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说说山歌和格律之间能不能相互融合》

2014-04-15 22:36 作者:梦戈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说说山歌和格律之间能不能相互融合》

今天,无意间又听到了刘三姐的山歌,她那婉转的唱腔和圆润歌喉让我为之一震。小时候听这歌也没什么,可时隔多年,现在听来却让我如痴如醉。六十年代所拍的电影,到现在还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不得不承认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部电影里的山歌不但歌调好,而且歌词也耐人寻味,只要慢慢的去品读,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味道美不胜收。我把起幕式山歌《山顶有花山脚香》的歌词引用过来给大家看看。

《山顶有花山脚香》

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似火出胸膛。

山歌好像泉水流,深山老林处处有,若还有人来阻挡,冲破长堤泡九洲。

虎死虎骨在深山,龙死龙鳞在深潭,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今世界实在难,好比滩头上水船,唱起山歌胆气壮,过了一滩又一滩。

这首才112个字的山歌中,用了对仗、比兴等多种修辞,把刘三姐的性格、好,遭遇和心中的那份倔强以及世道的不公、不平和刘山姐心中的那份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我看,这山歌能写到这个份上,也算得是篇上好的古风了。这同格律相比,也不会逊色半分。而且,这山歌意思明却,文字朴实,又合大众口味,大伙一听就懂。只是,它是四句一韵,不合格律格式,但仍不失为好诗。把它同格律诗相比,这就如一个是俏村姑,一个是美城女,两个只是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是美人,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的,如果把村姑的那份自然美感分些给城女,再把城女的那份娇嫩传一些给村姑,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如果能把这山歌的尾韵统一,也许就成了一篇好排律了。我们试着把写歌的这种直抒心意的手法运用到写格律诗里面去,让格律粘上些野气,会不会让格律变得更好些,我偿试着把这歌改成了律诗,却把格律该要的对仗给抹掉了。这样让大家来点评和议论,好像是有些不妥。那就把它只当一种玩乐来看好了。以下是我改成的格律诗。

《素花在顶溢清香》

素花在顶溢清香,碧水穿桥桥面凉。

有了心中忧恨事,山歌似火怒浇膛。

山歌好像水流转,渺野幽林处处藏。

若是有人来阻挡,冲堤破坝泡华堂。

虎亡虎骨在深壑,龙死龙鳞在远洋。

曲唱怎寒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行。

如今世道难行步,好比船头靠岸凉。

唱起山歌豪胆壮,浮声过谷透草堂

2014.4.15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1141/

《说说山歌和格律之间能不能相互融合》的评论 (共 15 条)

  • 晓晓
  • 心静如水
  • 春暖花开
  • 雪灵
  • 荷塘月色
  • 暖心哥
  • 聿铭
  • 樱水寒
  • 末夜心殇醉红颜
  • 晓梦芳菲
  • 昆仑一刀
  • 孟杨
  • 龙行天下
  • 留云侠客
  • 巴吾其仁

    巴吾其仁民歌是矿藏极丰富的文学宝库。民歌也是中国新格律诗发展的一个方向。其实,千百年来,最有生命力的五言七言诗或诗句,都是语言简单明白,不尚雕饰的。可是,总有许多写诗的人,包括当今学着写诗的人,变态似的一定要用典,用生僻字,写一些不经注释连自己都不懂的句子,真的快把中国格律诗玩儿完了。

    赞(1)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