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怀念母亲

2025-10-11 19:54 作者:诸葛杨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上班了,阳三月的天气,空气清新宜人,骑行在街道上,倏然眼前一位老太太,高高健硕的身材,花白的头发,挺直的身板,在前面走着,背影像极了我的母亲,惊呆了,顿时泪流满面。这时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两个多月了,离世前,她带着那么多留恋,撇下了病痛的折磨,义无反顾地走了,留给我们无限的怀念

母亲93岁了脑子依然清楚,思路敏捷,记忆力很好,过去的经历记忆犹新,几十年前的故人依然记得姓名,同样回忆叙述着那些年的故事,我想着她现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一定长寿,活一百多岁没一点问题。

抗美援朝的战争结束了,父亲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回到祖国,转业来到艰苦的西北地区,在青藏高原上艰苦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直到退休,才回到自己故乡。母亲跟随他过着艰苦的生活,我和两个妹妹也就出生在了青藏高原上,青海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的尕海地区。一个地理条件极差的地方。

母亲出生在一个极贫苦的家庭,两家居住在三间瓦房内,可他的父辈们还是堂叔伯兄弟,一家一间半,我外祖父腿有残疾,母亲有两个弟弟,父亲和母亲是在童年订的婚,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不知道多少粮食为聘礼,好像是一袋粮食,解放后母亲在一个石佛寺乡办扫盲班学习,认识不少字,算是脱盲了,从那以后回乡妇联担任妇联主任,算是参加了革命工作。

我只记得我小的时候,在尕海出生,据母亲说还是出生在帐篷里,那个时候德令哈农场才建立,还没有房子,主要工作是开垦荒地,农业建设是主要任务。

尕海分场也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分场有几个大队,每个大队都有大片的土地,每年只能种植一季,主要种植春小麦,大白豌豆,油菜等粮食作物,农业队主要种植蔬菜,品种很多,有白菜,萝卜,莴笋,水萝卜,洋芋,就是没有见过西红柿,只是听说过,很是稀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的记忆中下很少,只是一瞬而已,倏然便是蓝天白云,我家有个红色的油布伞,从来没有用过,只是听母亲说在老家买的,是下雨用的,并作给我看,从此我便盼着下雨,打着伞在雨中散步,但没能如愿。

青海的天空能看的很远,很高,在天空中盘旋着苍鹰,翅膀展开者,悠闲自得,为什么翅膀并不煽动就能飞呢,我仰着小脸,想象着伴随着老鹰的飞翔,在苍穹盘旋着,我很羡慕那种自由,也伸开双臂旋转着跑,特别开心。

母亲在我的记忆中很丰满,不像父亲很模糊,青海的农场父亲很忙碌,四清之后母亲便没了工作,被清退了,只有参加家属队的劳动,那些劳动都是比较重的,可母亲从未放弃过,因为父亲的工资养活不了一家人,何况还有双方在老家农村的亲人,更何况每月上满勤,母亲的收入会比父亲的工资要高,母亲做家务总是粗心的,能不干就拖着,可是她在病重发着高烧时,只要家属队有活,她从不缺工,她是家属队长,分工派活,记功分发工资,她并不脱产也要靠劳动挣钱,比如拓土胚按块记数,砸矿石按重量换分数。

她个子高,皮肤晒得黑红色,有个形象的外号叫“黑老财”,在尕海有个钢铁厂,是大炼钢铁时候建的,在当时来说规模还是很大的,那几个高大的烟囱,宏伟的炼钢炉,我一直记忆犹新,我妈在钢厂里砸过铁矿石,在炼钢炉旁除过钢渣,那个劳动强度是很大的,在冷却池里出钢渣,伴随着蒸汽,母亲一身都湿透了,我还小,不懂得心疼妈妈,但看到这一切也十分惊愕。钢厂炼出的钢锭摆的一堆一堆的,银灰色的,后来钢厂停工了,但也没见炼出的钢锭拉走,后来听大人们说是因为炼出来的白口铁不宜加工,不是灰口铁。

妈妈不喜欢家务,做饭总是心不在焉,蒸着馍的时候,她出去了,忘了炉子上的铝蒸锅,等想起跑回来,铝锅已经化了锅底,满屋烟雾伴着焦糊味,还有一次是父亲新买的铝锅,第一次使用就烧化了。每一顿饭都是刷碗之后才能做饭,但是妈妈对子女的护总是那样暖暖的,像很少吃到的水果糖甜甜的,总是那么刻骨铭心。

