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是精神(《安心在文字中的日子》三十一)
车来人往,一条条股道犹如琴弦,奏响时代发展的乐章。
42年,我亲历了沪昆线“蝶变”的全过程,我的青春、汗水、时光与山区铁路的发展交融,我眼见它蒸蒸日上,内心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记得刚入路那阵子,听车轮铿锵,失眠是写不出的疼。
何以解忧,惟有文字,也许只有在坚守的夜里,我才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也许只有在静寂无人的时候才会把失眠等同于青春的悸动。
我开始尝试着日记,希望可以在荒无人烟的小站建功立业,书写工务人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写他们的无私奉献,让山区铁路工务人的故事激励和影响更多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习惯握笔的手在日记本上飞快的跳动,也许我所有的希望都在跳动的梦里。
激情岁月,这样的洒脱,一直是我艳羡的,也是一直不曾拥有过的。
勤奋一直是我的风格,在人生这条船上,与其把时间耗费在数绵羊上,不如把思想沉浸在文海里。
山里的夜,星空犹如一张黑色的幕布,月儿、星星欢聚一堂仿佛在深情地表演大合唱。 夜幕渐渐拉开,大山里开始亮堂。钢轨上行走着的工务人,头上的灯光宛如星星闪烁。这里除了来去的客货列车,几乎没有什么行人,这是小站周边环境真实的写照。
从远处看,这里地理似龙舞白练,高低起伏,缠缠绵绵;如跳跃的音符,波澜不平;似小溪,曲曲折折,晃晃悠悠。又如一条绿色彩带,细软婉转,缠缠绕绕,手挽着山腰。
工务人始终坚守在这里,用心守护着自己工区管辖范围的线路。随着最后一趟“慢火车”鸣笛从这里驶出,深山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工务人都晒黑了皮肤,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诉说着扎根山区铁路的艰苦岁月。
2010年8月20日,我带队在麻芝铺落下最后一组排,配合施工的电务段轨道车司机黄飞龙走过来,对穿着迷彩服,满身油污的我说:“叶哥,你怎么天天亲自干呀,你指挥职工和民工干不就得了,何必自己动手呢?”
我笑了笑:“我不以身作则,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怎么让职工、民工心服口服呢?”说完,继续投入到施工中。身后,传来几位电务配合人员的置疑:“你说刚才那人是车间书记?不会吧,这么多天他可是什么活都在干,我们还以为他是一个老民工呢?”很快,“老民工”成了职工和民工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我呢,并不觉得难堪,反而认为是大家对我工作付出的褒奖。
我之所以爱这个车间,爱这个集体,是因为我在这个车间,在这个集体领略到了重维人吃苦耐劳,团结奉献的高尚品德。
工务人扎根坚守山区铁路,无怨无悔,迎来送往,用平安书写忠诚。特别是顶着烈日寒风,用足迹丈量钢轨,守护着两根钢轨的安全。
有人说,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把普通的事情做好就不普通。虽然工务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更没有光彩耀人的荣誉,但他们在这极其平凡的岗位上,留下的是精神。
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一趟趟安全平稳的列车,既是无私奉献的见证,更是坚守的见证。他们是山区铁道线上一抹橙黄,更是最亮丽的风景线。
基于感动,我的心里有了念想儿,我为自己的梦想去奔,即便是到头来真的只是个梦想,至少我美丽了整个追逐的过程。
所以我不会放弃我的梦,哪怕是再多的苦难,我一样渴望体会,乐意承受!
留下的是精神(《安心在文字中的日子》三十一)的评论 (共 4 条)
-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弘扬真善美,发挥正能量!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作品来!
- 韵茗 审核通过并说 梦想是缥缈的 有人相信 走到了灯顶 或坠入无尽黑暗 但成功与否 愿砥砺前行 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