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芦笛

2008-10-21 15:43 作者:xuelaoxie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晚霞在地平线上闪烁跳跃,西面天有桔黄色的线条出现,或红或黄,燃烧着半边天。社员们都陆续收工回家了,贪玩的孩子们仍坐在牛背上吹着芦笛,悠闲自在地在草地上走来晃去,随着暮色慢慢走进黄昏。??天幕下笼罩着一个村庄,那就是我三十年前的故乡。我的家乡在淝河故道。北靠淝河,四周高,中间低,属有盆地之称。据说在几百年前,这里是一座土山,叫蛇山。大蛇常在天出没伤人,作恶多端。一天大雨滂沱,雷声闪电,蟒蛇被雷电击中尾巴顺河而逃,土山下沉成了洼地,群众称其为蛤蟆湾。一遇雨天就集水成灾,一年九淹,天然形成了牧场,浩荡的芦苇是一条绿色的屏障,铺天盖地布满了河道两旁,野花遍地,放着沁人的幽香,流水潺潺,小雨小吓在浅水中游荡,我们这些孩子在这里割草放牛,常在芦苇荡里穿梭取闹,砍一枝芦苇,用镰刀截成几段,再挖出几个小孔,就可以吹出优美动人的歌子,也可以学叫,引来各种小鸟在头上叫来叫去,毛娃最能,他能吹百鸟朝凤,吹得鸟儿在芦苇上扇着翅膀,高兴地跳来蹦去,那时吹得最多的歌子要数“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有个金太阳”和“打靶归来”歌。还有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你们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和“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等,我和铁蛋、狗娃、毛妞比着吹,脸都累红了,嗓子也吹哑了,还不示弱。铁蛋比我们大几岁,鬼点子也多,也最能,他一会儿坐在牛背上吹,,翘着二郎腿,笛音很重很浓,吹得很卖力,一会儿又躺在牛背上吹,脸朝蓝天,,看着一朵朵白云奔跑,就吹蓝天白云歌,那是他自编的,一会儿他又坐在牛头上,水牛的角很长,弯曲成一个盘,正好托着他的屁股,他和水牛玩惯了,咋捣弄,那牛也不发火。玩够了,我们就去划小船,顺着芦苇荡穿行,淝河湾庄稼长得不咋样,可芦苇长得很茂盛,肥大的叶子,高高的秸秆,遮天蔽日,我们头上带着编好的柳条帽,分两个小分队进行打仗。我和狗娃一组,铁蛋和毛妞一组,每组5到8人,分布在芦苇丛中,都是以芦笛为号,笛声一响,集合到位。我们这一组是以布谷鸟叫为暗号,几百亩的芦苇在里面玩耍,现在想想,还真有些害怕,那时年龄小,只知道玩得痛快,根本没想到害怕,我们在芦苇里干仗、捉迷藏,哪种无忧无虑地生活多自在。??秋天到了。秋天是收割的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豆儿黄,稻儿黄,草儿黄,芦也黄,正像沙家浜中那段唱词:“芦花黄稻谷香,岸柳成行。”上百亩芦花飘荡,象棉絮般地在空中飞舞,那时,我们的芦笛又吹响了,吹得是秋收之歌,社员们开始割芦编席。淝河湾青草枯萎,光秃秃地芦根冒出地面,一眼望穿四野,好大的芦面,只有这时才能真正看清芦苇荡的真实面目。??前不久,我见小时候的伙伴,在开展吹芦笛比赛,那一幅幅真情的画面,迫使我再次回故乡去搜索当年的记忆,可惜那几百亩芦苇已不见踪迹,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山村大叔告诉我,为了治理淝河故道水灾问题,县乡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兴水利,修建了200门电灌站,目前我们家乡成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6051/

芦笛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