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时节桂花香
重 阳 时 节 桂 花 香
梦 麟
国庆长假期间10月5日(农历九月初一),2013年重阳节之前,巢湖市老年委陈主任一行,到巢南城郊银屏大秀山登山锻炼、赏景,迎接“老人节”的来临。上午九点钟时分大家来到银屏镇香家潭“龙青山庄”会齐。由于山高路陡,车辆不能超载,大家只去了六个人代表,其余的人就地等待。
车子开始发动了,大家在车内急切地询问着沿途的地名、山名,以及有何地方传说故事。带路的是本地人,岱山小学教师杨茂林,他对银屏的传说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探求。杨老师首先介绍:“龙青山庄”面对208省道巢无公路,背靠著名风景秀丽的大秀山,和官山,这两座山形似卧龙,地若飞凤,而大秀山是“龙首”,古代人们把面对巢县城一面陡峭的山崖称之为“龙胡子”;而长蛇似的“官山”形似龙的身体,山怀之中还有个叫“龙屁眼子”的地名。
这里不远处的山坳里,解放前有个小村庄叫“汪家井”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和含中心县委曾经一度在这里举办过党员干部培训班,有一大批受过培训的党员干部在这里奔向了抗日的战场。新四军七师政委曾希圣、参谋长孙仲德都曾来到这里给学员上过课,那里是我们巢湖革命历史的踪迹之一。
(龙青山庄)门前有个小山坡叫斋山,1862年4月18日至21日曾国藩率领的清军曾在这里与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进行过一场殊死的战斗,这里的战壕至今犹存。向前走一点到无为方向的公路旁有个村庄叫做“斩龙岗”传说是明代刘伯温在此 斩掉了大秀山的龙脉,后来这里就留下“斩龙岗”的轶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车子开始出发了,陈主任说:“高小圩在那里?1983年县里防汛我就分工在这里。”杨老师介绍;高小圩就是斩龙岗公路下的筲箕山面对的圩田,现在这里已经是银屏镇工业开发区,圩区内已有十几家企业在生产,里面厂房林立,所有的圩田也都不见了踪影,高小圩的“天河沿”如今已经建成了大型运输码头。
一瞬间车子到了威力水泥矿区,只见道路两旁的洪家山、唐家石岩都已经快露出地面了。这些山也就是近二十几年来水泥厂开采矿山取石带来的面貌。如今让人看不到以往树荫覆盖和怪石鳞绚,千姿百态,随处可见到“巢湖石”的山岗了,现在只能看到青石裸露的山形痛苦的面貌表情。大家叹息以后可能就见不到这些气势威严的山岚了。
说话间,车子已经到了大秀山脚下的岱山“山高水库”,年龄最大的陶老问:“过去的青山洞在那里?”杨老师说:“青山洞就在水库两旁,原来是溶洞石窟,里面可容下上百人藏身,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跑返,有时就躲在青山洞里。可是近年来矿山的开山取石,往日的青山洞早就已经夷为平地。没有了踪迹”
车子进入山口开始爬山了,杨老师介绍:这条小溪上方有一天然水池,名曰“洗澡盆”传说是:“当年刘伯温斩龙脉,从大秀山下来,由于天气炎热,他大汗淋淋刚好见到此水池,池水清澈透底,水中鹅卵石可数可辨呈现出彩色的仙境瑶池。刘伯温随即便脱衣跳下水池,好不清凉神爽,他在此美美的享受了一番沐浴之欢”,从此这山间的水池就留下了“洗澡盆”的美名。
刚到半山腰,文化局的刘宗勇说:“杨老师你要把这里的山形、地名逐个向大家介绍,让他们不枉此一游”。杨老师急忙说:“山的名字太多,只能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作介绍,那边形似猫一样的山岗就叫猫子山,形似老鼠一样的就叫老鼠山,分水岭的地方就叫某某小分山,(如:周家小分、刘家小分等,)庙宇南边的王家山头上方的山峰叫白刀岭,纳里尖。山上庙宇的下方龙胡子旁边有个“打鼓台”的高山岭,传说是元朝末期“俞氏兄弟”的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璋时,将士们在此擂鼓,指挥船只在裕溪河里按方向行驶的地方,后来就留下了“打鼓台”的名字。
此时有人看到了山坳里有一片修竹挺拔青翠,让人感到清新而自然的风趣。杨老师解释那是原来大集体年代山高大队林场种植的,现在也没有人管理了,还时常有人随意砍伐已经不如以前的松风竹影的景象,要是地方政府能对自然风景加以保护,让游客看到松风呼啸、竹影婆娑的乐趣就好了。
