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的福音:新方法有望预防复发
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约有80%属于雌激素受体阳性(ER+),这意味着乳腺癌细胞上存在雌激素受体,它们可以通过结合雌激素生长和分裂。也许听起来不妙,你会以为癌细胞可以从我们身体中得到源源不断的的雌激素而发展壮大。其实不然。
ER+乳腺癌患者通常都有比较好的生存率和预后。这是因为大部分ER+乳腺癌生长缓慢,对雌激素的依赖性强,只要通过药物或手术切除等方式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或抑制雌激素受体的活性,就能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但是,虽然一开始治疗得还不错,ER+乳腺癌后期复发的风险却很高,有时甚至是发生在几十年后。而且,一旦复发转移,患者就面临着一个困境:虽然可以治疗,但无法治愈。
复发的一个因素来自早期就已经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的ER+癌细胞。这些癌细胞可以在转移部位进入休眠状态,既不再增殖,也不再分裂。通过这样的方法,它们逃避了化疗等治疗手段的影响,直到被触发生长并形成转移性肿瘤。
科学家已经知道,转移部位的微环境对于控制肿瘤细胞存活和随后的生长至关重要。然而,是什么触发了这些“定时炸弹”?为什么一些在肺部休眠多年的乳腺癌细胞会突然重新开始生长,形成难以治疗的复发性肿瘤?这些却是近期发表在《自然 癌症》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才能揭晓答案的问题。

研究人员使用小鼠乳腺肿瘤细胞来研究ER+乳腺癌如何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并长成新的肿瘤。结果发现,如果小鼠的免疫系统是健康的,那么,原发肿瘤的癌细胞会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位,但不会长成大肿瘤;而如果小鼠的免疫系统不健康,例如肺部纤维化的小鼠或老年小鼠,那么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则要快得多。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在肺部发现一种名为PDGF-C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触发休眠的癌细胞回到生长状态,并转变为反方向乳腺癌。它的表达量在衰老的成纤维细胞和老化的人肺样本中有所增加。PDGF-C不仅能够通过影响免疫系统来促进癌细胞的转移,同时还能够在免疫系统不参与的情况下促进癌细胞转移。

在正常肺组织和ER+乳腺癌中,PDGF-C的受体主要存在于成纤维细胞上,而不是肿瘤细胞。在肺部健康的年轻小鼠中,肿瘤细胞需要PDGF-C来募集和激活成纤维细胞。然而,在老年小鼠或肺纤维化小鼠中,这不是必需的,因为PDGF-C已经存在并具有活性。
然后,研究人员研究了抑制PDGF-C活性是否可以阻止这些细胞的“重新唤醒”和复发性肿瘤的生长。他们使用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伊马替尼抑制剂来靶向PDGF-C信号。在肿瘤形成之前和之后,小鼠都接受了药物治疗。在这两组小鼠中,肺部肿瘤的生长都大大减少了,表明靶向PDGF-C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可能是预防ER+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方法。

这个激动人心的发现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如何减缓或阻止肺部ER+复发性乳腺癌的生长,未来可能有助于帮助成千上万患有这种“定时炸弹”的女性摆脱癌症转移的噩梦。
参考文献:
Turrell F K, Orha R, Guppy N J, et al. Age-associated microenvironmental changes highlight the role of PDGF-C in ER+ breast cancer metastatic relapse[J]. Nature Cancer, 2023: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