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如果你就在昆明街头
3.1如果你就在昆明街头
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已经成为历史,而网上的议论依然此起彼伏。对网上同仇敌忾的议论,我深有同感;对网上加强安保的建议,我也积极赞同。但是,对网上的质问“中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我则不能苟同。
曾几何时,我们吃够了空谈的亏。现在再听到如此的议论,我仿佛再次看到了昆明街头殷红的血迹。
我一直以为,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改变现状,只有身体力行。如果,发出如此质问者当天就在现场,面对沾满血迹的屠刀,你只有赤手空拳,除了逃跑躲避,你又能如何?!除了盼望警察快来解救,你又能如何?!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上午,在一个小城的街头,只有几个人在散步。这时候,突然有人喊“抓坏人啊!抢东西了!”行人一下子惊呆了,站立在原地不知所措。这时候,突然有一个老人一个箭步上去制服了抢劫嫌犯。当接警的警察看到这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时,都感到不可思议。经了解后才知道,老人已经80多岁了,是退休的刑警,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职业习惯的使然。
在和平年代,一般的平民百姓有几人经历过这样血腥的场面?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家有枪有炮,你手无寸铁,你又能如何抵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久前,伦敦街头,两名现役皇家军人被歹徒乱刀砍死,英国并没有人质问“英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
全球范围的恐怖袭击经常在一些国家发生,我从来没有听到这些国家的国民质问“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
当相当多的中国人还处在3.1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的惊悸中时,却有人如此清醒地指责周围的平民“没有血性!”我为这种冷漠而感到寒心!
我曾经站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细细地品读着镌刻在纪念碑背面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时、当我细细地瞻仰着纪念碑座上的浮雕时,我心中油然升起的是对英雄的崇敬,是对中华民族敢于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自豪。难道中国人没有血性吗?!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几十年中,我们制止了多起劫机事件,很多平民冒着机毁人亡的危险与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作拼死搏斗,保全了全机乘客的生命安全。难道中国人没有血性吗?!
在这次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中,涌现出了好几位以血肉之躯抵挡屠刀的警察、保安和平民英雄,难道中国人没有血性吗?!
我真的对你这种对事实的漠视和居高临下地对周围平民冷漠的指责而感到寒心!
回想起自己在部队第一次投弹、第一次打靶时,心里也是慌的;第一次抢险、第一次救火,心里也是怕的。后来,有了这些经历,再遇到这些事,就不会再慌乱、再害怕了。
你要求没有经历过恐怖袭击的平民,群起制止恐怖分子的袭击;要求没有经过格斗或武术训练的平民,群起制服恐怖分子。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在当今时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已经人人耳熟能详了,你难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吗?!
互联网使我们人人都有了可以成为意见领袖的机会,当你准备发布意见的时候,请检视一下自己将要发布的文字。
3.1如果你就在昆明街头的评论 (共 43 条)
- 聿铭 审核通过并说 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那是迂腐无能.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请写下评语推荐 问好 希望去我空间一踩
