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大名楼甲天下

2014-05-23 21:56 作者:瑶台望月  | 2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鹳雀楼遐思》

远山如黛,夕阳西坠,晚风悠然,大河摇醉。鹳雀楼,渐渐地披上了蝉翼般的金纱,飘渺于唐诗的云蒸霞蔚之中……

我是踏破风烟的行者,从远方走来,披一身落日的玄黄,足迹叠加在诗人的足迹上。登上一层楼,想要看那“白日依山尽”;又登一层,想要望见那“黄河入海流”;再登一层,似乎听见有人,伫立在鹳雀楼上,一叹一唱,吟诵那首经典的绝句?激荡的风,鼓起我的衣衫,撩拨我的眼眸,却不见当年王之涣的身影?

山气日夕佳,飞相与还。我无法想象鹳雀是一种什么样的鸟,胆怯或者不胆怯,优雅或者不优雅,我都无从知道。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曾经在黄河洲头成群栖息,或呢喃轻语,或梳理羽毛,或争斗相啄,或盘旋飞舞……倏尔一只鹳雀,扑腾一声,振翅而飞,像闪电般俯冲河面,衔起一条硕大的黄河鲤鱼,惊起层层涟漪,然后飞起,远去……

在某个清晨或黄昏,驻守蒲州城的北周将军宇文护,也许看到了鸟鱼相残的一幕,若有所思,内心有了一种危机感。北周的地盘实在是太小了,小的像一粒弹丸,就像诸侯列国嘴边的肉屑,只要一有战事,蒲州前有悍敌,后临黄河,立时就身陷绝境。城中百姓忧郁的眼神和恐慌的情绪,更令大将军忧心忡忡,不能寐,该如何是好呢?

建一座了望楼吧!也许是黄河中的洲上成群起飞的鹳雀,吸引了大将军迷茫的视线。登高一望,敌军稍有风吹草动,也可以未绸缪,这也算是对百姓的一种安抚吧!火把照亮了夜空,斧锯声响彻黄河岸畔。终于,一座巍峨的高楼立在河中的洲渚上了。起个名字吧,此时鹳雀翔舞的欢鸣声,提醒了大将军,就叫鹳雀楼吧!芳名鹊起,天地山水共悠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果说是北周宇文护给了鹳雀楼躯体和血肉,那么大唐的王之涣则是给鹳雀楼注入了思想与灵魂

王之涣来了,路过蒲州去长安。也许是走累了,便在蒲州歇歇脚,小住数日。也不知是什么季节,权当是清秋之日吧!一个晴朗的傍晚,他信步出城,登上了鹳雀楼。一轴风烟画卷,袒呈肺腑……

巍峨的中条山绵延起伏,从东北向西南逶迤而去,在山的尽头处正与徐徐下降的太阳会合,晚霞似火,落日熔金。王之涣望着那落日衔山、水天相接的瑰丽景象,不觉已陶醉其中了。是的,太阳就将要渐渐收去它的余晖,落到大山后面去了,但一泻千里的黄河,还将以她的雷鸣般的轰响和一往无前的力量,滚滚向前,奔流到海不复回。此刻,诗人久宿的大志,开阔的胸臆,激荡的诗情,在此时喷涌而发,抖擞而出……

追求是什么,追求就是站在更高处,看得更远些。一记高歌,一腔雅唱,声情并茂,直上云霄,撞破历史的混沌,飘逸于黄河两岸。欲穷千里目,是不能舍弃的心灵渴盼;更上一层楼,是想花开的生命向往。前方的风景,前方的世界,总会被叠翠的山峦遮挡。只有决不放弃,步步向上,浮生万象,荣辱浮沉,也不过是生命的舒张罢了。

穿越时光的风沙,我跟随着王之涣来到了盛唐。这位少年时即穷遍经典的才子却一身潦落,虽出身太原的名门望族,到他时却已世事维艰。查遍他的生平资料,少年时的经历无从考据,可是最终他却选择了小小的衡水主簿这一小吏之职,即便是做个衡水小吏,都因人讥谗而归隐田园。身在盛世,他没有感到盛世的激扬,却饱尝了人世的冷暖,最终,学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遁迹江湖……这一隐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有多少次再次击剑悲歌无人知晓,匣中宝剑依然寒光依旧,可是,双手却已渐渐颤抖,没有了拔剑出鞘的勇气……

