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坎坷人生(五十二)

2011-04-07 14:06 作者:陈宣章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坎坷人生

——正方形性格和真实八十一难

陈宣章

一〇二、阴茎癌事件

医院虽然是“螺丝壳里做道场”,业务没有放松。不但新项目一个接一个,而且许多科室独立。眼科与耳鼻咽喉科一起独立成五官科;主任王长*医生;B超与心电图一起独立成特检科,主任洪婉*医生;加上半独立的显微外科、神经内科。一些送出去进修回医院的年轻人个个雄心壮志,要填补医院的空白。

外科宋利*医生进修泌尿外科回医院,为了开展新项目“阴茎再造”,对一名28岁男病人作阴茎切除。我拿到阴茎切除标本大吃一惊,这绝对不是阴茎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病理切片出来后,我怎么看也不是阴茎癌。这是龟头冠状沟的十几个有长蒂的柔软息肉状物,而阴茎癌是硬、脆、菜花状肿瘤,显微镜下也没有看见鳞状细胞癌组织。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反复鉴别,我的病理报告:龟头冠状沟尖锐湿疣。

临床诊断“阴茎癌”被否定,这是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风波骤起。外科首先提出外院会诊。我在大连多家医院会诊,一张张病理报告结果不变;又在辽南地区病理读片会上大家也是一致意见同意我的诊断。宋利*医生就让病人出院,但是出院诊断仍然是“阴茎癌”。

我质问宋医生:“为什么手术前不取少量组织做病理活检?你是泌尿外科医生,阴茎癌的大体外观是这个样子的吗?假如病理活检确诊不是癌,就可以避免阴茎切除。现在误诊误治还要欺骗病人,瞒天过海,你的医生职业道德在何处?”

医院朱广*副院长闻讯来病理科看标本,说:“我在大连医学院学习时,老师说过:‘大头小头一样重要。’这不是儿戏。”可是事后医院领导默认外科的处理,“家丑不可外扬”。病人就这样失去了阴茎,老婆又为此离了婚。

我就写信给海军卫生部长反映此事,要求严肃处理。为了让我“听话”,为外科好好服务,病理科划归外科支部。我不屈不饶地斗争,宁可不入党,也要为病人讨个公道。在医院领导眼里,我就成了“刺儿头”。在外科医生眼里,我本来应该是他们的“仆人”:他们的临床诊断需要我证实;他们无法确诊的需要我提供诊断。现在我爬在他们的头上,竟敢否认临床诊断,还要出他们的丑。他们认为我是要砸403医院外科的牌子,这还了得!

宋利*医生更是对我恨之入骨。他妻子是妇产科医生,小姨子是内科医生。我是四面楚歌,八方是敌。但是我是病理科医生,我拒绝改病理报告!如果你们不去对病人说出实情,不严肃处理事故医生,并进行善后处理,我就斗争到底。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病人目前的处理,否则可能出人命。我从病案室搞到病人的瓦房店地址,给他发了一封信,讲了全部经过,希望他坚强地活下去,并告诉他千万不要在其他医院进行放疗、化疗,只需要进行人工阴茎再造手术即可。

我得到的上上下下各方面反应都是“多管闲事”,他们为我“可惜”。

这位宋利*医生的下场并不好。妻子在妇产科经常值班,他与保姆乱搞。被妻子发现后离婚,他接着转业到大连海港医院外科。离婚时,一套房子各一室,合用厕所、厨房。后妻是地方的工作人员,而前妻带着孩子一直在眼前转悠,天天吵架。

现今许多人出国定居,需要办理外国的医疗保险。保险公司查出他身上的手术疤痕,一定要有原来的病理报告,并且加盖医务部门的公章,否则不予办理。可见,病理医生的报告是有法律责任的。病理报告涉及病人生命甚至病人一家的生活。一个人被误诊为癌症,或者癌症被误诊为良性病变,后果都是严重的。我怎么可以为了医院的面子,置病人生命于不顾?

