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武则天
宝荣
初读武则天已经多年了,对她的好奇却一直没有止步,在粗读了数种版本的武则天正史野史之后,现提笔略记我的读后感。
纵观武则天的一生,是千娇百媚的一生,极富传奇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顶天立地的一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她的娇媚,使她有幸进入皇宫禁地,游弋在两代帝王的爱情之间;她的传奇,应验了“君临天下、女主武王”的预言;她的光辉,照耀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她的雄心壮志,成就了大周朝的横空出世,前承贞观,后启开元;她的魅力,引无数男女老少竞折腰。个人认为,与其说武则天的美貌倾城倾国,不如说她的智慧颠倒众生。
倾城之貌叩开幸运之门。若不是美貌,她不能进宫;若不是美貌,不能以唐太宗才人的身份违背人伦地吸引太子李治;若不是美貌,不至于在感业寺还能牵绊太子的心得以重返后宫。特别是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她美貌的传说,相术大师袁天罡对尚在襁褓之中身着男装的武则天大加赞叹,说其“龙颜凤颈”,预料“此儿若是女身,将来当以君临天下”,如此褒奖,我等凡人想象不来武则天究竟生有何等非凡之貌,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美貌迷倒了坐拥后宫三千的当朝天子。可见美貌这个因素,是武则天之所以能幸运问鼎天下的敲门砖,这是父母给的,后天不能改造,何况当时也没有美容手术。
生逢盛世得到开明父母良好的家庭熏陶。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个精明之人,有见识,会处事,做木材生意,经常结交权贵,他有识人之能,早就看出李渊必有后福,捐钱献福瑞支持李渊起义,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眼力,大唐天下初定,武家也跟着得到器重,这也是武则天能有机会进宫的一个有利条件,父辈有交情,一来二去,朝廷才知道他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不然天下美女那么多,缘何皇帝就知道有个武媚娘?武则天的母通情达理,有心计,不服输,这个个性特点肯定让武则天耳闻目染,因此家庭熏陶让武则天受益匪浅。另外,唐朝是古代中国最为发达昌盛的王朝,其开放程度、文明程度一般王朝不可相提并论,如女人可以穿男装、骑马打球、写诗吟曲、随意出入交际场合等,这给有潜力的女性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就是所谓的时代造就英雄,这在古代中国并不多见,而武则天生逢盛世,算是命中注定吧。
善于学习并刻苦能干。武则天是个爱学习、肯学习、善于学习的人,而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如,武则天刚入宫时,太宗并不待见她,而是青睐徐惠徐充容,武则天放下身段,不耻下问,主动示好,虚心向其讨教,赢得了徐充容的真诚辅导和重要相劝“以色侍君不能长久”;如,当才人时,其他后妃要么整天花天酒地,要么一心想承皇上雨露几近疯痴,唯独武则天,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去后宫学堂听课做笔记,认真学习,认真思考,储备力量;如,针对太宗喜欢死去的长孙皇后,武则天投其所好熟读长孙皇后写成的书,以博太宗欢心;如,武则天通读文学经典,熟读历史,掌握了当朝的政策法规;如,在太宗时期因“女主武王”语言,武则天侥幸躲过杀头之难,被安排到御前做侍女,其实就是磨墨端茶递水之类的营生,同为御前宫女的人很多,但其他人仅限于做本职工作,最多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地给皇上抛媚眼以求侧目,但武则天不同,在尽职尽责的同时,结结实实的现场观摩了几年唐太宗治国平天下当帝王的实况,悉心观察太宗的言行举止,揣摩皇上的一招一式,狠狠的学习,细细的品味,牢牢的记在了心中,为她今后辅政高宗、亲临朝政埋下了伏笔、打下了基础,这一点弥足珍贵,常人没有机会,有机会的不一定能抓住机会,而武则天做到了。