唐朝已经很久远了,但王之涣不远,在鹳雀楼。我一个口形,就轻易完成了与诗人的对接。每一次咏诵这首诗,总是有不一样的感动,可是仔细寻思,却总是找不到到底是什么让自己深陷其中,是意境的开阔深邃还是哲理的明白通晓,我无法言说。就是那一种感觉,那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特有的血统,无论你身处何地,当你读到这样的诗时,血液中流淌的文化的因子便会翻腾跳跃,让你无法自已。

斯楼、斯人、斯景,我不止一次地拷问自己,如果我是王之涣,走下这样的诗句后,是一吐为快的畅快,还是独上高楼的愁怅?

且更上层楼,楼上的风景更美,楼上离天空更近,摘颗星星,摸摸月亮,把人生交给那闲云一朵吧!

《滕王阁愁绪》

不忍提笔,只因星陨南海,那是中国诗坛一个永远的痛;不敢提笔,只怕浅陋的文字,蒙羞你名冠唐朝的星辉灿烂;而今提笔,只因惋惜难耐,纵然是痛,即便浅陋,也要送去来自河东故里迟到的哀念!

历史并未给你留下太多的表演空间。你仿佛一阕华丽的行歌,刚刚声彻云霄,便嘎然而止。徒使后世的人们,只能屏息倾听那袅袅不绝的余音,猜想那流淌在云端之上的天籁,难道仅是上天向凡尘的炫耀?但,即便短促,也足以使世人一暼永恒的王勃——王子安。

古耿大地,钟灵毓秀;龙门之畔,俊彩星驰。你从绛州龙门而来,风涛黄河壮胆了你的诗魂,飘碧吕梁锦绣了你的诗心。

你出身名门,深得家学,又聪敏早发,受祖父辈翼护,初生牛犊何惧虎,六岁善文,九岁著书,十六岁及第,十七岁入朝面试,对答治国方策,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之职,小小年纪敢挑当时大儒颜师古的毛病,真是石破天惊,被众人誉为“神童”,名噪大江南北,人生之路从此开始。翩翩少年,天生才俊,英气绝伦,亮相长安,“初唐四杰”冠冕加身,朝野上下皆知河东王子安……

谁料想,诸王子斗鸡游戏,你一时兴起,一篇敷衍应酬的笔墨游戏《檄英王鸡》,卷入权贵纷争,惹来无端祸端。涉世不深的你犯了一个大忌,作为一个朝廷的谏官,目睹两王整天的玩物丧志,不知劝阻,而火上添油:“……养威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

好一篇战天斗地的斗鸡檄文,正是你“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性格的淋漓张扬,但见你俯仰之间,挥毫而就,跃上白马,扬鞭驰奔,一袭白袍,展袖飞扬,让人见识了什么叫意气风发,什么叫才高倾世。那是刚刚苏醒的大唐,她还无法宠溺你那样纵横意气!即使你是大唐的第一个孩子,一切的悲剧皆因个性而生!

游戏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挑拨离间!这就是罪名!这不是你的本意,可文者无意,妒者有心,皇帝有心。同僚们想到了什么?你才高八斗,他人如何邀宠。阴谋出牢笼,奸佞进谗言。皇帝想到了什么?斗鸡?斗权?玄武门的刀光剑影仍在皇帝老儿的眼前回荡?岂容王子纷争,岂容血染皇权,你成了罪魁祸首!“驱逐出去!……”一纸圣旨掷下,君王咆哮,谁敢违抗?

