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次对音乐感兴趣

2011-04-13 13:35 作者:巧手联云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964

三年“困难时期”过后,中央调整了一系列政策。之后,国民经济好转,物质渐渐增多,文化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体会尤深的是电影事业发展很快,电影界有了“百花奖”,电影明星的照片张挂在人民电影院的高墙上,《大众电影》成为老百姓最喜的杂志之一,看电影成为人民大众的一种时尚,小册子《电影歌曲选》也风行起来……学生时代,我就喜欢看电影,还喜欢欣赏电影插曲。但是,真正激发起我对音乐的兴趣的,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

《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1964年在永定县城人民电影院开映。记得那是我们学校包场,师生们都去观看了。那时,我的一个堂弟楠华也在本校读高中,看完电影后到我房间里喝开水。我们谈到当晚的电影的观感,都感到非常震撼——从来还没有看过这么好的电影,更没有听过这么好的电影歌曲。这部电影好就好在看到了从没见过的新疆民族风情,听到了具有特色韵味的新疆民族音乐。

过后不久,我到新华书店去,高兴地发现了好几期《电影歌曲选》,其中一期就有《冰山上的来客》的电影插曲:《帕米尔的雄鹰》、《冰山上的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怀念战友》,四支插曲一个也不少。于是,我买了几期回来。

有了歌谱,我就开始学唱。一开始,我就找《冰山上的来客》的歌曲。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音乐水平低得可怜:连简谱都无法正确识别,更不用说看着歌谱演唱(那时还不懂这叫“视唱”),何况新疆歌曲虽然很动听,却是很难唱。我对着歌谱显得很无奈,只得一页页翻看。翻到最后,忽然发现那里附有“简谱中常用的符号”,于是仔细对照起来。我极力回想读初中时郑元亨老师教给的一些音乐知识,什么音符、节拍,什么连音线、休止符,还有什么装饰音、保持音,等等,仔细阅读,细细揣摩。然后,我选择几首比较简单和会唱的歌曲,如《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对照“简谱中常用的符号”打着节拍练习,终于悟出些门道。那时,我几乎每天课余时间都要拿起《电影歌曲选》,对着歌谱学唱一阵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以慢慢地、不间断地视唱简单的歌谱了,然后就一句曲调一句歌词地试唱,最后也能把歌词从头唱下来了。我很兴奋,把消息告诉楠华。楠华有一门好嗓子,但也不懂简谱。我就把自己的学习经过和体会跟他交流。渐渐的,他也学会了简单的视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能视唱,学歌就快了许多。那几期《电影歌曲选》上的歌都学完了,我就常常到新华书店去看有没有新的出版。其实,那《电影歌曲选》是不定期出版的,出版周期哪有那么快呢?对我来说,真有点“供不应求”。后来,我发现除此之外还有《革命歌曲大家唱》、《表演唱歌曲集》等一些歌曲集子,也把它们买回来,一有空就一首一首地学唱。那个时候,我会唱的歌曲,不下100首。

楠华也受到感染,我们经常一起学唱歌,在我居住的生活区,时常都可以听到我们的歌声。这段时间由《冰山上的来客》所引起的对音乐的强烈爱好,对我们兄弟俩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楠华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是“红卫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主要演唱者,当了教师以后,常常担任学校的音乐课。而我,嗓子比较差,音域不够宽广,也没有什么“穿透力”,不适合唱歌,我就改学吹口琴、吹笛子。刚好跟我同住一座楼的游步祥老师,他的二胡拉的非常好,我常常去欣赏他的演奏。他提议,让我的笛子跟他合奏。起初,我还借口吹不好推让一番。他鼓励说:“怕什么,多练了才会进步。”于是,我就跟他练习起来。慢慢的,我能够用笛子跟他同奏一些电影歌曲了。到后来,我买到了一本《怎样识简谱》的小册子,里面更系统的介绍了简谱知识,对我提高视唱能力和了解乐理知识,起了极大的帮助。

附记:这段时间对音乐的浓烈兴趣和所学的音乐知识,对我的后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我曾用笛子登台独奏,曾独自学唱“样板戏”曲目,在校、学校教唱歌曲,到了九十年代,还运用自学的乐理知识创作歌曲,我的第一支创作歌曲《啊,棉花滩》,还得过龙岩市首届原创歌曲大奖赛的优秀奖呢!

2011-3-11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09348/

第一次对音乐感兴趣的评论 (共 1 条)

  • 芳草依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