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广州印象之八十

2013-05-06 10:03 作者:白说废话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那时,我们对社会的认识非常肤浅,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相当于镇长厂长的生活水准。报纸上批判的苏联假共产主义,也只是家家锅里熬着一只不下蛋了的老母鸡。当然也不可能翻阅格古拉群岛,即使看了也难以理解。我们的心灵极易相信美好许诺,一个饥饿的民族,物质层面的吸引力远远高于精神上的诱惑。所幸穷乡僻壤的孩子和中南海的孩子,受到的教育是一个模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做革命接班人。星移斗转,后者如约接班了,前者也接班了,都是继承了父母的事业。一方依然为柴米油盐而奔波,一方继续为革命作贡献。

读书时倒是公平的,城乡一样,都只需要几元钱的学杂费。虽然也有很严重的歧视,主要是政治上的歧视,再就是大家都穷,却还有更穷的,交不起这几元钱,受到老师另眼相待,但不像现在,连形式上的遮羞布也扯下了,等级分明、金钱障碍、地域限制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回头一想,那时的教育就有很大的欺骗性,却也能理解,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革命工作当然无贵贱之分。没想到,革命也有结束的时候,至少革命已经与普通人不相干了,工作就有了贵贱之分。历史走了一段弯路,又回到了正常途径。都是受的一样的教育,命运却截然不同。毕竟上层革命岗位容量有限,大多数人只能做一个普通劳动者。社会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少数劳心者决定着众多劳力者的命运,底层永远承载着生活的重负,哪怕有补天的本领也不能窜上高层----阶层固化了。

阶层固化很可怕,它能把社会拖得奄奄一息。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虽然有举廉的人才更新措施,但对醉生死的上层社会没有根本的触动,最终拖死了国家。现在的社会,门阀制度又在抬头,世家子女依靠着父辈余荫,为自己、为自己的小团体抢占了全社会的资源,只给普通百姓留下了剩饭残羹。我并不是说他们不应当坐上高位,而是认为高位上不应当只有他们。

无论教科书承认与否,上层社会关系到国家的现实稳定和未来发展,是要极具活力的。现在的干部选拔制度,事实上退到了九品中正制的水准,暗箱操作、死气沉沉,离古板冷酷的科举制也有天壤之别,更别说与当代世界通行的公务员选拔制度相比。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又穿越了远古,没有新奇,只有悲哀。

科举制也有很大的弊病,遗漏了一些经国济世的人才,与近代飞速发展的世界接轨太慢,终被淘汰。但它在漫长的近二千年里,对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的贡献,比西方的任何发明创造、思想建树都要伟大。它把管理国家的机会,一视同仁地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保证了人才自下而上地有序流动,使得管理层面能够吐故纳新。在人生的起点线上,所有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通过层层加码的严酷考试。世家子弟可以沿袭一代杀一等的爵位,但不能沿袭官职。少数沿袭官职的叫荫封,也在人前说不起话。即使同在高位,正途出生的,也压过如夫人一头。

而今,通过了层层严酷的考试,还要拼,还要内定。世胄蹑上高位还不满足,还要像赌场里一样赢家通吃。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头衔一大堆,名誉金钱美色三丰收。社会资源的方方面面,就学入职看病养老等,都是有话语权的抢先占有。幸好还有一个网络,虽然被控了,但不完全,还可以让普通百姓一吐怨曲。 幸好这里是岭南,山高皇帝远,经商风气浓厚,官本位思想不是很强。但谁能够告诉大家,国企大佬哪个没有背景,占有多大比例?民企大佬因何发家,占有多大比例?官场就更不用提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向上的路封死了,上层社会失去了新陈代谢的功能,就要僵死,底层社会失去了报国治世的机会,就要闷死。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选人才。一个相对健全的社会,就必须要破除阶级和阶层的藩篱,让人才流通,就像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一样重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224689/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广州印象之八十的评论 (共 7 条)

  • 雪儿
  • dicklcf
  • 疯狂侠客88
  • 剑客
  • 浅笔抒写
  • 纤纤柳絮
  • 婉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