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李仲略的《嗅梅图》
李仲略,字简之,自号丹源钓徒。工山水画,亦能诗。《嗅梅图》:胧胧霁色冷黄昏,缺月疏篱水外村。人在天涯花在手,一枝香雪寄销魂。
胧胧,微明之貌。霁色,雨雪初停之景色。缺月,残月。香雪,指花,此处系指梅花。销魂,极度忧伤愁苦貌。
这是一首题画诗。“胧胧霁色冷黄昏,缺月疏篱水外村。”是写画中之景。首句从色彩上展示雨后黄昏天色微明、寒气袭人的景象,同时也点名时间地点。次句具体点出画中景观:缺月、疏篱、流水、村落。完全是一幅凄冷的景象。可以看出这些景观既独立又相互关联。两句写画中之景,很有层次,仿佛画面就在眼前。就《嗅梅图》而言,两句所描画的景观,是为后面嗅梅人的形象展示背景。
“人在天涯花在手,一枝香雪寄销魂。”从背景移向画面的主体—嗅梅人。从描写中可以看出,画面的主体是一位女子,正在嗅闻手里的梅枝,而又若有所思。诗人并非只是客观的再现画面,而是由嗅梅人的神态产生联想,想象嗅梅人手执远方寄来的梅花,而思念天涯之人,神情愁苦而忧伤。以见物不见人手法来衬写嗅梅人的相思离情,味苦而情浓,写活了嗅梅人。这两句与宋代词人秦观《踏莎行》中所写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
这首题画诗,不仅生动地再现了画面,而且将画中嗅梅人写得栩栩如生,情态逼真。把画中深蕴的含意传达了出来,诗情画意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