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九十一回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九十一回
乱云润生 第四十三章
绍宗叙抚顺虔访清圣祖地
壮志酬东大开篇救国新程
第二百九十一回
上一回说到,1923年十一月,赤绍宗怀着崇敬之心,前往清圣祖地新宾。这里是满族子孙最原始的聚集地赫图阿拉。他来到老城村,拜访一位满族至亲忠君表叔。二十三年前1900年,忠君表叔从赫图阿拉老城村进关曾与赤绍宗的父亲、舅舅在京沽并肩作战,殊死抵抗八国洋寇九死一生保家卫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忠君表叔见到赤绍宗满是惊喜,几天来带着赤绍宗先后参观老城村,参观赫图阿拉内城、外城,赤绍宗抚摸着斑驳的城墙,心中感慨万千,聆听表叔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惊心动魄可歌可泣故事,那些关于努尔哈赤崛起、后金政权建立的历史片段,仿佛就在眼前,赤绍宗仔细观察着每一处遗迹,不断向表叔询问细节,手中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所见所闻和心中的感悟。
忠君表叔带着赤绍宗,继续在这片满是历史余韵的土地上探寻。他们来到了汉宫大衙门。这座建筑曾是后金时期重要的政治中心,往昔努尔哈赤在此运筹帷幄,决策着万千事务。1923年时,虽已历经风雨,建筑主体依旧屹立不倒。只是大门的朱漆剥落,露出了斑驳的木质,檐下的雕花也在岁月侵蚀下失去了往日的精致。
“绍宗,这里当年可是热闹非凡,各方使者、将领汇聚,共同商议着后金的大事。”忠君表叔的话语里满是对往昔辉煌的追忆,赤绍宗仰头望着衙门,想象着曾经的繁华景象,内心对那段历史的向往愈发浓烈。
接着,他们走进了昭忠祠。这里本是为纪念那些在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英烈所建。然而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里,祠庙遭受了严重破坏。
1923年,祠堂内的碑刻有的已经断裂,字迹也模糊不清,屋顶的瓦片破碎,杂草从缝隙中顽强地生长出来。忠君表叔神色凝重,缓缓说道:“这里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铭记,他们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赤绍宗庄重地向祠堂内鞠躬,表达着自己对英烈的敬意。
正白旗衙门在当年曾是管理正白旗事务的关键所在。1923年,它的外墙有些许坍塌,屋内的桌椅也破旧不堪。
“正白旗的旗丁们曾在这里接受指令,无论是出征作战,还是日常的生产生活安排,这里都起着重要的统筹作用。”忠君表叔介绍道。赤绍宗在衙门内踱步,感受着当年正白旗在此运作的气息。
来到关帝庙前,这座庙始建于后金时期,是人们供奉关帝、祈求平安与忠义的地方。1923年,它的主体建筑尚在,只是庙内的塑像色彩褪去,显得有些黯淡。“关帝的忠义精神一直被我们满族儿女所尊崇,过去每逢重要日子,百姓们都会来此上香祭拜。”忠君表叔说道。赤绍宗望着关帝庙,心中对这份传承下来的精神肃然起敬。
罕王井旁,忠君表叔停下脚步。这口井相传是当年努尔哈赤为解决城中用水问题所挖,井水清澈,历经数百年未曾干涸。
1923年,井沿上满是岁月打磨的痕迹,周围的石头也被往来打水的人踩踏得光滑。“这口井可是赫图阿拉的生命之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赤绍宗伸手触摸着井沿,感受着历史的温度。
随后,他们走进了文庙。文庙是尊崇和祭祀孔子的场所,始建之时,这里是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之地。1923年,文庙的部分建筑因年久失修,出现了倾斜的迹象,庙内的石碑也被风雨侵蚀。“咱们满族一直重视文化教育,文庙便是传承儒家文化的象征。”赤绍宗认真聆听着表叔的讲述,看着眼前的文庙,心中感慨文化传承的不易。
在探寻主要古遗址时,他们先来到了八旗衙门遗址。曾经这里是管理八旗事务的中枢,如今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和散落的基石。“当年八旗制度在这里得以完善和执行,每一个旗都有自己的衙门,负责管理旗下的军民事务。”忠君表叔指着遗址说道,赤绍宗努力在脑海中勾勒出当年热闹繁忙的场景。
协领衙门遗址同样破败不堪,只剩下一些依稀可辨的地基轮廓。“协领衙门主要负责军事防御和治安管理,守护着赫图阿拉的安宁。”听着表叔的介绍,赤绍宗对这座城市曾经的防御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刘公祠遗址上,荒草丛生,几乎掩盖了曾经的痕迹。“刘公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贡献,人们为了纪念便修建了这座祠堂。”忠君表叔回忆着关于刘公祠典故,赤绍宗静静聆听,试图从荒芜遗址中找到往昔的记忆。
