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采石矶忆诗仙

2019-12-17 19:40 作者:黑精灵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游采石矶忆诗仙

安徽定远 哈锦林

暑假刚开始,应同事邀请,就前往马鞍山游览了采石矶。马鞍山采石矶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纵身一跃成仙,留下许多鲜为人知的传说故事;朱元璋打江山时也在这里兵败元兵,为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奠定了基础。早就想目睹李白酒后跳江捉月之地,如今成为现实,心之愉悦可想而知。

采石矶位于安徽马鞍山市区西南五公里的翠螺山麓。原名牛渚矶,相传古时有金牛出渚而得名。因此地出产五彩石,三国东吴时,改为采石矶。浩瀚的万里长江上,有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而马鞍山的采石矶悬崖峭壁,兀立江流,遥对天门山,万里长江一泻而下,因受天门山夹江对峙所阻,水流至此,更为湍急,尤为盛名,被誉为“天下第一矶”。这盛名主要源于大诗人李白,他曾为此专门作诗《横江词》:“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来。”李白平生涉历无数大山名川,足迹遍布天下,唯独钟情于当涂,最是留恋采石矶头,一生多次登临吟咏,在采石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数十首,其中《望天门山》就是他在登临采石矶时写下的优美诗句。。民间还广为流传他身披宫锦袍、泛舟赏月、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神话故事。采石矶又是金陵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战争留下的累累伤痕,给采石矶增添了更加壮美的色彩。采石矶是长江三矶中最为秀美的地方,2002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进入景区,经过一段水上木桥,我们看到水中有许多红红的彩鱼在自由穿梭。经过木桥,我们来到夕佳榭,水杉树在水中耸立着,直插云霄,置身水杉林中,犹如进入仙境。走过一段羊场小道,经过“翠螺湾”风景虽好,但未敢逗留。穿过“采石矶”牌楼,来到“采石矶迎第一景”的香雪坡,“香雪”古人代称梅花,素有“梅花先腊开香雪”之说。这里的梅花品种繁多,每年的二、三月间上千株梅花竞相开放,游人络绎不绝。

行走期间移步换景,不一会来到万竹坞。庭院深深,竹叶沙沙,凉风习习。有着“当代草圣”之称林散之,其艺术馆就坐落在万竹坞内。林散之一生淡泊名利,汲汲穷年,丝尽方休,他的书法艺臻三绝,诸体皆佳,他的竹节杖伴他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铁肩担道义,辣笔著文章,写着完美的人生。艺术馆分为主展厅、副展厅、书画学术厅和先生墓园四个部分。他的艺术馆与李白纪念馆相邻,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主馆屋顶覆以茅草,又名”江上草堂”。主要陈列林散之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书画艺术精品。里面还有启功、赵朴初等人的提字。林散之先生墓园的最高处是用花岗岩砌成的半弧形照壁,犹如一张铺开的宣纸,照壁上刻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雄笔映千古,巨川非一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出了林散之艺术馆,不一会就到了谪仙园,那是个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以诗仙李白在安徽的故事为内容。

这里的主建筑是太白楼,又名谪仙楼、太白祠、青莲祠。唐代元和年间,这里就建起了太白楼,登楼远眺,千里长江尽收眼底,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高18米三层两进,左右回廊,飞檐翘角,琉璃覆顶,蔚为壮观,大门两旁各有一尊石狮,形态活泼,门上有“唐李公青莲祠”金书横额,檐下两壁嵌有重修太白楼碑记和太白生平碑文。太白楼依山而建,前后三进,左右回廊,青石台阶,拾级而上。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进入一楼,迎面一巨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采石画,形态逼真。它与江西腾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齐名构成为长江著名的“三楼一阁”景观。李白晚年寄寓当涂,曾多次来此游览,写诗作词。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宋、元、明、清,几次毁于兵火,现存太白楼系光绪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曾多次在这儿吟咏诗歌,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从太白楼出来,不多时我们到了联壁台,原名舍身崖。位于采石矶头临江处,为一块嵌于陡峭绝壁之上的巨石,翘首临空,突兀江干,险峻异常。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刑部主事方豪与太平知府、池州知府、徽州知府、安庆知府“一部四府”官员联璧登台,共赏江景,故得名“联璧台”。此处因年久风化,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有一半坠入江中,然此处风景并未减色。民间相传李白钟情山水,常于此处把酒临风、赋诗赏月,一日醉后见水中月影,以为月亮,于是纵身一跃,留下了“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美丽传说,代代流传深入人心,故联璧台又称“捉月台”。游人常登临此台俯瞰江流,缅怀李白。采石矶也因此故,成为中国十大赏月胜地之一。

相传李白身着宫锦袍,在采石矶头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称为李白衣冠冢。几经移址,冢前立一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镌林散之隶书“唐诗人李白衣冠冢”。

一路向上,途中听游人说“大脚印”,大脚印,据说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渡江时所留下,我们几人按旁人指点去寻找,可惜因离江太近,出于安全考虑被封闭了。

我们顺着山路往上走,经过了燃犀亭,再沿着江边的拾级而下,来到了三元洞。洞里有望江佛和石矶娘娘的塑像,以及有关他们的美丽传说和介绍。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采石矶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素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僧人定如云游,悦此清幽绝俗,遂率众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于此而得名三元洞;另有民间传说,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会考,途经采石忽遇狂风骤,幸得神仙保佑,方才化险为夷。后三人皆金榜提名,为官一方,为报神仙救命之恩,捐资就洞筑楼,改名三官洞。三元洞于崖壁之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三元洞洞中有洞,别有洞天,石壁东侧有一小洞,下通长江。

出了“三元洞”拾级而上来到采石矶最高峰碧螺峰上的“三台阁”。它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名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后毁于战火。现得以重建,琉璃覆顶,飞檐翘角,气势恢弘,登三台阁可南望天门中断,孤帆远影,西眺大江奔流,江心之洲,东睹古镇采石,九山之城 北看九华风光,钟声不绝。我们顺着台阶拾级而上,来到阁顶放眼望去,浩瀚长江之水滚滚东去,马鞍山全城风貌尽收眼底,端起单反记录下这一美好的瞬间。

采石矶处处皆景,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还有历史故事。既欣赏了景区的风景,有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及其相关的传说故事,真是收获颇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klgbkqf.html

游采石矶忆诗仙的评论 (共 4 条)

  • 今生依梦
  • 残影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