偌大的长安竟容不下一位少年书生,在政治的斗争和抵牾中,一个率真的文人即使能写出再好的文章都是弱不禁风的,你的才华你的抱负,在上位者眼里不过是锦上添花的游戏而已,你挥斥方遒时的豪情化作驿路上的黯然神伤,化作“途穷仗友生”的困顿郁塞。

王勃就是王勃!你总想一厢情愿地挑起社稷黎民的重担,用一支笔支撑起一个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天下。你依然故我,放荡不羁,为了兄弟的情谊,私藏罪奴曹达,锒铛入狱,命囚死牢。磨刀霍霍的声音,听入耳中,让人不寒而栗。你披头散发,正悠哉吟诗,面壁起舞。你从来都不需要观众,生命于你,亦是一场舞蹈,最好的观众永远是你自己。

法场之上,心如死灰,也许你明白了什么是天命难违:“不是大唐需要我,是我们需要大唐。大唐需要的是凌烟阁上的名臣宿将。人间的诗篇从来都是天籁之音,我王勃,不过是上天假借的一支笔而已。”有的只是追悔和失落,带着一身插满公鸡毛的“将军战袍”的耻辱走上了断头台……

人生得一知己而足已。杜镜来为你送行了,带着一只美人风筝,以伴你共赴黄泉。乱发中你久滞的双眼恢复了往日的神采,高喊:“想我王勃一生游戏人间,生即轻狂,死亦放诞。知我者惟杜镜也。知我者惟杜镜也!酒来!酒来!杜兄高义。王勃来世再报!”正如你所说的,长风何其渺渺,天涯何其遥遥。人世何其寂寞,但是若海内能存知己,即便是天涯相隔,亦如比邻在望。你知足了,夺过刽子手的追魂酒一饮而尽,誓做风流鬼……

你但求一死的要求何其可笑而孱弱,生死不过是上位者的一句话,你何曾可以自己做主。千钧之际新皇登基普赦天下,瞬间你竟成了魂在西天身在凡世之人了。一声大赦天下,你不禁傻笑起来……但你心灰意冷了,功名于你何用?唯有晨昏侍奉年迈的父亲,也许是你最后的心愿了。你怀着对世事淡漠从容的心质,含着报国无门的深深遗憾,南下交趾省亲,茫然行走在江南的山水之间……

鄱阳湖的涛声让你停下了脚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你的心,宛若岸边的芦花,在风中随意的乱摆,没有方向。然而一位英迈睿智的老船工秋水翁和一位风华绝代却红颜薄命的舞伎落霞让你重新奔放起生命的激情。

“落霞”,一位宫中的舞姬。美人如花一水隔,江畔秋荻瑟瑟,你独自寻来,终于在一抬眸的瞬间,看见了她。并不是容颜姣好的美人,也早就过了豆蔻年华的芳龄。一个被贬黜长安的歌舞伎,让人很容易就生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何况,于你是初识,而她早就神往。你之才名倾天下,还有那一首为女子心声的《铜雀妓》:“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尽,歌舞为谁容。”她早就记熟了,日日弹唱,才会有了争宠的罪名,才会有了你的因,她的果。她说,那个人害了我一生,我却心里,再也放不下他……

深深的负罪感让你不能自拔,断笔悔过,誓不为文。群青色的夜空上,一轮明月放射着眩目的清辉,夜风中的岸芷汀兰在月光照耀下犹如翻腾的焰火,它们是在为落霞伴舞,裙纱飞扬,明眸含笑,落霞陶醉在自己的舞姿中,你陶醉在梦中……

何为因,何为果?人世间,一切皆是错。孰料落霞久积成疾,身染沉疴,命悬一线。为救红颜知己,你决意重新提笔。风拂湖面,潮涌舟头,惊起苇荡里孤鹜翔舞。路漫漫,心切切,你挺立舟头,顺风顺水,一路直奔滕王阁……不知你在踏小舟的那一刻,可否想到惊世之作就诞生在那支残笔之下?可否想到《滕王阁序》将会是你永生的墓志铭?

很难说是滕王阁在等候你,还是你在等候滕王阁,抑或二者皆在等候、等候唤醒自己的另外一半生命。生在汾河边,长在渭河畔,或许你本身就是水的精灵,上苍只是暂时召唤你来人间为滕王阁作序,以成就滕王阁的声名。也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诠释你的长序为何有如此的灵动与恢弘的气韵。