尕海的天总是那高高的蓝天,一丝云都没有,通透的一眼望到山,农场离八音河约30公里,尕海分厂离八音河约25公里,我上初中在农场的育红中学,中间要路过八音河,它在我的心中就是最大的城市了。八音河的水引到尕海,那水渠因为落差很大,渠内又镶着红色的瓷砖,流速很高,有骆驼去喝水就被冲下去,不能生还,我和我妹妹一出去玩,妈妈就不放心的再三嘱咐不要靠近水渠。

母亲没天晚上睡觉前总爱读小说,都是那种红色小说,(红旗渠)(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等等,她慢慢的读,非常温柔,我在他旁边感觉她看的很入迷,读出来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感情,很吸引人,我总是在旁边静静的,听着听着我就睡着了。

青海最美的就是天,满眸翠绿,成片的春小麦,大片的豌豆地,那红红的豌豆花,虽然不大,那也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的花,望不到边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感到醉心的留恋,在这个季节,不用穿着厚重的棉衣棉裤,但是每天清晨还是要穿的厚一点,不像在老家南阳暑日炎天的汗流浃背。入秋之后便可以在荒野戈壁的沙丘上摘着枸杞子,红红的小果子,也是我见过的唯一水果。

在这个季节里,妈妈也是最忙的,浇地除草,割油菜,割豌豆,割麦子,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劳累一天了还要抓紧时间做饭,好像她很少有休息的时候,妈妈收工后又要抓紧时间做饭,否则就会耽误一家人吃饭,现在想来也不完全是不用心做饭,我总感觉妈妈做的饭不如隔壁阿姨的香,没有同学的妈妈做的好吃,她做的面条和馒头都是带着铁锈色,那是由于揉面的时候,碱面没有完全揉开造成的。

妈妈劳动从不偷懒,都是起早贪黑的,从不埋怨,我高中毕业了,还没有下乡之前就跟着母亲去劳动,砸矿石,装车,打土胚等,都是计件活,按重量换取劳动报酬的,我一个大小伙子都受不了,整天在劳动中叫苦连天。

记得有一回苍玛乡地震了,单位要求回家搭帐篷,不住睡在家里了,暂时不用再劳动了,我看着落得整整齐齐地土胚,一排排的,对妈妈说我真想把它推到,反正地震了也是个倒塌,那要是不再地震了那,妈妈说的我哑口无言。

有一天晚上,我下班晚了,也急着回家,怕妈妈还在大街上等我,给她说过很多次了,在家等就行了,可她不听,那天晚上一抹夕阳红了半边天,特别美,街上匆匆的行人都行色从容,灯火阑珊处,都是霓虹店铺,没有人留恋晚霞的美丽。

我快到家时,远远看见妈妈的身影,望着我去的方向,我就很气愤,担心她晚上出来有个什么意外受伤,我就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一顿埋怨,妈妈一脸的委屈,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她很伤心,大概是没有理解他对我的担心,我看见妈妈的脸色和那一双含着泪的眼,我过分了,感到后悔,但就是每次都控制不住随便的发泄不满。可什么都晚了,现在忏悔她也听不到了。

妈妈年龄大了,做饭就是不想费事,简单潦草,就有我和妹妹们给他做饭,她舍不得浪费一点粮食,剩饭要是倒掉她会非常生气。在她生前的最后三年,饭量明显啊不如以前了,妈妈的饭量很大,可眼看着肉也吃不进去了,就是喜欢吃点甜的,所以糕点没有断过,尤其喜欢奶糖和巧克力。

但是在给妈妈做饭上我还是缺乏耐心,也总埋怨她不好伺候,甚至出现过极不耐烦的情绪,问她想吃什么,她说随便什么都行,可是饭做好了她吃不进去,她牙不好,总是喜欢软和的面食,或者软和的菜米饭。也常说现在做的饭难吃,不知都什么好吃。我很后悔,没有照顾好她,在她的生活上没有用心,现在一切都晚了,母亲离开之后,我总是自责,可是再让她吃点用心的饭也没有机会了。

后期由于做饭难,虽然变着花样买饭给她,可是好的东西她也吃不动了,也怨我没有早点给她买点好菜饭,或早点在她能够享受时做点好吃的,一切都悔之晚耶。我看着妈妈留下来的照片,久久的不愿放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nmrmkqf.html

怀念母亲的评论 (共 1 条)

  • 雪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