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剑门的金牛

2014-01-31 01:53 作者:龙飘飘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题记:这是去年的节!今年一未见一星的花,很干燥、也有几分烦躁。回味去年那个春节,觉得很愉悦、也很享受!

一样的春节过了若许年了,从审美的角度讲,已经很疲劳了。

小时候天天盼过年,也盼着天天过年。小时候的年怎么过怎么有趣,怎么过都从没觉得过烦。现如今却有点怕过年。倒不是年把人怎么样了,只是过得也太快了,一眨神的功夫,觉得什么事还没干呢,这一年就又过去了。一样的事物,不同的感受。

即使你再不愿意,这年它都要来,你还得硬着头皮过。还是那句老话,改变不了现实,那就改变自己吧。

外出旅游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这虽有点逃避的嫌疑,像是在掩耳盗铃,但那总算是一个路子。顺着这路子,说不定从此还能趟出一条金光大道来!

在远离喧嚣的异地大自然里,你可以安心地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轻松与宁静,给满是灰尘的心灵洗洗澡,让疲惫不堪的肉体回回神。在往往身不由己就深陷喧嚣与浮躁的时空里,能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闲情逸致,真显得还有几分奢侈呢!二十一世纪都过去十多年了,有些传统和观念也该变变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说变就变,说走就走。浑身收拾紧趁利落,随手一拉门,走人!,

翻过秦岭,沿着嘉陵江而下,过了一道山接着的还是一道山,转过一道弯眼前的是又一道弯。转来转去,汽车总是在山里打转转。水却只有一条,就是嘉陵江,汽车基本是沿着嘉陵江在颠颇着。

年前都立过春了,几天前刚下了一场雪,才有了一点的春意又退缩回去了,现在依然是冬的感觉。按说有山有水,风景应该不错,但众多的花草树木都还没从休眠中醒转。景色基本是泼墨的山水画,主色调是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间或有些绿的影子,只是尚未形成主流的色彩。到底少了几许生机,缺了一些活力。天依然阴阴的,这地理位置上的南方好象比地处北方的西安还要冷。

到了剑门关,太阳才不情愿地露出了脸,此时已是下半天了。

剑门关,出陕入川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巴、蜀也是周朝时的古诸侯国。只因山高路险,巴、蜀几乎与主流的众诸侯隔断。这也正好避开了春秋战国各诸侯间的纷争。远离纷争的巴、蜀却觉得太无聊,闲得浑身痒痒,为了引人关注,就刻意制造了一个内斗作为焦点:即巴蜀之间争斗的闹剧。随后主动引进强势的外部力量介入。最终,充当国际警察的秦国先为巴人出头灭了蜀,然后回过头又顺手牵羊灭了巴。

江湖险恶,每个自以为是的人,都是要为自己的幼稚与无知付出代价的!

剑门因剑山而得名,这里山势陡峭,诸峰连绵不断,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险峻雄伟的大剑山在这里却神奇地断开,形成一个天然的门户,谓之剑门。当年诸葛承相为了北防魏的南侵,就在剑门修了座关城,这里也就叫剑门关了。传说中的蜀道,就是在笔立陡峭的剑山上开凿的。曲曲折折,盘盘旋旋,上凌绝顶,下临深渊,云横雾罩,奇险无比。李白的《蜀道难》这么形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即使如此艰难,巴蜀之地还是一次又一次被翻越蜀道的北方强势力量所化解和征服。何也?实力决定一切!