忠君表叔带着赤绍宗来到了城隍庙遗址。城隍庙在过去是人们祭祀城隍神,祈求城市平安的地方。1923年,这里只剩下几堆残砖碎瓦。“曾经城隍庙内香火旺盛,人们带着美好的祈愿而来。”赤绍宗望着这片遗址,心中满是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二人又来到了地藏寺。这座寺庙静静地矗立在赫图阿拉城东高阜台地上,始建于1615年,是爱新觉罗氏家族寺院 。
曾经,这里香烟袅袅,梵音悠悠,僧侣们诵经祈福的声音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然而,1904年的日俄战火无情地肆虐,如恶魔般将这座古老的寺庙摧残得满目疮痍,建筑大多破败不堪,只剩下残垣断壁在寒风中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忠君表叔的眼中满是沧桑,他缓缓开口:“当年,努尔哈赤为了给家族祈福,也为了弘扬佛法,下令修建了这座地藏寺。此后,爱新觉罗氏家族每逢重大节日,都会怀着虔诚之心到此祭拜,祈求家族平安、国运昌盛。” 赤绍宗望着眼前废墟,心中五味杂陈,往昔辉煌与如今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他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
离开地藏寺,他们来到显佑宫。显佑宫与地藏寺同时建于赫图阿拉城东高阜台地,同为后金七大庙之一。曾经,它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是当地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信众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纷纷前来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健康。但日俄战争的炮火,让这座承载着无数人信仰的宫殿变得千疮百孔。
“传说当年建成显佑宫时,周边百姓纷纷前来庆贺,热闹非凡。据说落成当日,天空出现祥瑞之象,五彩云霞笼罩着宫殿 。此后,这里一直香火旺盛。”忠君表叔讲述着古老的传说,赤绍宗听得入神,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昔日的盛景:香烟缭绕,信众云集,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安宁。
最后,忠君表叔带领赤绍宗来到古勒山城。古勒山城曾是枭雄王杲的驻地,它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仿若一位屹立不倒的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
如今,虽只剩残垣断壁,但依稀能看出当年的军事防御布局。站在古城遗址前,山风呼啸,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
忠君表叔的声音在风中响起:“王杲凭借古勒山城的险要地势,多次抵御外敌。明朝曾多次派兵攻打,历经无数次惨烈的战斗,最终还是攻破了这里。这场战役对当时的局势影响深远,也为后来努尔哈赤崛起埋下了伏笔。”赤绍宗仔细观察着城墙遗迹,感受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心中对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充满了敬佩。
参观结束,赤绍宗的心中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他深知,这些遗迹不仅是过去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前行的精神力量源泉。
结束了赫图阿拉的参观,赤绍宗心中满是对历史兴衰的喟叹。他望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看到了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身影。
忠君表叔看着意犹未尽的赤绍宗,语重心长地提议道:“绍宗啊,离这儿不远就是清永陵,那可是咱满族的圣地,埋葬着太祖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父祖,你既然来了,一定要去瞻仰一番。”赤绍宗听闻,眼中闪过异常渴望兴奋与期待,当即决定明天前往。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