笔虽断,锋未残,情绵绵。那支笔积蓄了你压抑许久的情感与才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寂寞旅途,知音难觅,滕王阁也许就是那位落霞姑娘的化身,在冥冥之中彼此感悟对方的呼吸与召唤,初次相逢便能将全部的情感交融。这一回,你没有游戏文字,你是在为情吟诗。天不给你时间,但却给你机会,给你一个流芳千古的滕王阁。或许你也曾有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无奈;也曾有过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但你更应该是那个滕王阁旷世的才子、绝代的狂生。看不到主愠怒、宾客诧异,你依旧不可一世,只属于那一位落霞姑娘。全部的爱恨,血泪,肝胆……都流淌在了尺素之上,思接千载,纵横八方的豪情吹散了西山云雨,搅动了鄱阳湖的波涛,滕王阁见证了初唐最磅礴的华彩乐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如果没有那一首《铜雀妓》,落霞不过是深宫之中,每年数着桃花开谢的女子;她不会被贬出长安,不会终日抑郁,不会在柳树上系桃花,求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而如果没有这一切,哪里来的《滕王阁序》,说到底,谁毁了谁的一生,谁成就了谁的一世?你急切地赶了回去,然而,还是晚了,“落霞与孤鹜齐飞”只成为泪水中的哀思。夜色苍茫的南海之上,你独立船头,抬起双臂,纵身一跃……

悲哉!勿要自责!勿要看破红尘,生至此,纵然短暂如流星,也全然无憾,莫要吟出那“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无限伤感与惆怅。不需消减锋芒去适应世事的复杂,不必湮灭锐气改变命运的多舛。在另一个世界里,永远做你自己。

一介书生 ,三尺微命,就此归去,足矣,足矣!

《仰望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这是明代文人魏允贞题咏岳阳楼的诗句。

岳阳楼,似乎并不算高,仅有三层,没有想象中的巍峨,也没有愿望里的美艳,像一位着装古朴的隐士,与所谓的“天下名楼”相距甚远。岳阳楼,无语,就这样静静地站着,千年如此。但你奇怪而且神秘地觉得,它远远不止这样一个高度!

出神地凝望着,近了,因为距离的突然消失,反而感觉到其高。当你和它朝着同一个方向时,你才发现当年的建造者真是匠心独运,他为你找到一个最好的地势和视角,他知道你最想看见的是什么。从这里,一眼望开去,你一眼就看见了那浩渺的湖面上樯帆点点、沙鸥翩翩……

心里早就满盛着一篇《岳阳楼记》,要去和历史一一核对。从那数千年前便开始构筑的麻石码头拾级而上。每走一步,都在仰望,无论成功,抑或失败,还是遭遇过怎样的不幸,只能以这样一种虔诚的姿态,去接近斯楼。有一种奇异的东西在脚底涨起,分明感到了一种有力的烘托和提升。登上斯楼,远眺八百里洞庭,云烟氤氲着粼粼清波……波声悠然,轻涛拍岸,似乎与那遥远的历史感应着、交流着……

霎时间,只见樯橹如林,但闻鼓声激越,那不是东吴名将鲁肃吗,身披铠甲,目光如炬,立马这座当时的阅军楼上,左手把持佩剑,右手舞动令旗,指挥水师万里船,波撼洞庭湖。把酒酹清浪,祖先的血流成的千古一湖呵,谁能量准你瞬息万变的体温?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三国的烽烟战火,金戈铁马,早已流水落花……

阅军楼,巴陵楼,岳阳楼,更替的是名字,变换的是岁月,飘摇的是风雨,不变的是情怀,持久的是等待,永恒的是守望……

张说来了,这位“开元宗臣”、“文坛领袖”,被贬谪至此,是因为不作伪证。来就来吧,这位名躁盛唐的大手笔,襟怀豪敞,以诗歌的名义,呼朋唤友,寄情山水,聚会岳阳楼。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韩愈、李商隐、刘禹锡、元稹……一位位诗圣们款步走来!赋了一楼的诗,有悲、有欢、有忧、有乐……聚也好,散也好,岳阳楼,从此诗意盎然,一步步,走向巍峨……

李白来了,也许是饮了巴楚的老酒,醉了,淡淡的忧愁在飘散:“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把酒临风,放逐心情,这是诗仙的洒脱,这是斯楼的情调,也是唐朝的韵脚……

杜甫来了,残阳如血,触景生情,俯仰都是深深的感伤:"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流落的是凄凉,哀痛的是沧桑,湿了诗句,湿了斯楼,湿了唐朝……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远去了,一切都像那一湖洞庭水,浩瀚无边,波光潋滟,宠辱皆忘。飞来了,一群沙鸥,在庆历四年,从夕阳西下与暗星隐现的空隙中飞过,听得见无限遥远的扇翅声。漫长,渺远,消逝……

