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风雨夕
更深月色,一场委婉,若即若离的细雨悄然降至大观园。潇湘馆外竹叶稀疏。雨点尝试着亲吻每一片叶子,倔强的风儿却要他们分离,终究没能看到雨点密密麻麻地顺着叶脉滑落至叶尖上,依赖地垂在叶尖,形成一串串透明的风景。雨点只好隐匿在泥土之中,用另一种方式去滋润竹的根系。
掩映在竹叶丛中,一盏微凉的烛灯摇曳着雨的悲剧,灯前一位可人儿提笔叹息:谁家秋院无风入?灯前似伴离人泣。停笔倚窗,窗外叶与雨的的缠绵分离惹得人儿泪若桃花,又叹: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推开门,细密的雨丝斜织着,却不像春雨那般急促,淅淅沥沥,轻柔得像漫天飞舞的柳絮,绕指柔却苍凉了心。纤纤玉足踏着冰凉的地板来至屋外,一池微漾的水容纳滴滴雨泪。池边一株白色秋海棠零落了一池的花瓣,令人想起黛玉“葬花魂”的诗句。如今却应了花之颜色人之泪,人泪洒竹点点入。黛玉独倚栏下。凭栏。映水。月光。天。微微凉。携一卷淡绿手绢。泪洒娟上,墨迹点点化。捐上所提之诗便是黛玉的“秋窗风雨夕”。今夜所泣,只为世人所道金玉良缘,奈何自己却为草木之人。
雨,依然下。泪,依旧洒。细雨缠绵,愁绪千丈。剪一段雨丝,透过天色的红妆,照不尽,世间聚散离合的沧桑。闭一扇窗,掩不住满目悲伤,谁还在,云幕那端浅浅地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