这条蜀道也叫金牛道,金牛道的来历伴随着一个传奇故事。 这是历史上非常经典且具有喜剧色彩的一个故事。

一次,秦惠文王在秦巴山间打猎时,巧遇也在此打猎的蜀王。出于外交礼仪,两王互致问侯后,还互赠了礼物。秦王送出的是金子,换回的礼物等回家打开包装一看却是一包土。秦王很生气,大骂蜀王无礼。有个大臣却向秦王贺喜:“我王大喜!”秦王道:“喜从何来?”大臣道:“蜀王所送何物?”秦王道:“一包土。”大臣道:“那可是蜀地之土啊!”秦惠文王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人尖子,经这一点,他恍然大悟,转怒为喜。早听说巴蜀也是膏腴之地,只是山高涧深难以逾越,凿山修路又太劳民伤财,不但耗费巨大,还会惊动蜀人。怎么办呢?于是,一个令万世称绝的计策就诞生了。

不久,蜀王收到一封来自秦国的国书。国书上大意说:秦、蜀是友好邻邦,为了让秦、蜀两国永结盟好,也为了表达秦王对蜀王的无比敬意,秦国特赠送蜀国五头金牛(说是金牛,实际是石头刻的,只是传说这石牛不用吃喝,拉出的粪却都是金子,故而叫金牛)!只是山高涧险秦人没办法把这份敬意送达,得烦劳蜀王想办法把金牛弄回去。蜀王派人一探虚实,探子回报还真是那么回事,于是大喜过望。这可是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给的脸,哪能不承着?况且这礼物还是宝物呐!于是,蜀王就派了五丁力神披荆斩棘、开山凿路。路修筑好了,金牛也翻秦岭越剑门运到了蜀国,然而尾随着金牛入蜀的还有如狼似虎的秦兵。就这样,蜀人糊糊涂涂亡了国,秦国儿戏一样夺了地。这有点滑稽、有几分喜剧色彩的典故,是由那个大脑袋的蜀王一手导演的。贻笑万年呀!

与这里相关的还有诸葛承相,以及他的衣钵传人姜维。诸葛承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他把统一中原、光复汉室这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了各个方面都逊他一筹的姜伯约。最终,匡复中原成了画饼,连立足的根本也丢失了。虽姜维也曾鞠躬尽瘁,无奈独木难支。当他陈兵剑门关正面力拒钟会的十万大军时,邓艾却在他身后偷渡了阴平,势如破竹般直取成都。蜀汉灭亡了,刘阿斗皇上当了俘虏,而且还乐不思蜀!徒呼奈何的姜维孤注一掷,想使用诈降和离间计再图举事以尽人事,怎奈大势已去,计谋败露后被乱刃分尸。

其实,诸葛承相、姜伯约,以及众多的文臣武将,选择了刘皇叔和蜀汉本身就注定了是个悲剧。如同侯惇骂他们的话: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不识大势之所趋,一味意气用事,结果是自己一无所成,反使生灵涂碳,还害了家人的性命。

这里,姜维的元素最多,有冢、有庙、以及众多的戎装雕像,还有与姜维有关的不少遗迹。只是姜维是个悲剧人物,除了说声:壮哉!悲哉!也就再也无言了。一部《三国演义》,以一个非主流的蜀汉为正统、为主格调,小说的结尾只能用两个字来收官:悲壮!

自从秦惠文王从金牛道开了个南下的先例,历史上就时不时地重复着类似故事。这个难于上青天的的金牛道,好像并没有李白笔下描写的那么高、那么险、那么难。想必先生是在醉眼朦胧中过的蜀道,醉话是当不得真的!

秦人用秦国的历史说事,因为秦国的强大酷似当今唯我独尊的美国。蜀人却把三国时积贫积弱的蜀汉当成自己的招牌,也实在是:蜀中无大將,廖化为先锋。话也说回来,中华文明五千年,仅秦一地就占据了一大半!留给其他地方的辉煌自然也就不太多了。

听说剑门关的豆腐宴很有特色,品尝后觉得平平。也许是那家餐馆不太正宗?或者是不对我的胃口?大凡豆腐文化较发达的地方,一般地理上、经济上都算不上优越的。听人说张飞面好吃,可那玩意儿在阆中,今天是尝不到了。今晚宿住的地方是苍溪,距阆中还有一段距离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7389/

剑门的金牛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