这一年,滕子京,带着隐隐的痛,风尘仆仆,奔赴岳州任上,又是被贬来的。岳阳楼,也许就是失意的归宿!重修岳阳楼,滕子京义无反顾,也许这是一个文人的担当吧!对于一座楼,对于在放逐中漂泊的贬官,无论此生还将要漂泊到何处,他要将自己的整个灵魂以恒久的方式矗立在这里。新岳阳楼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楼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一种看似飞扬却又内敛的气势,从飞檐中漫向无极,八百里洞庭,仿佛尽在它的掌握之中。凝重、威武,仰望、惊叹,你甚至觉得,它已不属于建筑,而是哲学,更是生命……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凌空展翅的鲲鹏,更像一位饱经沧桑的睿者,向苍穹倾注坚贞的守望……

“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这是滕子京写给好友范仲淹的一番话。

正是这些振聋发聩的心语,触动了一个文豪的灵魂。范仲淹没来过岳阳楼,却欣然命笔。仿佛突如其来的,他就感到了某种神秘的召唤,他要将整个心灵肺腑向这个世界完全敞开了,要倾诉一个备尝颠沛流离之苦的失败者的呼吸、落魄、孤苦、悲愤、忧患、呼号、灵魂……那座楼,一瞬间有了生命的高度!

仕途一时荣,文章千古好。是缘,是命,是天作之合?范仲淹,没有想到,自己成了岳阳楼顶,高亢入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寥寥三百六十字,点化天地,万古苍莽,直把他写得双手发抖,酣畅淋漓,老泪狂流,脊梁挺直!这才是中国文人的真性情,这更是岳阳楼的真高度!一种使命与担当耸起的精神高度!

岳阳楼,究竟有多高,不知道?无法企及,唯有用心仰望……

《黄鹤楼,谁之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

黄鹤楼,立在长江岸畔,漫步在云端,听涛鸣波涌,像是在思索,抑或在等待?

江上船影如织,龟蛇静,江水动。

作为凡夫俗子,捧起那些文人骚客的笔墨,不知我的文字,将流落何方?我只能远远地仰望。不敢轻易动笔,只怕我浅薄的文字,唐突了黄鹤楼诗意飞扬的名字。

黄鹤楼,前世今生,到底有多少人,想做你的一块砖或者一片瓦,随你一起流芳百世?一些人,一些事,却似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心中禁不住思忖:“黄鹤楼,谁的楼?”

【神话的黄鹤楼】

一座楼,一个神话故事,一个名字的由来。黄鹄矶头,门可罗雀的小酒店。店主是一位姓辛的寡妇,正愁生计艰难。衣衫褴褛的道士飘然而来,酒店里白吃白喝。老板娘却不计较,乐善好施。道士颇为感动,画鹤为顾客舞蹈唱歌,略施小计让井水变美酒,“黄鹤楼”的名字声名“鹤”起,从此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怎奈老板娘富而忘本,歧视穷人。道士云游归来,见此情景,招鹤而去,酒店生意从此一落千丈。

“行善为图报,贪心比天高”,这是老道的离别留言,也许老板娘至死都在忏悔?黄鹤楼几度兴废,故事却鲜活不老。神奇的黄鹤,千百年来,依然衔着那剂道德良药!也许这不是黄鹤楼得名的缘由,但我宁愿相信,任凭江水浩荡,管他岁月悠悠……

【孙权的黄鹤楼】

三国的风云,托起伟岸的黄鹤楼。我垒起三国的梯子,登上黄鹤楼,去拜会江东的霸主。孙权“以武治国而昌”,居险筑城,建楼瞭望,扼守烽火硝烟,抵御虎狼之师。战争,权谋,欲望!一座军事瞭望楼,将孙仲谋的雄韬武略,向北伸展……多少旌旗招展,轮番上演;多少杀伐决断,逐鹿中原。逐老了青春,逐瘦了国脉,逐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鼎峙之势,猝然崩溃,三国一统归晋。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孙权的霸业,周瑜的倜傥,小乔的美貌,鲁肃的智谋,溅起了大河东去的浪花朵朵……

