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雨中随想

2013-06-24 13:11 作者:睡一觉醒来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窗外,幕茫茫,遮拦天地。密密的雨点砸在操场上,溅起层层蒙蒙的白雾。“浮天水送无穷树” ,这是辛弃疾笔下的意境。在这首《鹧鸪天·送人》里,作者借雨的烘托,饱含世事艰难之叹。合上最后一本作业的刹那,望着窗外,我不禁如释重负地长嘘一口气。

来学校的路上,天阴沉沉的,空气也是闷闷的热。刚才只顾着改作业,竟不知什么下起了雨。

“前世不晓得做了么子恶,这一生干这个伤(做烦人工作的意思)。” 也许是受我一声长嘘影响,惹来A老师这沉重的牢骚。A老师生性耿直,牢骚也多些。

“是啊,头发都搞白,工资比做小工都低。”B老师附和。办公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老师待遇低,尤其是农村老师,基本都生活在温饱边缘。这地球人都知道 。正式编制的教师,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块。住房还是三十多年前的老房子,年久失修,阴暗潮湿。老鼠、蜈蚣、各种不知名的爬虫往来穿梭,甚至时有蛇来光顾,真可算一个小型的动物园。如遇阴雨天,那就屋顶漏雨,地下吐潮。用恐怖形容一点不过份。

与待遇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农村小学基本一个班七、八十人,甚至有的班额达九十多。一个老师要带好几门学科——这在城市里是不敢想像的。可就是如此配备,师资还是严重不足,不足就聘请代课老师。每月七百元,不享受任何福利和社会保险——在中国,恐怕只有农村教育没有执行《劳动法》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农村教育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走出办公室——我不喜欢参加这样的讨论——牢骚只能腐蚀斗志。雨越下越大,无涯的水淹没了无边的绿,天地苍茫,了无痕迹。空气经过雨水的洗涤,清新舒爽,丝丝细雨随风拂面,冰冰凉凉的感觉,一扫头脑的昏沉。

屈指一算,教书已经四年。如果不是那一次失败的婚姻,或许我依然在城市里过着自己并不感觉充实的日子吧。高中时,我被《牡丹亭》那唯美的意境和华丽的文字深深震撼,原来阅读竟如此快乐!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文学,迷上阅读。我想教语文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职业——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愉悦,可以和学生一起在积极灿烂的阳光下,在“真、善、美”的世界里分享心灵的颤动。四年了,我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充实。佛教提倡“生活禅”,我想我现在大概就活在禅的意境中,举手投足,都能感受心灵的愉悦与满足

这四年间,有位曾经的好友升任一公司的营销总监,邀请我加盟他的团队。我想他一方面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另一方面缘于我前些年在副食行业积累的人脉资源。我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不是不再相信商人的承诺,而是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姐夫也鼓动我投资一所幼儿园 ,这也是有“钱景”的行业。想了想,我还是拒绝了。

我不禁伸手接住一串雨滴,它们瞬间在手心汇聚为水。多么没有坚持的东西!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逢高则避,临渊而趋。或汇聚为流,奔腾于山川;或幻化为气,充盈于苍穹;或郁结为冰 ,守拙于潜流。多么没有个性的东西!

可就是这没个性的东西,不争先,却泽人于无形。 奔腾于大地,则惠泽万物;充盈于宇内,则调理阴阳;郁结于寒冰,则平衡炎凉。“上善若水”,这既是对水的最高赞美,也是对人性的最高要求。

提及人性,我想起一桩禅宗故事。法眼禅师的大弟子德韶国师心有所感,写了“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当他把这几句话给法眼禅师时,法眼禅师大加赞赏。据说法眼当时就认定德韶定能光大该宗。“通玄峰顶,不是人间”,这是禅的理想境界,不是一般人能企及;“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则说明德韶当时心灵已经挣脱世俗的束缚,获得极大自由,能在理想的世界里自由栖息,自由翱翔。是啊,心灵,除了理想,还有什么能羁绊呢?

极目远眺,此刻,洞穿莽莽苍苍的雨幕,于校园之外的天空,豁然开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40119/

.雨中随想的评论 (共 16 条)

  • 今生依梦
  • 雪儿
  • 着墨
  • 婉约
  • 赏善罚恶
  • 剑客
  • 小人物
  • 吉祥如意
  • 基因清除

    基因清除说出了我心里想说的

    赞(0)回复
  • 听者

    听者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赞(0)回复
  • 睡一觉醒来

    睡一觉醒来回复@听者:感谢朋友鼓励

    赞(0)回复
  • 睡一觉醒来

    睡一觉醒来回复@基因清除:很欣赏朋友的文采,期待指点

    赞(0)回复
  • 吉祥如意

    吉祥如意凡事只要坚持,终究会有所作为!

    赞(0)回复
  • 王鹏

    王鹏文尾提升感悟,欣赏!--提及人性,我想起一桩禅宗故事。法眼禅师的大弟子德韶国师心有所感,写了“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当他把这几句话给法眼禅师时,法眼禅师大加赞赏。据说法眼当时就认定德韶定能光大该宗。“通玄峰顶,不是人间”,这是禅的理想境界,不是一般人能企及;“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则说明德韶当时心灵已经挣脱世俗的束缚,获得极大自由,能在理想的世界里自由栖息,自由翱翔。是啊,心灵,除了理想,还有什么能羁绊呢? 极目远眺,此刻,洞穿莽莽苍苍的雨幕,于校园之外的天空,豁然开朗。

    赞(0)回复
  • 王鹏

    王鹏加朋友关注!

    赞(0)回复
  • 睡一觉醒来

    睡一觉醒来回复@吉祥如意:开心就好。不想结果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