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外公——“新四军老战士”王金城
忆 我 的 外 公 ——“新 四 军 老 战 士”王 金 城
杨 茂 林
第一篇 苦 难 童 年
王金城,字佑庭。祖籍散兵镇高林大王村,1903年出生于无为严家桥王家洼子小村。6岁时,父亲王天辅去世后,随母亲花氏回娘家严桥惶城村,在母亲娘家亲戚的资助下艰难度日。
我外公(王金城)自幼天资聪颖,村里邻居富家人的子弟请私塾先生教书识字。他有时在墙外旁听,当先生离开时他并帮助这些孩子完成先生布置的作业。乡绅们爱我外公聪明好学,并免费收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让他做自己孩子的学范(榜样),想他来带动自己的孩子学习进步。
我外公9岁时并帮人家放牛,虽然他们母子二人生活比较贫困,但是外公他一有空闲时就主动向先生请教学问,直到15岁,他已学到了其他孩子在私塾所学的课程知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二篇 漂 泊 上 海 滩
青少年时期的“佑庭”,他怀有乘风破浪之志。1918年,我外公16岁时,他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并只身一人前往大上海闯荡。在上海滩期间他当过学徒、拉过黄包车、做过印刷工人。后来遇到了外国洋行正招收职员(相当于现在的保安)我外公由于身材魁梧,精明能干并被洋行录用。
那时外国人对公司职员就进行上岗培训,在此洋行工作期间外公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了有半年多的较为正规的军事训练,并学到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训练技能。
可那时外国人在上海滩经常欺凌中国人,我的外公目睹了许多中国人受到外国人歧视的情形,他看不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欺辱,并辞去了银行职员的职务。(不为外国人卖力)加上当时上海滩腥风血雨,形势十分混乱;他也想起了自己家乡离别多年的母亲,毅然告别这个已经熟悉曾经漂泊十年的城市——上海滩。(我外公那时还不知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国家的政治形势也不甚了解,但总觉得在上海不大安全。)
忆我的外公——“新四军老战士”王金城的评论 (共 9 条)
- 王飞 未通过并说 请写完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