武则天非常勤政,这个优势贯穿了武则天的一生,尤其在替高宗辅政期间,她亲自批阅成堆成垛甚至蒙上灰尘的奏折,处理国家大事,决断军机要务,废寝忘食熬通宵,夜以继日想问题,宫女们一次次的续茶燃灯,一遍遍地催促早点休息,但她就是中断不了手头的工作,常常不知不觉东方已既白,正因为如此,她的处理政务能力才得到了充分锻炼。由于亲自处理军国大事,所以武则天十分熟悉朝野上下的基本情况,皇上知道的,她也知道,皇上不知道的,她还知道。加之武则天辅政得当,能独当一面,高宗本来就身体不好,而且对当皇上不是十分热心,索性就将许多事务交由她来处理,自己仅仅象征性的“拱手”而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王者气概兼有经天纬地之才。这个因素是娘胎里带来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后天不好改变。如,进宫之日,其母忧心而哭,武则天说“见天子焉知非福?”,年纪小小就踌躇满志,此话非一般女子所能言;如,狮子骢事件,要制服烈马她“仅需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和匕首,先用铁鞭抽,不服用铁锤抓,再不服就用匕首断其咽喉!”此言让人不寒而栗,可以想象身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当时如何惊诧,这种王者气概非常人所能具备,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天性的流露;又如,褚遂良朝堂之上公开反对高宗“废王立武”,以死相谏,不料,唐高宗身后传出女高音断喝“何不扑杀此獠?”等等,这些细节,这种气势,的确是与生俱来的。同时,武则天极富才能,当皇后时写的《建言十二事》、组织撰写的《内规要略》、《列女传》、《臣轨》、《孝子传》等著述,无不体现其才能,即使放到今天,她也属于学者型领袖;很早就组织建立了她的智囊团,这些“北门学士”后来都成为了她政治上的铁杆粉丝,以左膀右臂的身份鞍前马后,誓死忠于武则天;与长孙无忌交涉,先礼后兵;启用李义府、许敬宗、袁公瑜等人为其当步步高升开辟道路;利用佛教从思想上征服天下黎明百姓;重视农耕;首次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重新调整高门望族,武字当头;善待狄仁杰等忠臣,狄仁杰死后,她感慨“朝堂之上空若无人”;平等叛乱;人口增加、粮食囤积;为寒门子弟改变命运、报销国家开辟了新通道;制裁后宫嫔妃,一律穿着男装,加强学习,不许接近皇帝,导致除了武则天所生皇子外,高宗再无其他子嗣,成为千古奇观;迷信,叫袁天罡、李淳风择选陵墓地址,两人同在乾县找到目标;在一度犹豫之后,采纳了狄仁杰的劝告,还政权于庐陵王李显,完美谢幕,死后身名未遭虐待。
左右逢源的的用人高手。武则天善于等机会、抓机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如何等机会,比如,太宗时期,冷板凳坐了十几年,默默无闻、没有出头之日,只能低调学习,广结人脉,等待时来运转;如何抓机会,如,在感业寺中,忍受粗茶淡饭、辛苦劳作、寂寞孤独和尼姑猥琐,便千方百计博得皇上的同情和怜爱,从而获得了回宫的机会;如何创造机会,武则天具有远见卓识,太宗时期被冷落,她一眼望去前途渺茫,又不甘心一棵树上吊死,就相中了极具立储实力的九皇子晋王李治,从眉来眼去发展到私定终身,虽说酿成同奉父子的丑闻,留下了千古笑柄,但毕竟也从此成就了她的辉煌一生,以及由她亲手缔造的盛世王朝。武则天非常善于识人、学人、用人和处置人。识人方面,她能认识到短期内徐充容比她有优势而主动结盟,认识到太宗是她学习的活字典而暗暗模仿,能认识到高宗仁弱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果敢,认识到王皇后短期内的价值所以表现得顺从乖巧,认识到萧淑妃的狠毒所以暂时隐忍,认识到李义府的恃才放旷所以先用而后杀,认识到狄仁杰、张柬之等人的栋梁之才而给予用武之地;学人方面,向皇帝学、向前皇后学、向情敌学,向太监宫女学,向外庭的大臣学,在书里学,在生活中学,在斗争中学;用人方面,既能团结君子做正事,用姚崇、宋景等人做正事大事,振兴国家,又能笼络小人干坏事剪除异己,周兴、来俊臣等人都为武则天效力,到后来过河拆桥,鸟尽弓藏,还赚得一个明君的好口碑;处置人,一但遇到异己,分批分类,坚决打倒、打死,绝不手软,如处理王皇后、萧淑妃、长孙无忌、褚遂良、韩援、上官仪等人,出手狠辣、无人能比。
