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排解空巢老人的寂寥
拿什么来排解空巢老人的寂寥
据8月24日《赣州晚报》“万象”载: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嘉祥镇孔庄70多岁的孔庆如大爷从2008年8月开始在自家的宅基地下挖地道。4年来,孔庆如大爷竟挖出了一条深6.6米、长20米的地道。常看《地道战》电影的他拿起锄头在自家的宅基地下开始试探性挖掘,当挖到6米深的时候,他高兴地喊道:“成功了!”4年的时间里,这位七旬老人克服了许多难题,终于将地道挖掘完成。地道约1米宽、2.2米高,通风情况十分好,卧室、厨房、客厅一应俱全,他还特意模仿挖设好了地道战中的“通道暗堡”、“应急道口”等。原来孔大爷是个空巢老人,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了。为了排解老年独居生活的寂寥,他4年内“劳累着,快乐着”,完成了如此巨大的“地下工程”,令人叹为观止!
或许,空巢老人孔庆如采用挖地道的方式来排解心中寂寥仅仅是少数人的典型之举,但是,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晚年生活孤单寂寞、内心寂寥是不争的事实。据了解,“空巢老人”目前在全国至少达2360多万。目前广东全省有接近四成的纯老年人户,广州市60岁以上人口中,约有13.6%左右的“空巢老人”。不少“空巢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为了排解寂寞,老人们也常常绞尽脑汁,到头来也都是枉费心机。大家知道,老人们退休后,虽有一定数量的退休金而衣食无忧,但是在家中却备感寂寞,因为儿女总是忙忙碌碌,一年到头也没登门几次。“人的岁数越大就越希望儿女能够在身边,就像那首歌里唱得一样,真希望他们能常回家看看。”老人们面对空荡荡的屋子,感到空虚寂寥,又无人能够倾诉,乃至感到烦闷。据医学研究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独居的“空巢老人”,容易出现杞人忧天、敏感脆弱、悲观沮丧等症状。这种压抑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可能会引发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等心理及生理疾病。
所以,要解决老人晚年寂廖的普遍现象,除了要继续加强伦理道德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心系老人,关心和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同样也需要老人们正视社会的现实压力,理解子女的难处,改变养儿防老的旧观念,更多在同类人群中寻求另一种老年之乐。更重要的,社会的老龄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社区和政府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把“养老”纳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绝不能让老年人衣食无忧却精神贫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按照最近出炉的新版“24孝”行动标准来要求自己: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等,让老人远离空巢感、向寂寥说拜拜。
老吾老天下人之老。目前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强调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这无疑是给空巢老人排解寂寥带来了福音。让我们拿出自己的忠孝之心、尽自己所能来帮空巢老人排解寂寥吧。
2012,08,24.
拿什么来排解空巢老人的寂寥的评论 (共 11 条)
- 心静如水 审核通过并说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