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留侯论》
我这辈子,苏轼的《留侯论》已记不清读过多少次了。每每钦佩苏东坡旨意之深,可是每每都只是雨过地皮湿,没多少日子,该文的旨意就都被丢到爪洼去了。是根器浅陋,是性情浅薄。
原本单纯的苏轼宦海沉浮多年后,终于体味到人心之叵测,晚年的苏轼感慨地写道:“人心之难知也,江海不足已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 千年之前的北宋是这样, 如今何尝不是如此?
认识不到人心之险,只表明一个人浅薄!自己就是一个浅薄的人——对社会对人生对自己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世间的艰险,人心的险诈,人生的艰难。而且自己一直缺乏自知之明——狂妄无知。大半辈子,都是狂妄无知!我这个人真浅薄!
年过半百之后,我才渐渐悟出:人的本事,不仅取决于“能”,还取决于“耐”——忍耐。不忍耐,什么本事都是空的,都是无用的。有“能”有“耐”,一个人方能成事。能耐大,才是本事大。
人生在世,要能享受。享受清风明月,享受良辰美景,享受天伦之乐,享受天地间一切美妙之事物.人生在世,也要能忍受。忍受寒冷酷暑,忍受饥渴劳累,忍受病痛的折磨,忍受亲人亡故的悲哀,忍受他人的欺侮,忍受心灵的煎熬,忍受等等等的不堪。
人生在世,不能光享受.一个人,也要面对不堪,要忍受,忍耐。许多时候,生活的大好局面之所以发生逆转,均是因为“小不忍而乱大谋”。不懂得“忍,才是活得明白”。遇事,不冷静。特别是遇到拂意的事,不爽的人,就断然以激烈的态度展开对抗,进行反击。自己只是一个匹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花甲过后,再读《留侯论》,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0一二年十月八日于松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