【书圣的黄鹤楼】

鹅池依旧。羲之爱鹅,众所周知。这里有雄伟气势,也有乡野闲逸;有深厚历史,也有当下风雅。怎么能不来呢?来了,又不舍走了。牧鹅吧,在黄鹤楼下。我仿佛听到王羲之面对一池碧水不由地说。鹤飞走了,鹅姗姗来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从此一代书圣在此牧鹅、观鹅,多像陶潜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中,挥毫泼墨,多么陶然啊!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软,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悟!可爱的生灵,道不尽书法奥妙无穷!“鹅”碑亭里那个古朴、儒雅的“鹅”字,仿佛正静待着王羲之的归来……

【崔颢的黄鹤楼】

悠悠的白云,来了又走,走了又来!黄鹤楼华丽转身,已是一个俊采星驰的大唐王朝。黄鹤,也许是乡愁的鸟儿,从崔颢的诗歌中起飞回家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其实,黄鹤楼,并不是一座楼,而是一只高飞不肯回头的鹤,一只驼起了浓浓乡愁的鹤。崔颢路过黄鹤楼的时候,大概是喝了一壶老酒。看着烟波浩淼的大江,想起了失意的人生,想起了家的温暖,他的愁绪蔓延开来,诗句止不住一行行在脸上流。得道成仙、驾鹤飞升又怎么样呢?最终还不是踪销迹渺!还不如做无心的白云,悠游千年,多么自在!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了悟,诗人逐渐从怅然失落中摆脱出来,开始远眺、欣赏……虽然仙人的黄鹤早已逝去,天空中漂浮的未必是从前那朵云彩,但是诗终于留在那里了,乡愁也始终留在那里了。

崔颢走了,带着“乡关何处是”的感慨走了!也许,谁也不知道,他究竟领悟了什么。也许无意中,他一下拨开了眼前的迷雾,幡然醒悟,回家吧,和至爱亲朋叙叙天伦之乐吧!

【李白的黄鹤楼】

李白来了,正欲把酒临风,吟诗酬韵,猛然看到崔颢的题诗,顿感文思枯竭,自愧弗如,搁笔而去,嘴里念叨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是如何得不甘和叹服呀,最终是走了,遗憾地走了。

游于斯,宴于斯。在黄鹤楼饮酒聚会,当时一件酒惬意的事了,尤其在风清月明之夜。黄鹤楼有过明媚的相聚,也有过淡然的别离,生命的旅程在风景中流淌,寄情思于天地,化愁绪为江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叶孤帆从唐朝启程,柳絮纷飞,繁花似锦,黄鹤楼上,饯别相送,挥手,孟夫子已成为天际的孤帆远影。醉过,方知酒浓;聚过,亦知情重。置身黄鹤楼头,眼界宽,心界更远。不知道这是李白第几次来到这里,我仿佛听见了太白先生的泣哭,仿佛看见了他在黄鹤楼上踮脚张望。

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情义,是一种文人相惜的情义,是被山水风物浸染的情义。遥想在盛唐三月,他们背着诗囊行游天下,在这个叫做黄鹤楼的地方邂逅,把酒言欢,结伴登楼,看尽长江万里,感叹历史风华。拾几片风景装进行囊,裁一段情义写入诗笺,不为千古留名,只想记住这个感动的瞬间。在这里,他们也许怅叹过仕途的坎坷,抱怨过现实的磨砺,可是面对这壮丽河山,风物人情,更多的是滋生心中那份诗意的梦想

我知道,黄鹤楼是他神笔攀登的巨峰,是他情感梦游的瑶台。从此,诗意和友情,源源不断地倾泻而来。黄鹤楼,当人们念着你的名字,立即就会想起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别孟浩然的情景……

【杜甫的黄鹤楼】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可惜的是,我一直没有读到诗圣杜甫在黄鹤楼上留下的墨宝,难道他老人家一生没到过黄鹤楼吗?为什么不写一点呢?是不是贫困没有盘缠呢?他的人生太沉重了,他的诗跟他的人生一样沉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不是不愿意在黄鹤楼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们读到他沉重的心情呢?真是一个谜啊!