不知不觉车子已经到了王家山头的成事岭了,杨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个山岭叫“成事岭”,相传是刘伯温寻斩龙脉事成之后在此休息的山岭,后人就把这个山岭叫做“成事岭”了。车子转过一道弯爬上了一个陡峭的山坡并能清晰地看到大秀山气度恢宏的庙宇,杨老师接着说:前面就是岱山古寺的门槛石了,它是天然的岩石形成的状态,酷似住户人家的门槛石,所以古代人们就随口叫它门槛石。门槛石以上的山上财产权属于寺庙内的庙产,(供灯油和僧人日常生活费用),可惜在这次修公路时已经把这个古迹给毁了,杨老师想起了孩提时代上山砍草经常在此石头上躺着休息很爽快。
话音刚落,汽车已经到了龙泉井了,这在史书上有记载,来参观的人都知道大秀山有口“龙泉井”可是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它的尊容。杨老师介绍:在停车场的上方就是“龙泉井”以往井水清澈甘甜,可是这次修建停车场,水井下方的路边挖成了一个陡壁。这样的山形就很难蓄水了,因此井水也就不如从前的“清泉石上流,甘甜又可口”了,但是井水还是有的。
杨老师又说:“日本鬼子到巢县银屏岱山来时,也曾爬过大秀山,想看一下南聖宫的寺庙。可是鬼子他们刚来到“龙泉井”时口渴了,准备取井水喝,不知怎地井水却突然干枯了,小鬼子一滴水也喝不到。”好神奇的故事,让大家听了很兴奋,有人说:“日本鬼子本就不应该到中国来,这是神仙不让他们来的。”杨老师补充介绍:关于这口水井,2010年,在岱山小学校园里建校时,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详细地记载着开挖水井的具体时间和人员,是乾隆十九年。
我们大家开始进庙了,不一会就到了“岱山古寺”的门前,刘宗勇说:“在这里能看到巢湖吗?杨老师说:”能看到,并和陶老、李主任四个人走到了,陡峭的“龙胡子”的顶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茫茫一片田野和星罗棋布的村庄,以及一条银白色的带子,那是美丽的“裕溪河”。李主任问:“蒋家河在那里?”、刘宗勇问:裕溪河在那里?”杨老师指着眼前山下的景致,逐个指引介绍,田野中部的横贯南北弯曲延伸水流的方向就是巢湖地域有名的“裕溪河”,在山下离巢城不远处,有三个圩,最近的是三胜圩、中间是张小圩,接着是高小圩离钓鱼最近。三胜圩与张小圩之间的绿树和村庄的地带就是蒋家河。
回头进庙时,杨老师指着山坳之中的一块碧绿的小地方(水库)说:那是皇姑岭水库,水库旁边有一座红墙,黄颜色的房檐寺庙,叫做“圆通寺”大家看的很清楚,还知道里面的主持是弥定大师。说话间有人问:“眼前的是什么树呀?陶老回答是橡树,陶老还随即指点着附近几棵树,介绍了几种树的名字,我怀疑他怎么这样内行,他说我原来在林业局工作搞得就是这个,奥,原来他是“专家”。正准备进寺院的大门,同行的刘宗勇看到了他的同学凌本林。几个人相互问候,说了一会也就进庙了。
我们首先进入岱山古寺的前殿,殿宇中央供奉着弥勒佛神像,两旁是四大金刚,陶老主动介绍起四大金刚的佛名,和弥勒佛的寓意,肚大容天下事,他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具有博大的胸怀。笑口常开,面容慈善,笑天下皆空之事的慈佛。
接着我们到了寺院中央的大雄宝殿,中间供奉着释迦摩尼佛祖,只见佛光闪亮,佛烟笼罩、四壁辉煌;一进门就闻到清香浓郁。陶老对功德碑比较感兴趣,他细细的浏览着碑文,我和刘宗勇供了香并磕拜了神像,戴书记给我们大家摄像。走到后门释迦摩尼背面看到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金童玉女)慈祥的面容让人感到亲善。
最后一排殿宇是早先的古庙,大家细心地看了庙内的石碑碑文,很想了解探寻寺庙的年代和传说故事。最后我们到了寺庙的伙房客厅和陈主任他们汇合,桌上早就倒好了几大碗浓茶,这是庙里的土产“岱岫山云雾茶”刚进门就闻到了茶香味。我正好渴了就大口地喝了起来,大家就坐后随便畅谈了一些自己来过此庙的次数和时间,询问了有关庙宇几次修缮的时间和住持,说话的气氛非常宽松,这大概就叫随缘吧?临走时陈主任给寺庙的住持丢了100元灯油钱。
这次老年登山活动使大家对大秀山“南聖宫”有了进一步了解,也加深了对银屏的感情。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家登山赏景别有一番感慨和情趣。下山时大家谈笑风生,乘车回岱山,有人提议:岱山小学校园里有一棵古银杏树,去看看,因此我们的车子就一直来到了岱山小学门口,第一感觉就是校园里几棵桂花树正在展示绽放的笑脸,满树的桂花开得特别繁茂,我们都很惊讶!多么美好的季节,多么诱人的香味啊!进了校园大家对高大的银杏树赞不绝口,并且在银杏树下集体留了影,可是无人知道他过去的功绩和历史。
半天的登山游玩,大家也有点累了,陈主任说:又到今年重阳时,丹桂飘香好季节,
我说:重阳时节老人乐,丹桂飘香又年轻。
梦 麟
2013年10月7日于书房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