茶海之心:3月1日昆明暴恐事件发生后,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其中重伤73人,轻伤70人,伤员分别收治在昆明的11家医院。我们对这一反人类反社会的暴行异常愤慨并强烈谴责,同时还应该就人们在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中的反应进行必要的深思。 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流行什么呢?流行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流行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流行的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缺乏的是一种“铁臂担道义”的担当,缺乏的是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缺乏的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于是乎,每每遇到天灾人祸,就看谁的腿跑得快,就看谁躲得巧,就看谁能够“阿弥托福”一声就能够“逢凶化吉”,就能够让歹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昆明暴恐发生后,网上到处都是“逃生技巧”,到处都是“自救措施”,甚至还有人教你的第一诀窍是“不能激怒歹徒”!可是,他们竟然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什么?自己面对的是心狠手辣的歹徒,自己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野兽,自己面对的是丧心病狂的恶魔。《狼与小羊》的故事,我们在小学时就学过,想必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了吧。狼要吃小羊,这是既定方针,这是根本目标,小羊与狼能够讲什么道理?狼又能够听什么道理?而所谓“逃生技巧”、“自救措施”,前提至少是自己能够“逃生”,自己能够“自救”,可是,歹徒就在面前,就举着明晃晃的砍刀,正向自己砍来,你往哪里“逃”?你又如何“救”?即使你能够“逃”了,即使你能够“救”了,那么那些老弱病残怎么办?也许会有人暗忖“关我屁事”,但是如果那些老弱病残就是自己的父母儿女,你又怎么办?而此事,真的是“事不关己”吗?真的是“他人瓦上霜”吗?真的是能够“走为上”吗? 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这个民族到底怎么了?我们中国人的血性到底哪儿去了?很多人遇事时,老是本末倒置,老是隔靴搔痒,老是投机取巧,而不从根本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果,往往于事无补,适得其反。一个昆明火车站广场,歹徒多少人?仅仅8人,其中还有两个女的;而无辜群众多少人?至少也有几百上千人,他们真的就是赤手空拳吗?真的就是手无寸铁吗?既然是火车站广场,他们可能多数是旅客或者外出务工人员,他们随身携带的至少有一些行李吧,难道这些行李包就不是武器吗?他们身上至少还有鞋帽衣帽吧,难道这些就不是武器吗?他们身上至少还有手机吧,难道这些又不是武器吗?看到歹徒开始在砍人时,第一时间就应该知道,那是光天化日下的屠戮,那是毫无顾忌的犯罪!既然是砍死29人,砍伤143人,这就是一个过程,绝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大家首当其冲的是什么?是天经地义的制止暴行,是天经地义的自卫。如果几百人上千人一起举起行李箱,砸向那几个歹徒,他们不被砸扁才怪;如果几百人上千人一起将行李箱挤压过去,一起压向歹徒,他们不被压死才怪。但是,谁又挺身而出了?歹徒砍了人后,大家完全可以将歹徒团团围住,可是又有谁去奋不顾身围堵了?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如鸟兽散的逃命!是远远地躲在他人背后的躲藏!是惊慌失措的保全自己小命要紧! 单单就是昆明暴恐事件如此吗?不,可能历来就有传统!五胡乱华时,汉人被称为“两脚羊”,可随军裹挟,无须捆绑,以便随时杀而食之!清兵入关时,扬州十日,嘉兴三屠,湘潭屠城三日,清兵一人持刀,口称:蛮子来,数十汉人即呆若木鸡,引颈就戮,无一人胆敢挪步!同治回乱,两千万陕甘宁汉人一路奔逃,结果被屠戮殆尽!日本侵华时多少无辜善良的中国百姓死于屈辱!印尼反华事件中,又有多少华人麻木就死,妇孺被侮!这一次是暴徒,如果是日本侵略者,是不是又要上演几个日本兵就可以屠杀一个村子的事情? 我们可以想想:昆明暴恐事件如果发生在莫斯科,区区8个持刀暴恐分子能有何作为?中国不是美国,没有第五宪法修正案保证公民持有枪支的权力,我们购买刀具要受到管制,但是,当我们受到暴力恐怖袭击时,我们完全用不着逃跑,我们完全可以用身上的鞋帽衣帽、手中的电脑、背上的背包、手拉的行李箱,甚至手机,砸向那些灭绝人性的暴徒。他们毫无良知,毫无悔悟,毫无一丝的怜悯。他们从杀人开始,就注定了他们只能以被杀结束,这就是逻辑!而逃的结果是什么呢?逃的结果只有死!也许反抗会失去自己的生命,但至少可以留下一点应有的尊严! 呜呼,这哪里能够保全性命?这哪里能够捍卫自己的尊严?这哪里又能够昂然于天地之间?很多人太习惯于是非不分的忍了,很多人太习惯于毫无原则的让了,很多人太习惯于一己之私的明哲保身了。同胞们,区区8个人为什么就能够砍死29人、砍伤143人?