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高士谈的《雪》
高士谈,字了文,一字季默。先世燕人,入金为翰林直学士,后因宇文虚中谋反案被杀。《雪》:簌簌天花落未休,寒梅疏竹共风流。江山一色三千里,酒力消时正倚楼。
簌簌,形容花落貌。天花,此指雪花。
诗题为“雪”,首句就展示了一幅漫天雪飘的景象。大雪纷纷扬扬一直没有停歇。从这景象中,可以联想到宇宙万物都在经受着严寒的考验,或被冻死,或顽强的生存下来。这是一个大背景的描写。次句写梅竹,将其置于冰封雪飘的大背景下,以显其“风流”。“风流”就在于它们临寒独自开和经冬仍翠绿。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环境中显得格外的醒目。第三句又回到对雪景的描写上。首句写雪主要是着眼于漫天雪飘之态,这一句则着眼于茫茫雪景,千里江山皆是皑皑白雪,对首句的描写再加以渲染。陆游《拟砚台观雪》中云:“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成态。”高诗对雪景的描写正是从陆游的诗句点化而来。末句写人,写诗人“酒力消时正倚楼”。写他品酒赏雪,倚楼观赏纷纷扬扬的大雪,同时也在观赏严寒中“共风流”的梅竹。诗人的品格气骨,也深藏在“正倚楼”三字所涵的心里活动中。
全诗首句写景,次句写物,第三句写景,末句写人。虽为咏物,其实是以物言志。尤其是末句,透过诗人的动作情态,含蓄地表现了他翻腾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