【岳飞的黄鹤楼】

背负着母亲“精忠报国”的叮咛,年轻的岳飞,跃马握枪,纵横疆场,襄邓大捷,封侯拜将,屯守武昌。燕雀怎知鸿鹄之志,英雄志在杀敌立功,鹳雀楼上长吟满江红。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的繁华景象,如今在胡虏铁骑蹂躏之下满目疮痍。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保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我似乎看到了壮志难酬的岳飞,正站在黄鹤楼上,眺望故乡,那悲愤的眼神,那握紧的拳头!黄鹤楼啊,你可否知道岳飞的忧重心事?你可否让那黄鹤驮上英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伟人的黄鹤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位位文坛名流,宛若一只只黄鹤,杳然而去,飞向历史的深处……

韶山冲那位湘牙子,来了,从大革命的十字路口走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伟人指点江山的激越壮志,铺开了唐诗截然不同的意境。

千年重镇,天翻地覆。不再追问一去杳鹤的背影,不再临摹唐诗芳草萋萋的意象。“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映入眼帘的,是长江如练,是大桥如虹;是繁华的都市,是崛起的中国……

黄鹤远去,白云依旧千载悠悠,孤帆远去,江水依旧流淌不息。望着如织的游人,举首问苍天,这是谁的黄鹤楼?神话的?孙权的?王羲之的?崔颢的?李白的?杜甫的?岳飞的?主席的?

也许天空中那几朵闲云最清楚:谁来了,就是谁的!不论你是参禅的,还是悟道的;南来的,或者北往的!只要你怀有一颗虔诚的心,我料黄鹤楼,见你应如是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4440/

四大名楼甲天下的评论 (共 21 条)

  • 心静如水
  • 龙行天下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从远方走来,披一身落日的玄黄,足迹叠加在诗人的足迹上。登上一层楼,想要看那“白日依山尽”;又登一层,想要望见那“黄河入海流”;再登一层,似乎听见有人......欣赏!
  • 晓晓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仕途一时荣,文章千古好。是缘,是命,是天作之合?范仲淹,没有想到,自己成了岳阳楼顶,高亢入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问好作者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推荐阅读并说 千年重镇,天翻地覆。不再追问一去杳鹤的背影,不再临摹唐诗芳草萋萋的意象。“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映入眼帘的,是长江如练,是大桥如虹;是繁华的都市,是崛起的中国……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拜读,精彩。问好文友!
  • 剑客
    剑客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半城樱花
    半城樱花 审核通过并说 赞一个
  • 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 推荐阅读并说 远山如黛,夕阳西坠,晚风悠然,大河摇醉。鹳雀楼,渐渐地披上了蝉翼般的金纱,飘渺于唐诗的云蒸霞蔚之中……
  • 瑶台望月

    瑶台望月四大名楼甲天下

    赞(1)回复
  • 大生

    大生大气之作,力顶

    赞(1)回复
  • 悠悠我心清如月

    悠悠我心清如月大气磅礴。酣畅淋漓。拜读其文,犹如品一杯陈年的酒,香飘四壁,却又令心如翻江倒海!名楼、名诗、名人,多少欢笑,多少伤痛,如今都陨落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风霜,多少雨雪,如今似乎都已付笑谈中!

    赞(1)回复
  • 草原一丁

    草原一丁感受颇丰,精彩!

    赞(1)回复
  • 晓ポポ

    晓ポポ好文。看君一篇文,胜读十年书。学习了。

    赞(1)回复
  • 瑶台望月

    瑶台望月回复@悠悠我心清如月:感谢欣赏,遥祝安好

    赞(1)回复
  • 瑶台望月

    瑶台望月回复@大生:感谢欣赏,遥祝安好

    赞(1)回复
  • 瑶台望月

    瑶台望月回复@草原一丁:感谢欣赏,遥祝安好

    赞(1)回复
  • 瑶台望月

    瑶台望月回复@晓ポポ:感谢欣赏,遥祝安好

    赞(1)回复
  • 瑶台望月

    瑶台望月回复@丫丫:感谢欣赏,遥祝安好

    赞(1)回复
  • 杨科

    杨科四大名楼甲天下.太好了!

    赞(1)回复
  • 瑶台望月

    瑶台望月回复@杨科:感谢欣赏,遥祝安好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