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群众中去之“十忌”
到群众中去之“十忌”
傅伯勇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势在必行。在开展之中,要谨防以下几点。
一忌“称王称霸”。到群众中去,本来是去接地气,是去充电,但是有些人却不是去接地气,不是去充电。表面上他们温良恭俭让,实际上却以通天教主自居,以钦差大臣自诩,似乎本领通天,无所不能,因而高高在上,目中无人。遇事时,他们乱说话,乱比划,乱表态,乱裁决,乱作为,“老子天下第一”,我行我素,无法无天。
二忌“装聋作哑”。他们深入群众,看似在听,实则是假听,看似洗耳恭听,实则两耳塞豆;看似在说,实则是假说,看似振聋发聩,实则言之无物。对所有的建议意见,他们不反对,不采纳,不回应,不处理,藏之名山,束之高阁。你说你的,他做他的,他们躲在床下,说“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任你怎样呼唤,他们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三忌“好好先生”。在群众中,难免会听到一些怨言,一些误解,一些过激言论,本该拨开云雾,加以疏导。但却甘当墙头之草,“风大就随风,雨大就随雨”;甘当缩头乌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回避矛盾,不想方设法地去解释,去沟通,去化解,却不置可否,嗯嗯哦哦,顾左右而言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四忌“蜻蜓点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蜻蜓点水,广而不深”,看则看已,点则点已,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看不到真相,看不到本质,看不到厉害。拿不到第一手真实而详细的资料,到头来,决策时,他们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张冠李戴,要么乱点鸳鸯谱,处理问题起来,则毫无影响,毫无功效,毫无成果。
五忌“一叶障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群众的话,有些可以“海纳”,有些更要兼听;群众的事,既要有“一叶知秋”的敏锐,更要有“成竹在胸”的淡定。遇到一些事,大可不必“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而大呼小叫,而诚惶诚恐,而添油加醋,而上纲上线。
六忌“买椟还珠”。钓鱼就钓鱼,却钓了水草上来,钓了王八上来,钓了虾米上来。到群众中过去,是去寻宝,是去买珠,是去寻找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不要买到了珠子,却“有眼不识金镶玉”,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将珠子完璧归赵,将盒子当成无价之宝,而沾沾自喜,而敝帚自珍。
七忌“趁火打劫”。到群众中去,一些地方矛盾特别尖锐,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呢?是去“扑火”,是去接受群众检验,而万万不可隔岸观火,挑灯拨火,趁火打劫,坐收渔利;万万不可挑起群众斗群众、挑起群众向党和政府发难,去阴阳怪气,去“到处点火”。
八忌“顺手牵羊”。到群众中去,是“予人玫瑰”,是雪中送炭,是增光添彩,是“予”,而不是“取”,不是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去顺手牵羊,去浑水摸鱼,去打家劫舍,去沽名钓誉。如果真要“拿来”,是将民心拿来,是将能量拿来,是将党的光辉形象拿来。
九忌“一曝十寒”。“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到群众中去,不是权宜之计。一个政党,丢了群众,就会丢掉生命;一个政权,丢了群众,就会丢掉江山。没有群众的堡垒,看起来可能固若金汤,实际上不堪一击。前苏联就是明证。到群众中去,不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而是凤凰赴火,拯救自己,获得新生。
十忌“教条主义”。社会生活,包罗万象。到群众中去,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会纷至沓来,接踵而至。面对这些,一些人往往大脑一片空白,他们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他们不从具体问题入手,进行具体分析,也不从具体问题入手,进行具体处理,而总是去故纸堆里找方法,找答案,总是去框框套套里去搬救兵,去求神灵。在复杂的矛盾面前,他们因循守旧,一成不变,成了木偶和机器。
规避以上几条,到群众中去,去获得新的底气,新的智慧,新的力量,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