被杀的人为什么不绝地反击、奋力一搏?没有被杀的人为什么袖手旁观、东躲西藏?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国民?难道这就是我们的民族?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央央中华?不是说中国人是雄狮吗?雄狮一吼,百兽震惶;不是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吗?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但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性都去哪儿了?这些我们不应该好好反思吗? 别让我们的子孙笑话我们的麻木愚昧,别让我们的子孙去质疑那些不可思议的历史!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自卫就是反击! 别让我们的子孙笑话我们的麻木愚昧,别让我们的子孙去质疑那些不可思议的历史!最好的
茶海之心: 茶海之心:回复@海虹:我也曾数次经历过刀棍的对峙,也也曾数次处于血淋淋的现场,但我从来没有退宿半步!如果我在,我肯定不会逃走,除非老弱病残都已经离开!歹徒要砍人,除非先把我砍死!海虹的言下之意,就是他遇到此事,一定会逃之夭夭。 回复昨天 22:18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海虹:海虹的逻辑就是:如果敌人握着枪炮,我们只有木棒,于是我们只能投降! 回复昨天 22:23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海虹:我直接怀疑海虹的什么“多次参加过抢险救灾”,因为那会冒着牺牲,他这样的人敢吗?我估摸,即使你去,肯定也会躲得远远的。 回复昨天 22:26 | 119.0.95.* 茶海之心:正因为看到血淋淋的惨状,我才不得不反思,不得不叩问。“两利相权择其重,两害相权择其轻”,如果我们大家都奋起反击,我想也会有牺牲,但是牺牲一定会更少! 回复昨天 22:30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海虹:海虹还有一个观点:说几句话就是“纸上谈兵”。那么他自己谈呢,是不是“纸上谈兵”?另外,如果说几句话就是“纸上谈兵”,那么全民都做哑巴去。 回复昨天 23:19 | 119.0.95.* 茶海之心:向来,我说话,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至于“意见领袖”这样的帽子,我还从来没有想过,看来,海虹是早就希望有这样的帽子了。 回复昨天 23:22 | 119.0.95.*
茶海之心: 茶海之心:回复@宏泰:如果宏泰的五点质问真的被哪位不小心删除了,我还真跳进黄河洗不清。但是我不得不说宏泰是睁眼瞎,睁着眼睛说瞎话,因为那五点就明明白白地在那里摆放着。我从来就没有删除过别人的帖子,无论好的评价还是恶意的中伤。另外,我还不屑于同动不动就歇斯底里的人计较,因为一个失去理智的人,你与他能够计较什么呢? 回复1小时前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宏泰:对本文的观点,我们可以反思,可以叩问,可以追踪,还可以质疑,可以反对,这些都情有可原,因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鲁迅说:“辱骂与恐吓,绝不是战斗”但是,宏泰却不是,他是把辱骂与恐吓当成了制胜的法宝!他声称本人是二流的伪文青,但是不知道他是不是三流的瘪三,我想即使不是,可能已经初见端倪。 回复半小时前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宏泰:对宏泰这样的读不懂文章的人,我希望你从小学从头学起!我的文章标题是“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就隐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铁骨铮铮,血气方刚!但不知何时,不知何故,血性在一些人身上慢慢淡去,慢慢消失,我的文章在痛心疾首地发问,在如解剖自己一样刮骨疗毒地反思。 回复半小时前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磬石:“疑义相与析”。 回复半小时前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海虹:海虹说:“现在再听到如此的议论,我仿佛再次看到了昆明街头殷红的血迹。”言下之意,这样的话以后不能说了,因为说了,可能又会会看到“昆明街头殷红的血迹”,仿佛哑然无语,这样的血迹就不会发生。这是怎样的推理呀?这又是怎样的逻辑呀? 回复半小时前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海虹:海虹说:“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他的“起而行之”是什么呢?是直面现实、“流血五步”吗?不是!而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脚底下抹油,拔腿就跑,就看谁跑得快、跑得远。 