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迹板桥霜

2013-11-23 21:29 作者:山岗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写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凫雁满回塘。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成了千古名句。诗人用细腻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千多年以前商山古道初早晨的景色: 黎明赶路的人起的特别早,店外车马的铃声已叮铛作响。报晓的雄鸡刚刚叫过,残月还未隐去,茅草搭成的客店。木板桥上覆盖着一层白霜,路上行人很少留下清晰的足迹。枯黄的槲叶落满了荒野的山路,驿站外的墙下淡白的枳花,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特别耀眼。奔波在外的游子啊,无时不在想念着故乡!

有好多学家考证,诗人写的商山景色应该是在商州境内某处古道旁的驿站。商山又名楚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那时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而板桥应该是用木板搭成的便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曾亲眼见过这种简易桥。它的桥腿都是用原木钉好的,枯水期放在河道里,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行走了。这样拆装就很方便。一般秋季架设,来年初涨水之前拆掉。我认为板桥应该是木板搭成的桥而非地名。

诗人的这篇佳作,也成为描写商山最有名的一首诗了。我是商洛人,所以就更加喜这首诗。因为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而使一个地方或者建筑声名鹊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崔颢的《黄鹤楼》,张继的《枫桥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骆宾王的《滕王阁序》等等。于是离商州西北约四十的板桥镇也牵强附会,认为诗人所描写的地方就是此地。不过我每次经过板桥镇的时候,就遐想也许当年诗人走的正是这条古道。他在板桥驿站逗留歇息的时候,看到了那座桥上落下的皑皑白霜,便文如泉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这篇诗作。今天的板桥镇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火车路、高速路依次穿过。当年那难以行走的崎岖山路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的深处了。一幢幢徽式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青砖白墙掩映在翠绿的竹林里,处处彰显着江南的风韵。要是诗人还能再来此一游,是否会写下新的篇章?

晓月还挂在西天,报晓的雄鸡刚刚啼叫。诗人已经起的很早了,可是还有比他起的更早的人呢!否则你看木板桥上面淡淡的薄霜,是谁留下清晰的脚印?

那皑皑的白霜染白了我的头发,那清冷的晓月打湿了我的眼睛,而这一切都留在千年前的那首诗里了,仿佛开在窗前白白的枳花幽幽的散发着芬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9194/

人迹板桥霜的评论 (共 8 条)

  • 星空夜
  • 诗意乡村
  • 剑客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上善若水
  • 莲韵
  • 叶溪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