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真题题解:如何看待基层干部工作加滤镜现象
今天带来的这道结构化面试真题是今年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面试真题。
题目是:当前基层干部工作中存在加滤镜的行为。对于工作加滤镜的行为,你怎么看?
这道题目对于一些考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尤其是在考场上突然遇到这个题。
一些考生难以理解,什么叫做工作加滤镜?好像很少听过或者从来没怎么听过这样的提法。
当然,这种提法过去也没有。是半月谈在一篇文章评论里率先提出来的。
这道题目也直接是基于这篇评论出题。
但是抛开这个不谈,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这种比较抽象的比喻的。
加滤镜是什么,是在真实情景上做修饰。人们为什么加滤镜,因为要让事情变得好看起来。
当你理解了滤镜,再引入到基层工作中,就比较容易发现这道题目的考点核心在哪里。
考点就是,针对一些地区出现的粉饰工作,工作未动、宣传先行的行为。
为了让工作增资添彩或成为先进典型,给未落地的工作经验开展大肆宣传等加“滤镜”行为已成为了一种惯用手法。
而这背后的原因,例如说工作的检查过分依赖于台账、书面材料,往深处追究则会涉及到形式主义。
解释完原因之后,我们可以简单陈述一下解决滤镜问题的意义,进而引申到如何解决上。解决问题的意义,一者可以杜绝形式主义,二者也可以为基层干部减负,可谓一举两得。
而在如何解决上,我们则需要坚持内外兼修的原则。对内,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工作观念,以一点一滴积累的工作成绩、勤勤恳恳的工作状况和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来应对。对外,则需要优化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工作评价要注重实地走访和考察。
如此阐述,这道题基本上比较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