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堂
观音堂位于向阳村张家沟的桥河坝,梓童庙二岭分支,鑵子阴阳二山夹绿水并行向南大约五里处,一座寺院居中央,坐落在护光寨下,这座庙建于清朝末年,占地三亩。庙周有七座大石头,当地百姓传说鲁班夜吆七头大黑肥猪路过此地,突然鸡鸣,肥猪止步,再也不肯前行,于是落地生根于此。观音堂就修建在七座大石头的中间。这座古代建筑真可谓是别具匠心,巧夺天工。四面四角搬掌,手舞足蹈,龇牙咧嘴。房顶塑有双龙戏珠,房阁四面延伸,龙凤呈祥,鹊鸟凌空。正所谓:“良工造庙唯其巧,大匠修殿硕有高”。两个宝瓶柱上雕刻着一副显眼的对联:“庙堂辉煌人间灵应护众生,慈航普度辅良驱邪佑安康”。走进庙堂,你可以看到尊尊佛像显赫:中殿刘关张三结义神,三清大佛像。刘备满面红光,貌似堂堂,稳坐中央。关羽胖脸长须,手握长矛,张飞大眼黑胡,手执大刀,两边四员大将左右分立。左殿观音慈母乐座莲台左手捂瓶,右手执柳,轻撒甘露。周围有一百零八位啊护形态各异,形象逼真。右殿有佛祖,太祖,药王爷等三尊大佛师。解放前庙内有三位和尚吃斋念佛,拜佛诵经,管理庙堂。庙周有大约三十余亩良田归属庙产,良田租给附近愿意租种土地的佃农耕作,四六分成,四成归属庙堂以供养三位和尚。每月初一十五,山前山后,百里内外,百姓进庙烧香,拜佛,念经者络绎不绝,香火辉煌,盛极一时。解放初期,本村的小学校就设立在这里。文革中“破四旧”砸庙宇,庙内设施几次遭到毁坏,几尊大佛荡然无存,现在只有观慈母像还保存在小学校后面的绿树林里。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的巨人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地老百姓为了修建新的向阳村小学校而在原寺庙的地基上扩展并修建了新的教室。只可惜一座美丽的近代仿古建筑寺庙的模样就只能留在五六十岁以上年纪的当地老年人的心目中了。
可惜呀!美丽的观音堂!
作于:2014年5月1日
观音堂的评论 (共 10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