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风雨故人来
我曾经到过敬老院,那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啊:十几个几十个老人当然多数是老翁,少数是老太太,大概是十比三吧,一起涌来,即使是有的人端坐不动,但目光已经是成了我身上的汇集点。有无数的声音在招呼:来了来了。找谁啊?众人的眼睛追随我们的脚步,直到挤入屋门口。在走时,却显得冷落,只是目光相送。我曾经见到一幅国画,画面上烟雨迷蒙,芳草萋萋;茅舍居中,柴门洞开,一布衣老者执杖而立,看着远方,目有所系。远处小径上,正有一人披挂斗篷,携抱古琴,朝这厢走来,题名“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样的写意画面,常常出现在古代画谱中,那是古人寄情于期待的亲情。令人感慨的是,古代的景象每每出现在今人的笔下。
今天,还有谁会长时间地候在门前,等候故人从风雨中来?今天,还有多少人会冒着风雨去探望那个依旧布衣的老友、老父老母?是为了心头的想念?还是有其他目的?
社会的现代化,把生活的节奏加快。陈年的友情、血浓的亲情,在市场经济中变得形式多样了。如果还未来得及消逝,偶尔拨个电话,已属奢侈;网络的发展,人们开始嘲笑笔墨传书,鸿雁往来好像也成了现世奇观。纵然一方有闲情雅趣,学一学古人,宣纸毛笔,写封书信,问候身心,吐点衷肠,寄与友人,然而那位急匆匆忙碌碌的朋友能否有份闲心来欣赏你的这份远古情怀呢?倘若抹不开脸面,心里过不去,回你几行潦草的圆珠笔字,或是发一行没有标点符号的超短句,你心又作何思量?即使你有雅量体谅他,但是自己投出去的闲,反弹过来的忙,也足以让你悟出自己的不识时务来,反倒觉得欠了人家什么。余光中有句话好像是这样说的:当你的女友已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套用过来便是:当你的朋友忙得连电话都没空拨一拨时,你怎敢造次送上一张梅花笺?然而,这个是讲朋友的交往,情感的舒畅。那末,对于有生育之德养育之恩的父母双亲呢?你可否集一点闲暇,打一个电话,你可以放下旅游的心情,去乡下,探望一次孤寂的老母,免去她心底的无尽牵挂?你是否在一切都支出满足后,拿出一点零用的零钱,给你的父母买一点可心的点心,从未吃过的零食,尤其是你小时候父母给你买的苏糖、麻园、甜姑娘?乡下的老人生活依旧节奏不急不缓,整天忙碌,闲时在村口的柳树下,冲着大路晒太阳。那副景象,是浓浓度期盼,期盼远方的游子回到妈妈的身旁。
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的人们把吃肯德基麦当劳当作快餐,节省时间。乡下的老人不是到城里,他们绝不会知道麦当劳的味道,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的现代,没有想要节省的时间。可吃完麦当劳的青年人,是不是把时间用在了进取和登攀,是不是节省了时间发展自己的经济想方设法用智慧赚钱,孝敬一次老妈妈,请老人在城里转上一转,品尝一下所谓的现代。
人是一种孤独的动物,没有孤独就不能称其为高级。但是,人又不能承受绝对的孤独。高级的感情动物是需要多方面的感情滋养的,其中包括真挚的友情,深情的爱恋,无私的情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茫茫红尘中,谁没有心软的时候?想象一下:因为仕途的波折,或者商战的败阵,或者学业受阻,或者情路受挫,在一个风雨凄迷的下午或者黄昏,你枯坐空房,对影自怜,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纵然寻寻觅觅也无所事事,你心灰意冷,寂寞难捱呵!无聊中,你叩响了记忆之门。你忆起了少时两小无猜、欢乐游戏的小朋友;你想起了求学时情投意合共寝一室的老同学;你念起了人生路上曾经惺惺相惜、秉烛长谈到三更的知友……现在,他们在哪儿呢?突然,叩门声响,恍惚中,开了门,心念的友人不期而至!思念的亲人瞬间抵达。惊问:今为何来?答:只为看望你。如此,你的心怎会不热?你的情还会茫然?你的意志还能够不坚?我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无论你多大,你有妈妈爸爸,他们的怀抱就是你永远的港湾,那份亲情无论是古代近代现代,都永远割舍不开!!
但是,现在,古代的情景会出现吗?不多也!那么,就瞧一瞧那幅“风雨故人来”吧,把它挂在现代的空间里,我们需要这样的画来安慰自己,慰籍寂寞的心怀,冰释不孝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