回复29分钟前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海虹:海虹说得对,一个80多岁的老人,为什么能够喝退歹徒?因为歹徒是虚的!同样,如果我们昆明火车站的很多人都像这位老人一样,大义俨然,挺身而出,惨案会这么严重吗? 回复22分钟前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海虹:我们需要警察,但是我们遇事时不能只指望警察!我们还要指望自己,指望自己的觉醒,指望自己能够协助警察!如果警察在与歹徒搏斗,我们却袖手旁观,却溜之大吉,这还是人吗? 回复17分钟前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海虹:海虹同志,你唱过国歌吗?请你仔细默唱一遍吧:“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同样,起来,不愿被屠戮的人们!这就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回复11分钟前 | 119.0.95.* 茶海之心:回复@宏泰:宏泰同志,文章的标点符号你会吗?建议你去小学重新学习吧!如果不会,我教你。但是千万不要学狗叫,因为只有狗才狂吠。 回复2分钟前 | 119.0.95.*
海虹:回复@茶海之心:呵呵!几天没看,我的空间很热闹啊!茶海之心老朋友辛苦了!细细读了茶海之心老朋友的回复,感到茶海之心老朋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有些气急败坏了!我总是认为,讨论问题有理说理,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这不好!真的是方寸之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关于“中国人的血性”这个话题,已经是一个老掉了牙的话题。每当国家有事,需要大家团结一心的时候,总有人捡起这个话题进行炒作,其居心何在,不言自明!茶海之心老朋友的文章,我看了不少,有些写得很不错。可是这次质问“中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这篇文章,不好!我认为,这篇文章以昆明3.01事件为背景,其中心思想是八个字,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们同为百姓,而茶海之心老朋友却把自己置于自己同类的对立面,对昆明3.01事件中被杀被砍的人发出声声质问、对中国人发出声声质问,对此,我感到寒心!也许,茶海之心老朋友不是中国人,所以可以对中国人发出声声质问!也许,茶海之心老朋友自认为是社会精英,可以对芸芸众生横加指责!可笑的是,老朋友的文章不过是七拼八凑的杂烩;老朋友的质问,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这样无谓的争论,我不会再参加。我不过是希望朋友们通过我们的回复和争论,明辨是非屈直。同时,我也希望茶海之心老朋友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茶海之心:“曾几何时,我们吃够了空谈的亏。现在再听到如此的议论,我仿佛再次看到了昆明街头殷红的血迹。”他的言下之意,再听到如此的议论,自己就要吃亏,他人就要吃亏,国家就要吃亏,不知道“亏”从何来?照他这么一说,“文革”我们可以不议论,“左倾”我们也可以不议论,因为这是“空谈”嘛,因为要吃亏嘛。不但如此,这样的话以后也不能说了,因为说了,可能又会看到“昆明街头殷红的血迹”,仿佛哑然无语,这样的血迹就不会发生。这是怎样的推理呀?这又是怎样的逻辑呀? “我一直以为,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改变现状,只有身体力行。如果,发出如此质问者当天就在现场,面对沾满血迹的屠刀,你只有赤手空拳,除了逃跑躲避,你又能如何?!除了盼望警察快来解救,你又能如何?!”看他前面几句,如果他在现场,还以为他会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不料,他却是:如果赤手空拳,“除了逃跑躲避,你又能如何?”他是一个身强力壮的曾经当过兵或者现在仍然在当兵的人,我想他肯定动如脱兔,健步如飞,一眨眼就逃之夭夭了;至于别人,至于老弱病残,关他什么事情呢?原来,他的“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含义,不是直面现实、“流血五步”,而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脚底下抹油,拔腿就跑,就看谁跑得快、跑得远。另外,他自己完全丧失了自信心,“除了盼望警察快来解救,你又能如何?”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警察身上,仿佛警察就不是人,仿佛只有警察才应该上前,才应该牺牲。我在想,如果我们遇事都总是指望警察,要是没有警察呢?我们就不活命了吗?而且,如果警察在与歹徒搏斗,我们却袖手旁观,却溜之大吉,这与畜生何异?