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门第书香》与《书乡门第》的创作心语

2013-07-18 12:32 作者:紫竹心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门第书香》与《书乡门第》的创作心语

昨天,朋友绿绒蒿说起我这两篇小文,说,喜欢《门第诗香》,不喜欢《诗乡门第》。说《门第书香》空蒙轻盈,有我的风格,而《书乡门第》不像我的文。我便笑了,回说,《门第书香》源自内心,随性写作,不受限。而《书乡门第》,有谈卫那老师的思想,显得过于沉重。因为对那种漂泊无根的生活没有体验(虽然我也四海为家,但毕竟还是在国内。),所以只能猜想,下笔不多,只取一种悲壮。我觉得,一位流离海外多年的老人,她回乡寻根问源,是够悲壮的了。也佩服她的勇气与执着。她给群取名“书乡门第”,就有归乡寻根的意境,而书,即用文字书写,用文字寻根。

《门第书香》是我对“书乡门第”的直观印象,我觉得这个群很纯净,大家在里面交流文字,交流心得,门第有书香。所以,我写的是我的思,我的想,下笔随心,飘然而空灵,诗意很重。这里的诗意,指那种清新自然,纯纯净净的意念,不含一丝杂质,属纯自然的美。在我的眼里,有书香的地方是完美的,浪漫的,更是充满灵性的。

《书乡门第》则不同,它是我写完《门第书香》且发表在“书乡门第”群里后,谈卫那老师问我是写的“门第书香”,还是“书乡门第”?我回答说,“门第书香”既是“书香门第”啊!老师笑了,说,好。而后,老师又问我可否知道“书乡门第”一名的由来。我想了一下,从字意上来理解,老师想要表达一种寻、归乡之意。老师在跟我交谈时,再次提到她的家族历史,以及她回大陆寻根的艰辛,以及得到众多朋友的帮助等等。老师还告诉我,“书乡门第”初建时,名为“书香门第”,因同名太多,便改名“书乡门第”,除区别其他群外,更有“书乡”的大同,希望我能再写一篇有着“书乡门第”真正内涵的文。我想了一下,答应了,但却迟迟不肯,也不敢下笔,虽然行文对我并不困难,但这篇文字我仍然感到有些压力。我并不在乎老师的赞美与不赞美,我在乎的是我的文字能不能真实地、直观地写出老师寄予“书乡门第”的情与

以心度心,我试着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中华文化,博大而深渊。老师八岁去到台湾,虽然与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自然生存环境与社会生存环境),但学的同样是方块字,讲的同样是中国话。我们只是离散多年的亲人,有着血脉相连的情与爱。我曾于今年四月与返乡台胞有过一次偶然的相交,我们虽然素未谋面,却同船游玩,且在游玩的过程中结下伴而行,我们之间的交流没有隔核,也不存在任何障碍。(我的文《有你有我》曾有记述。)进入门第的这段时间,也与谈老师有过几次的语音交流及文字交流,对老师的所思所想有所感悟。所以,我大胆地猜想,老师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寻根问源,且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于世界的理想境界。在大致有了主题思想后,我写下了前二段的描述,这里面既有老师的思想,也有我的思想。然而后面,却无从下笔。不敢胡乱续尾,我便想找时间看了老师的《寻根记》再续,于是,断章就搁在了电脑上。

过了一天,依然无果,也因为工作忙,抽不出时间看《寻根记》。不曾想,第三天在偷听老师与朋友们的闲聊时,老师无意中提到大海,我想起寒月写的那首《因为你是海》,寒月在诗中,把老师比作大海。我突然有了灵感,笔锋一转,听海,寻根,问梦,诗写中华,歌唱黄河。至此,后面顺理成章,一环扣着一环。游子心,旧模样,回家,归梦。再写中华传奇,共唱黄河长江,龙的子孙,气宇轩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13.07.18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2347/

《门第书香》与《书乡门第》的创作心语的评论 (共 8 条)

  • 着墨
  • 浅笔抒写
  • 纤纤柳絮
  • 雪儿
  • 孟杨
  • 剑客
  • 王鹏

    王鹏灵感!--过了一天,依然无果,也因为工作忙,抽不出时间看《寻根记》。不曾想,第三天在偷听老师与朋友们的闲聊时,老师无意中提到大海,我想起寒月写的那首《因为你是海》,寒月在诗中,把老师比作大海。我突然有了灵感,笔锋一转,听海,寻根,问梦,诗写中华,歌唱黄河。至此,后面顺理成章,一环扣着一环。游子心,旧模样,回家,归梦。再写中华传奇,共唱黄河长江,龙的子孙,气宇轩昂。

    赞(0)回复
  • 紫竹心

    紫竹心回复@王鹏:是,有时灵感来了,就顺水行舟,笔由心走。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