得一席之地的我又经县文化馆培训学搞摄影,摸索、精通了冲胶卷、印像片等一整套“摄影暗房”技术。那时,我们这个万余人的小山乡没有照相馆,我这个文化站的业余照相服务部也还算得上“有点儿生意”,尤其是照居民身份证的照片,县公安局户政科审验把关时,我的照片合格率高于其它同行,于是我的照相手艺便给我这“工资不能多,收入不可少”的尴尬境遇增添了一点劲道,艰难地把三个大学生“供”出来了。当然,我的所谓看家本领里面还有很多,比如单位的新闻信息报道、以赚稿费为目的的科普投稿等等在当时有过那么一点儿用武之地。淡定地说,就是耕耘了也收获了。
常言道:同台吃饭,各人赚钱。可见,每个人的看家本领都是因人而异、各有千秋的。我家邻居一个大我几岁的侄子辈宗亲靠气力活养家,做过挖钨砂、开手扶拖拉机、打石方等。我们每逢见面闲谈,他都要风趣地说,他是走硬门,而我则是耍软功。呵呵,“力养一人,技养千家”。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与其泛而杂的去掌握更多的技术,还不如潜心修炼一种功夫——让自己独自拥有的看家本领,便会终生受益。俗话说,技不压身。这说的是拥有一门手艺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也曾有对人才结构的“T型人才”观点,这说的是一个人才应该既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又能够成为某一领域或方面的专家,这些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警醒自己:看家本领你有吗?
201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