清朝乾隆年间,画家郑板桥中了进士,做了山东范县县令。寡妇朱月姣告状说魏善人欺侮她,魏善人说她借了银子想赖帐。郑板桥马上明白其中原委,就装糊涂判魏善人赢,迫使他赔偿她二十两银子,从此郑板桥就有“难得糊涂官”的美称。

假如我装糊涂,改病理报告诊断为阴茎癌,病人接着做阴茎再造手术,后半段事情对于病人似乎有点相同,天下太平。但是这样就鼓励了“拿病人作试验”的歪风,我绝不做这样的“难得糊涂医生”。再说,既然是癌症,病人到其他医院就诊,一旦医生给予化疗、放疗,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就硬着头皮顶。

一〇三、三叉神经痛风波

医院科委会讨论评审“科技进步奖”,我有两个项目提交,也通过了评审。内科有一项“维生素B1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交讨论。我听了后提出三个问题:1。疗效100%似乎不符合科学。2。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很多,关键是不复发。不知这位吴玉*医生有没有复发率的资料?3。论文虽然在杂志上发表,但是没有对照组和数理统计,结论无法说服人。医院科委会就决定由内科周民*老医生和我对吴玉*医生的项目进行检查,以后再讨论。

我的工作生涯都在医院,一生中到医务处开介绍信投稿的次数上千。但是我一直有个想法:医务处从来不审查稿子的科学性,连看都不看就放行。唯一一个特例是上海纺一医院的范永康副院长。他规定:医院里所有发出去的稿子必须经他审查。他约我下班后谈话,对我的稿子提出种种问题,而且对稿子的错别字、英语文摘的语法修辞都不放过。我在纺一医院六年,获益匪浅。范永康副院长本身是外科出身,对各专科的知识都能提出尖锐而中肯的修改意见,这种认真、踏实、科学的作风令我佩服。

我们大多数医院医务处既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去审查稿子,致使许多弄虚作假的“论文”发表,贻误大众。吴玉*的论文就是典型:1。论文所谓的治疗100例病人,既没有门诊病历,又没有详细病程记录,只是他小本子上的乱七八糟的名单以及治疗次数。2。问他究竟有没有无效病人,他说有,但是文章只选用有效病例。3。病人的基本资料严重缺失,不但没有通讯地址,许多人连年龄都不清楚。4。凡是治疗一次、两次不再前来治疗者一律定为“痊愈”。5。要想去做医学随访,简直是天方夜谭。

周民*老医生和我把检查结果汇报给张崇*副院长。张副院长不放声,大概其中有玄机。一打听果然如此:吴玉*有个后台***,通过海军大院一个中层干部给吴玉*撑腰。所以他特别嚣张:1。凡是学术活动中听过他介绍“维生素B1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者,他都说是他的徒弟、学生。旅顺基地后勤部部长王世*(很巧,与铁路医院图书室王世*同姓同名)的妻子、老医生殷*早就在旅顺口区开展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吴玉*到处说殷医生是他的徒弟。王部长与我是大连文代会同组代表,是个“儒将”。我就上门拜访。王部长告诉我,自己已经晋升旅顺基地副司令员,但因为吴玉*后台***来自北京,他也无可奈何。

由于周医生和我的检查,吴玉*把评审“科技进步奖”论文修改成200例,有1例无效。我问他:“无效例是新病人还是老病人?”“老病人。”“为什么以前没有被包括?还有没有这种病例?”他拒绝回答。要他提供200例的病历资料,还是没有。

这样的项目竟然还是被医院科委会上报“科技进步奖”,而且被批准为三等奖。

我给发表他论文的医学杂志写信,逐条批驳该篇所谓的论文。“读者来信”被退回,理由:吴玉*的论文有医院介绍信,而我的“读者来信”是个人观点。我就写文章《模糊医学简介》发表在1986年《科学画报》和1987年《中国乡村医生》上,点名批判:“我院用维生素B1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就是毫无科学设计和严密观察,解释谬误,胡乱吹嘘的产物。”

可是,吴玉*竟被提升为神经内科主任,给他配备一名护士协助他工作。我问这位护士:“有没有病人复发的?”“有,不少。有的复发还来治疗,因为是免费的。有的就不来了,因为无效。”后来,吴玉*的论文变成300例,还是一例无效。我说,那一天变成1000例,还是一例无效。这种捏造,还叫论文?

我转业后不久,吴玉*没有了批判者。这位自吹为“神医”的巫医却再也混不下去,离开403医院了。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07854/

坎坷人生(五十二)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