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盱眙的情味

2008-06-07 15:12 作者:逃逸与守望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从盱眙回甬后的几天里,我时时都在“回味”之中:那热气腾腾,红馥馥、香喷喷,油光亮泽的小龙虾,那帝王故里的葱郁气象,那淮河一带的独特风光……一切都牵动着远客的情思。

盱眙,苏北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城,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秦代时开始置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但长时间,她很寂寞,寂寞得就像那淮水下沉睡的一座唐宋时赫赫有名的古城——泗州城。盱眙,她有着一种天然的幽姿和风韵,但长期来,就像那都梁山上的香草——泽兰,是“藏在山中人未识”。

这里有管仲和鲍叔牙拾金后分赠桑梓的“分金亭”;有气势恢弘的大明王朝第一陵——明祖陵;有历代文人骆宾王、白居易、苏轼、米芾、杨万里、陆游等留下的诗词、手迹;吴承恩曾把她写入巨著《西游记》;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的黄花塘驻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原居东西咽喉、南北要冲的水路重镇盱眙冷落了。而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浪潮中,盱眙人打出了一张独特的名片——“龙虾之都”,做起节庆文化的文章。这张名片越做越大,做到南京、北京、上海、宁波、深圳……。甚至做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今年,把第八届“中国龙虾节”升格为“中国国际龙虾节”,掀起了一场“红色风暴”。于是,盱眙红了,火了。

一大盘龙虾端上来了,一种中草药、香料糅合的极具诱惑的醉人的香气弥漫开来。再看那平时“威风凛凛,斗志昂扬”的龙虾,现在是红得发黑,发亮,“壮烈”地将成为人们大块朵颐的对象。掀起红盖头,轻轻“吻”一口,麻、辣、鲜、香、甜、嫩……。真是齿颊留香。“十三香”只是一个虚数,其实,里面的中草药、香料有时达到二十多种。盱眙人是智慧的,他们把江苏省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龙虾资源整合了,创出了品牌。

当我们在船头伫立,淮河上凉风习习,两岸是密密的芦苇在风中低吟。时而有白在上空掠过,有渔舟荡过。没有大海的浩瀚,不同于江南常见河流的柔美狭长,淮河开阔但不显粗犷。当地人告诉我们,盱眙的龙虾是吃芦苇根的,没有污染,绝对是绿色食品。我突然觉得,龙虾的味道中还有苇根的清香和那山水晨露的气息。立久了,我又痴痴地想,历代的迁客骚人,是不是也曾在淮河上青衣小帽,一叶扁舟,几分疏狂、几分落寞,从这里,他们通往都梁山,也就是后来的“第一山”?

第一山不高,但山门别致,气势不凡。她熔儒、释、道于一炉,集自然、人文、历史于一体,简直就是一个露天的博物馆。这里有儒家先师孔子的庙宇,有誉为第一山“心脏”的魁星亭。历代名家、政要留下了无数的手迹,尤其为人乐道的是苏轼和米芾。那块“淮山胜境”牌坊,题额是佛学大师茗山的墨迹。魁星壁三个古朴的隶字是著名的玉溪道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所书。山上各种题跋、摩崖石刻、碑刻共280余块。时值初,石榴花如火映衬着庄严的庙宇,泽兰多情地摇曳在行人的脚边,一种气息,兰草的芳香、翰墨的馨香萦纡着,一种味道,历史的、人文的交织着,古远而又清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盱眙的情味是多样的。如果说在品尝“十三香”时,是一种红红火火的欢欣,泛舟淮上,是一种如水似丝的清欢,那么,在明祖陵,看那威严肃穆的石刻,产生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感。在铁山寺国家级森林公园莽莽苍苍,恣意生长的林木中又感觉一种原始的野趣。徜徉盱眙,我常常疑惑,自己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是在山中还是城中?她有着南国的清奇、秀美、青葱蓊郁,却又有北方的壮阔和明朗,就像陪同我们的盱眙的主人,他们热情豪爽,却又细腻周到。也许,是兼容并蓄的文化熏陶了他们。他们能化腐朽为神奇,把这个起初名不见经传的龙虾做到了极至,由美食又带出了历史、文化、生态之旅。经济和文化就这样达到和谐的统一。

盱眙,是一个经得住品味的地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451/

盱眙的情味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