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渐行渐远的记忆

2013-10-21 07:01 作者:天歌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渐行渐远的记忆

天歌

年过四十以后,或许是因为生活压力大的缘故吧,人们往往对未来难免总会感到忐忑和迷茫,然而过往的记忆随着岁月的迁延却显得异常地清晰,不由人不怀之念之。

自从参加工作之后,我年年都回老家,每年总要回去十几次。省亲,那是必不可少的。而闲暇时候,下意识地寻访潜意识里属于我们的那些家乡的山水、田野、老屋子以及童年的趣闻轶事,却也不由得会成为习惯。然而,每回去一次,就会明显感觉到整个家乡时时都在变化,崭新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元素渐渐多了,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深入骨髓的一些事物,却明显地离我们越来越远。儿时成长玩乐劳作的场所,要么被改造了,要么被废弃了,这时,新鲜感和失落感就同时走进我们的心里。踟蹰着走进老庄院,看着坍塌的窑洞,踏着满院子的半人高的荒草,已经全然没了以前满院子鸡猪抢食和狗儿乱吠的喧闹,更不见了小伙伴们三五成群花样翻新的游戏里宣示着的快乐,唯有脑海里过电影似的闪现着儿时生活的场景,才能使我体味那个时代穷却快乐着的低层次的满足。看着原来的庄稼地里渐次高耸的楼宇和纵横的道路街区,感受着新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满足,其实我是真的为现今蒸蒸日上的生活幸福着,只不过眼看着遍布自己生命足迹的生活离我们而去,却也不能不为渐行渐远的记忆而感到遗憾。大概我是真的老了啊!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窑洞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绝大部分农民都住上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砖瓦房;自行车早已成为人们休闲锻炼的工具,而摩托车小轿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也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吃穿不再只是为了保障果腹取暖之需,享受生活的排场则成为时代的一种时尚。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我们真该感谢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幸福,可是这儿曾经是孕育我们快乐童年的摇篮,这儿也寄托着我们少年乃至青年时期憧憬美好未来的想,我们又怎能轻易忘怀?

今年端午节回老家后,闲来无事,就又一次爬上蔡家山。山上的庄稼地全都载上了碧绿的松柏,有点像城市郊区的风景区,却似乎少了自然的固有韵味。站在山顶俯瞰泾河川,只见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城镇化建设早已延伸到了泾河以北,原本阡陌纵横,长满各种庄稼果树的泾河川,现在已是高楼林立,街区分明,城镇规模已见雏形。福银高速公路、平西铁路,北大路贯穿整个川区,使得西北诸省乃至全国的联系一下子拉近了距离,真正彰显了泾川作为西北地区交通枢纽的突出作用。前几年兴建的新居已经拆迁,新的农民公寓一座接一座拔地而起,从此世代以农为生的农民们即将实现他们期盼已久的城市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自古至今,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往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脉相承,泾川作为平凉的一个纯农业大县,几乎没什么天然资源可供开发,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的面积几乎是改革前的数倍,这不能不说是改革的巨大成效。历史终将前进,我们都该为时下的好日子叫好。那就让逝去的记忆在我们心里永久绽放属于我们美丽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89492/

渐行渐远的记忆的评论 (共 7 条)

  • 孤帆鸢影
  • 婉约
  • 晓梦芳菲
  • 剑客
  • 天歌

    天歌我的生活好了,难道不足以说明我们的社会进步了吗?况且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教化人的事业,我为我所作出的努力欣慰。倒是我觉得你只是有点愤青的意味,难道我所经历的生活苦难与社会转折带来的满足感,比你少?文章通不通过没关系,但我觉得你的心态有问题,难道专找阳光不太充足的地方大肆渲染,就是尽到你的社会责任了吗?我们商榷

    赞(0)回复
  • 童童

    童童你写阳光照着的,他写没有照着的,你俩应合写一篇文章,中间用个不过连接着。

    赞(0)回复
  • 天歌

    天歌回复@童童:哈哈哈,殊途同归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