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与浪费”的思考
“节约与浪费”的思考
佚名
最近,每个党员都收到一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摘编的重要论述从1932年到2013年,跨时81年;尤其是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22日短短的两个多月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达到10条之多:“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看来,节约和浪费之事不可等闲视之。
为什么这样一件大事,竟然讲了81年之久仍然触目惊心?习近平总书记说:“究其原因,公款吃喝、商务宴请和居民家庭食物浪费日益严重,饮食消费观念不当、公款消费缺乏监督等是重要原因。”所以,浪费现象不仅指公款吃喝,而是包括全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公款浪费是大头。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这些公款消费中,有“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1986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增长23倍,而同期GDP增长了14.6倍。”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用数据表明了快速增长的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确实令人担忧,“而这种超常规增长与政府浪费现象有关。”冯培恩列举出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例:1.公务用车浪费:我国目前有公车数百万辆,每年消耗超过2000多亿元,其中真正用于公务的约占1/3,且党政机关部门公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成倍高出社会轿车的运输成本。2.公款吃喝浪费:近20年来中央下发了数十个旨在遏制公款吃喝的文件,但收效并不显著,粗略统计每年公款吃喝的费用达上千亿元。3.公费出国旅游:近年来官员出国考察和培训热在各地持续升温,不必要的出国甚至变相的公费旅游屡禁不止,公费出国一年耗资数以千亿计。4.“政绩工程”和办公楼建设浪费:一些政府举巨债打造超豪华大广场、大剧院、大体育馆、高尔夫球场及大学城等标志性工程。有关部门披露,我国1/5的城镇建设存在“政绩工程”。我国各级政府的办公楼也愈来愈气派,甚至一些欠发达地区政府也盖起一座座豪华建筑,例如,我国中部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年财政预算不足1亿元,有的部门却建起了耗资1000多万元的办公楼;我国南部一个只有7名村干部的村委会耗资400多万元兴建办公楼。
全国政协委员郑健龄说,政府机关暗中相互攀比之风也越来越盛,设备求大求全。办公大楼面积为什么不能小一点呢?一些设施为什么就不能简单一些?对此,群众也颇有意见:不是花自己口袋里的钱不心疼。
二、私钱浪费很普遍。
私钱浪费不仅是日益严重的商务宴请和居民家庭食物浪费,还有更为广阔的范畴。由于消费观念不当,大手大脚、相互攀比、及时行乐、贪图私利、铺张浪费、豪华奢侈之风弥漫开来。谁说勤俭节约,就会被人说成是“小气”、“抠门”、“不合时宜”、“观念陈旧”等等。在这个方面,有些媒体常常推波助澜;有些官员往往不带好头。
当“赶时髦”成社会之风,“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好传统就被遗忘抛弃。老一代、中一代、小一代之间就“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观念差距极大,而老一代、中一代、小一代之间的4:2:1的结果,铺张浪费就占据了上风。
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中国的豪华消费世界第一,中国的豪华包装世界第一。当然,其中有一个因素是中国的两极分化严重:大城市中,奢侈品及山寨名牌泛滥;而偏僻农村中,贫穷落后生活困难者为数众多。据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数据,2001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例从61%增加到66%,民族地区八省从34%增加到40.4%,贵州、云南、甘肃从29%增加到41%。同时,自然灾害严重,防灾抗灾能力不足也是我国扶贫开发面临的重要问题。据统计,贫困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几率是其他地区的五倍。防灾抗灾能力不足导致许多生态环境脆弱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牧业生产受灾害威胁十分严重。2012年09月03日《羊城晚报》《数据显示:我国贫困儿童患重病死亡率高达54%》。
节约和浪费源于绝然相反的世界观。《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所有重要论述都从国家、社会整体思考。但是,现今许多人只关心自己,只知道“维个人之权”,而对他人漠不关心,一旦自己发家致富,就得“暴发户综合征”。还有那些贪官污吏,“吃饱喝足”就想着移民外国。这些年来,国有资产流失巨大,大多进入国外银行。我们无法指望贪官污吏、奸商暴发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就像无法指望焦大爱林妹妹一样。
三、资源浪费极严重。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马克思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资本论》)恩格斯说:“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中国资源也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在片面追求GDP的情况下,资源浪费极严重。有些人不顾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利益,胡乱开发,滥用资源,造成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用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其副作用是过度消费,甚至有人提出“腐败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谬论。现今的青年人,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观念十分淡漠,赶潮流、争时髦十分风行,谁家还穿打补丁的衣服?谁家没有一大堆不用的物品?
修理业的没落,除了少数商品,一般人不再问鼎修理业,其原因很多:1.新品价格下降;2.产品质量下降;3.更新换代周期缩短;4.修理费用昂贵;5.修理道德下降;6.家庭收入提高等等。以前,上海有个“中央商场”很出名,维修项目齐全,小到钢笔、拷钮、配钥匙、雨伞、台灯;大到彩电、冰箱、中央空调、制冷设备、种类遍及电器、电子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工具、通讯设备等共计100多个维修项目。各种商品的修理,大多不收修理费,只收更换零件的成本费,服务态度好,修理质量佳,很受百姓欢迎。现今,“中央商场”还在,还有不少分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主要因为不少分店由私人承包,片面追求效益,不顾“中央商场”的传统),声誉大不如以前。
还有一个问题:现今,同类产品的零件故意不同,而且一件产品往往是一套(例如:手机,附有充电器、电池等。不同品牌和规格产品的零件都不同)。这是厂家为了提高利润而采取的策略,对资源而言是浪费。现今社会,有哪个厂家从整体资源考虑问题呢?
四、节约、浪费界限模糊,厉行、宽行界限模糊。
一个人有10双鞋,另一个人有1000双鞋,后者显然是浪费。但是,究竟有多少双鞋算是厉行节约呢?一个人有一套衣服价值300元,另一个人有一套衣服价值元,后者显然是浪费。但是,究竟一套衣服价值多少元算是厉行节约呢?
上世纪六十年代学习雷锋时,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观念十分普遍,但是也没有具体的厉行节约标准,因为各种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会衡量。厉行节约是一种风气,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趋向。
习近平2012年12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今后我们开会,不论是中央开工作会议还是到地方开工作会议,一律不摆放花草,反而显得严肃。我们就是开会,不是来赏心悦目的,一定要摆几盆鲜花干什么?摆得花团锦簇的,也是要花很多钱的。如果咱们不摆,层层不摆,一年可以省很多钱。”
开会摆花几乎形成惯例,从上到下都是如此,在许多官员看来,与厉行节约无关。甚至有人会认为:这是促进花草业的发展,繁荣经济。但是,他们用的是公款,其作用仅仅是“排场”,是形式,仅仅为了媒体报道时的照片好看。
公款的制度约束,究竟以多少为标准?就开会摆花而言,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律不摆放花草。”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就会有人提出“少摆”,也就有“少”的标准争议。所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一定会引起“厉”的度怎么掌握之争。有哪个官员希望自己掌握的部门单位少一点公款额度的呢?“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讲了81年,而现今浪费现象触目惊心,难道不值得大家深思吗?20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