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个人的爱情命题

2014-07-26 14:14 作者:青臣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读罢《梅妃传》,合上书页,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那是在江东村,梅妃的故居。

记忆中是一大片的蒲草,在宁静致远的淡泊中,独守一方绿意,一方青岩,翘首日出,目送日落。

蒲地似乎自古多蒲草,一年长青,不知觉中常常惹得三两分意在蒲地的日里驻足。

江东村就正好有这样一大片的蒲草芳泽。

几年前,我就在这片蒲草中穿行。岁月斑驳的片片土坯碎砾掩映的绿衣下,蒲草就这样深深的扎根其中,始终没人能说出他象征什么。三三两两的麻雀飞过,远去,那是饥饿,是迁徙,是欲望的行为,更是语言

同一个地点,不同时期。就在这里,江东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柳叶蛾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江采萍<一斛珠>

她虽是名嫒,却不倾国倾城青史流芳;她虽为后妃,却不以美色恃宠而骄.流年流月,她像一株白梅清雅的绽放于蒲草根生处,清丽绝伦,芳香如许.

江采萍之于唐明皇,犹似班婕妤之于汉成帝.一样的满腹诗书,一样的清丽清芳,一样的三千宠于一身,却终一样落得长门闭日的结局.

开元初,高力士使闽越选归,大见宠幸.

初到长安,正是梅花盛开时节.她立于白梅之下,人花相映,美人如花,花如美人,黄昏的映照下,那女子背影纤长,浑身透着如后春梅的新鲜芳泽.

“幸”只此一字.

二人便成婚.

席枕之间,明皇温情脉脉在她耳畔耳语, “我当终老温柔乡,不愿效武帝之求白云乡了.”

他的声音就在耳畔,徐徐萦绕,款款回环.让这静夜多了许暧昧的色泽.

她像是茫茫乡野间他无意中折到的一枝花,或是千山为谁踏遍寻到的一株柳,恨不得要将这全天下的春光都夺来给她,只为了博她一笑罢了.

三千宠爱于一身,他将她奉若至宝,像从未见过这般佳人.日日对酌,夜夜笙歌,仿若她是他生命的全部.

采萍受明皇专宠达十年之久,她虽为“梅妃”却不以色侍人。她以自己的品德和贤德影响明皇,使明皇以德治国,整个国家继续保持开元盛世的强盛。

曾经以为,他应该是那个懂她的人。

那一段时光,应该是女人幸福的时候。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此生何处,千山万水,都有他相随。

只是可惜,愿望往往美好,现实却不堪,那边,骊山之行的马铃隐隐便预示着她的不祥.

明皇就是明皇,永远做不了翻然醒悟的楚庄王。正与梅妃欢爱的同时,那边,七月七日的长生殿,秋日里牡丹腾腾烈烈煽火一般的开着,俘获帝王心。

那日,沉香亭畔,彩蝶纷飞, 。杨妃于远方春暖花开处款款而来,云髻所暂正是大唐最明艳的牡丹。

那日,杨妃与明皇编了似仙的霓裳羽衣舞了.

那日,旧人成了闲聊的谈资了.

那日,男欢女爱了。

那日, ……

那日的他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冲动将她捧在手心,恩爱程度远胜当年清丽清芳的梅妃。这株牡丹,全身散发魅惑气息的女子,才是他今生应该保护的人。

而且她比梅妃更有趣,也让他更想亲近。

那边,梅妃问使者说:“皇上是坚决不要我了?”

使者回答说:“皇上并不是抛弃妃子,实在是怕太真撒野。”

梅妃笑了。自己曾经深爱过的男人,竟然如此不知己。她相信他曾经是爱过自己的,只是那爱如同夜中的薄雾来得快散的也快。明皇连绵于她也只会是片刻欢愉罢了,两个注定骨子里不相配的人,再足当初如何痴缠,也要终归陌路。

更何况,她只是他从乡间小路无意觅到的一支梅花,泛着幽幽袅袅的新鲜香气,玩赏过了,最终还是要萎谢的。

弃置了谁的旧情?又冷落了谁的结局。

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叛乱,唐明皇没来得及顾及梅妃带杨贵妃出逃。杨贵妃自缢遗尸马崽坡。

梅妃不详……

——《后唐书》

合上书页,悲也敛起,喜也放下。只是时时有着一种渺远苍茫的激愤苍凉,勾得你不得不去翻看她的故事

心不平,曰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72505/

三个人的爱情命题的评论 (共 1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