在我看来,我们不但要指望警察,更要指望自己,指望自己能够觉醒,指望自己能够协助警察,战胜歹徒! 海虹举了一个例子:一个80多岁的老人,喝退了歹徒。我们先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假。原因呢?他说“职业习惯的使然”,真的吗?不是!是因为老人当时身边有一大群人,老人的态度,代表了大家的心声,代表了大家的力量,他不光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了当时的那一群人,代表了正义!歹徒是什么呢?做贼心虚,所以他的怒吼让歹徒戛然而止。另外,海虹这个故事是编造的,但是编得不圆,因为老人又是“一个箭步”,又是“步履蹒跚”,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这样的例子肯定有,只是他不会编而已。我想,如果我们昆明火车站的很多人都像这位老人一样,大义俨然,挺身而出,惨案会那么严重吗?那里几百上千人,哪个有老人的风采? “在和平年代,一般的平民百姓有几人经历过这样血腥的场面?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家有枪有炮,你手无寸铁,你又能如何抵抗?”我得问一句,什么叫“知其不可而为之”? 我得又问一句,什么叫“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再问一句,什么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另外,法律对“见死不救”,不知该当何罪?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抗日队伍,有些只有大刀,有些只有木棒,有些只有石块,但是,最终谁胜利了?中国胜利了!为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嘛。如果海虹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可能与汪精卫之流相差无几,因为当时小鬼子是“有枪有炮”,中国只有“小米加步枪”,他肯定奉行“不抵抗政策”。而且,昆明火车站广场的群众,真的一个个“身无寸铁”吗?他们身上的鞋帽衣帽、手中的电脑、背上的背包、手拉的行李箱,甚至手机,哪样不是武器?就是牙齿咬也要咬住歹徒,就是头撞也要撞倒歹徒。 “不久前,伦敦街头,两名现役皇家军人被歹徒乱刀砍死,英国并没有人质问‘英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英国两名现役皇家军人被歹徒乱刀砍死,人们可能会认为是军人与歹徒的争执,而且持续时间很短;但是昆明火车站的情况怎样?砍死29人,砍伤143人!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吗?公8个歹徒,如果一个歹徒0.5分钟砍一个人,持续的时间是多少?是43分钟!三五分钟我们反应不过来,但是这么长时间还反应不过来吗?歹徒举刀乱砍,我们还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另外,英国人没有质问“英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就意味着中国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不能问“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吗?如果照此一说,因为月球上先前没有人去过,所以人类就永远不能去月球上了。这是怎样的笑话呀? 海虹对我的质问,认为是“冷漠”,感到“寒心”,我倒要说,发生了这样的惨案,如果我们不痛定思痛,不唤醒那些麻木不仁者,这样类似的悲剧肯定还要发生,而且情况也肯定会更惨!因为连海虹这样的身强力壮者,连海虹这样的军人或者退役军人,都会逃之夭夭,情况肯定不会乐观。 我的文章标题是“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就隐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铁骨铮铮,血气方刚,但不知何时,不知何故,血性在一些人身上慢慢淡去,慢慢消失,就像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惨剧一样。我在痛心疾首地发问,在如刮骨疗毒地反思。但是,如海虹之流,似乎中国人就一点瑕疵也没有。这是自欺,更是欺人! 海虹采取现身说法,以自己“投弹”、“打靶”、“抢险”、“救火”来说,言下之意,就是必须要有“这些经历”,才“不会再慌乱、再害怕了”。所以,我们万万不能怪群众,只能怪这样的惨剧太少,多发生几次,就有经验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知什么是空谈?另外,不知道海虹的实干是什么?不知道是不是遇到困难就让开、遇到危险就躲藏、遇到强手就投降? “互联网使我们人人都有了可以成为意见领袖的机会,当你准备发布意见的时候,请检视一下自己将要发布的文字。”这也是我正要说的,海虹同志,还是先检视自己的文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