心如蛇蝎的间谍大王。胆略过人、狠毒无以复加。以太宗后妃身份勾引皇太子,这需要多大胆子;杀女嫁祸王皇后,既要胆大,又需虎狼之心;将王皇后、萧淑妃囚禁,削足削臂当“人彘”,何其毒辣也;谋太子以保全自身实权,虎毒还不食子啊;一生杀人如麻,不管异己还是亲人,悉数干掉,只要有碍于自己,杀人不眨眼;任用酷吏,残害无数人等,举国恐怖,朝廷上下无不噤若寒蝉。这一点,非蛇蝎心肠不能为也,尤其是一个女人,但武则天却干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她从一开始就很重视情报网络建设,并随着地位的一步步上升不断的健全完善。把宫女、太监、甚至敌人的下属都笼络过来,威逼利诱,众人也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力,一生中的几次化险为夷,均与精准的情报密不可分。如,王皇后嫁祸武则天,举证诬陷她在宫中进行“厌胜”之术,武则天一头雾水,有口难辩,千钧一发之际,手下的一个宫女主动承认是她干的,于是替武则天受死去了;如,高宗正准备签发废除武则天皇后的圣旨,皇帝身边的眼线火速飞奔相告,武则天即刻从天而降制止了这场突变,高宗吓得将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上官仪只得去受死;凡皇宫内外大小事情,武则天仿佛设下了天罗地网,随时随地有人给她通风报信,她也就靠着情报时时刻刻掌握着军国大事的的主动权,随时随地杀伐决断。
霸气十足的儒雅学者。王者霸气,自不必说,一生过五关斩六将,以一名十四岁小才人的身份,冲出后宫,杀出朝堂,走在历史的镁光灯下,出落成了威风凛凛的千古帝王,君临天下的风范,英明无比的天子气概,无怪乎中华民族仅此独有的一例,史海为其赞叹。另外,武则天还富有诗情画意,属于名符其实的“才女”。在与高宗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热恋时期作诗《如意娘》,当皇帝后做的《腊日宣诏幸上苑》,吟诵上官仪的《入朝洛堤步月》,都难掩其风雅之美;给狄仁杰详谈免礼赐座,体现女皇温柔一面;暮年之时,建立“控鹤监”,专门举办诗会歌舞,极尽文人骚客之能事;也常叹红颜易逝,愿拿万里江山换回青春美貌;有薛怀义面首的精心侍奉,得以返老还童,七十多岁还长出新牙齿、新头发,可谓老树换新枝!
别出心裁的发明家。武则天绝对是一个点子大王、发明家,喜欢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做事常常别出心裁。如,发明许多文字,如“曌”,要求更换“矮”与“射”,增加“辰妃”妃位,其他皇帝封禅泰山她封禅嵩山,给先祖先宗上封号,喜欢更改年号官名,迁都洛阳,侮辱别人赐姓“蟒”“枭”等,发明闭卷考试和殿试,发明铜匮鼓励告密,首次接受外朝使者朝拜,首次作为皇后封禅亚献,经常微服私访,史无前例的与高宗合葬等等,包括死后的无字碑,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能让人望其项背!
她,以及和她有关的那些事却宛如常人。周兴和来俊臣主演的“请君入瓮”;娄师德“唾面自干”的典故;骆宾王文采绝代的《讨武檄文》;李贤《种瓜歌》的悲怆;萧淑妃“阿武为鼠,我为猫,生生断其喉”的深仇大恨;许敬宗“农夫多收几斗米也纳妾”的虚张声势;李勣(徐茂公)的“立后乃皇上家事,何故问他人”的智慧;吃羊肉告密的那件事儿;李旦改姓武名轮的悲哀;上官婉儿弑君未遂的恩仇和眉心刺梅的酸楚;火烧明堂的醋意;与高宗合葬的生死相依......
总而言之,武则天,有“容人之量,识人之智,用人之术”,有人说她是狠毒荡妇遗臭万年,有人说她是千古明君光照九州,有人说她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也有人说她可以与埃及女王特里奥帕特拉相媲美。无论世人如何评价,武则天,曾经真实地活在历史深处,活在古今中外的世人心中,成为绝世无双之谜,就连葬她的乾陵,也成为中国古代唯一一座同时埋葬两位皇帝、保存完好并且规划长期不开发的帝王陵墓,我想这是武则天的智慧带来的福分,也是中国人的造化,更是世界的奇迹。
武则天,一位不可思议的女性,从遥远的历史走来,屡屡与我在书中会面,常常让我掩卷难眠。尽管,我试图从书中了解她,从剧中认识她,从多方面考证她,但我仍然相信,目前我所认识的她,远远不是那个几千年前真实的她。我相信,那个真实的她的真实的传奇,从来没有人能讲述得完全符合实际;我相信,那个原本的真实的她,一定更会让人叹为观止;我希望,那个真实的她,继续活在我无限的想象当中,美得无与伦比......
————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