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了100多个儿子的开国皇帝,到最后楞是一个子嗣也没留下

2023-05-08 17:32 作者:历史其实挺有趣  | 我要投稿


(北燕王朝)

北燕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叫做冯跋,一般我们称之为北燕文成帝。

北燕的都城,是在龙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朝阳,其控制范围,大概在今天的辽宁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一带。

地方不大,但是故事不少。

北燕的开国皇帝,是燕惠懿帝慕容云。

云哥原本是另外一个王朝后燕的皇室,和二代皇帝冯跋都是后燕朝廷里的员工,但赶上后燕末代皇帝燕昭文帝慕容熙昏庸无道,压榨员工,冯跋一咬牙一跺脚,干脆起兵谋逆,反了。

多年之后,冯跋再也不会谈起有关这段岁月的背叛和原谅,在他看来,这都不算什么,只有遗忘,才算最大的背叛和原谅。

冯跋,他和慕容皇室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八竿子也打不着,所以他起兵,纯属是臣下反对君王,是背叛,是不忠不孝,在舆论上是得不到支持的。

历来起义,总要讲究个师出有名,你冯跋闲着没事你就要造反,谁能支持你?

没人支持你,你就不得民心,民心不依附,你兵源就供不上,兵源供不上,打仗人就少,打仗的时候人少,那你就没有战斗力。

没有战斗力,那你就很容易打败仗,到时候打了败仗,你冯跋作为典型乱臣贼子,你可就糟老罪了。

而为了解决这种舆论压力,冯跋很快联系到了慕容云。

(北燕惠懿帝 慕容云)

慕容云是后燕皇室,如果慕容云肯加盟,成为自己队伍的形象代言人,那么自己的队伍就不再是一支造反团队,而是一支取代旧帝,拥立新君的队伍。

慕容熙昏庸无道,不堪大用,我冯跋替天行道,清算慕容熙,拥立更加盛明的君王慕容云为新帝,那么我的行为就是完全正确的。

冯跋想的很好,但慕容云的情绪很不好,他果断的拒绝了冯跋的入伙邀请,表示愿意造反你就去造,我是不可能跟你一起干的,我最多只能保证不告发你。

冯跋没辙,居然也不管慕容云入伙不入伙了,而是高调宣布,慕容云已经入伙,已经成为了造反队伍的形象代言人,先把屎盆子扣到慕容云的头上再说。

结果,被冯跋这么一顿埋汰,一顿胡说八道,全天下都知道了慕容云起兵反抗慕容熙暴政的行为,这回轮到慕容云没辙了,因为生米已经煮成爆米花了,自己不反也不行了。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慕容云极不情愿的成为了冯跋造反队伍的名义领导人,最终联合冯跋,一举灭亡了后燕,杀掉了慕容熙,建立了新朝北燕。

那么顺理成章,冯跋被慕容云推举为了开国皇帝。

这个皇位,冯跋当然想要自己坐,但问题是,起兵的时候喊的就是拥立慕容云的口号,现在自己真要这么火急火燎的当皇帝,搞不好会招致反声一片——心急当不了北燕帝,所以咱冯哥还得再等等。

(登基称帝)

慕容云呢,虽然得来全不费工夫,直接成了开国皇帝,但他却是一个从登基开始,就成为了傀儡的皇帝。

大权人家冯跋握着,财政人家冯跋管着,队伍人家冯跋带着,自己说是皇帝,说白了,其实就是北燕王朝的吉祥物。

最终,慕容云担惊受怕的当了两年皇帝,还是被侍卫刺杀于寝殿之中。

万般皆是命,半天不由人,这句话,在悲催的慕容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刺杀慕容云的侍卫很快被冯跋捉住,然后下狱处死,虽然没有任何史料表明弑君的侍卫是冯跋派出去的,但他这种如此着急杀人灭口的行为,却无疑是在主动认罪。

换句话说,不管是不是冯跋授意暗杀慕容云的,现在的结果,冯跋是基本满意的。

多年前,他曾经无数次的鼓励过慕容云,让他勇敢的迈出向前的一步,让他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冯跋愿意辅佐他,甚至愿意为了慕容云的帝王之业而奋斗。

然而,慕容云却一次一次的选择了拒绝。

男人的征途在星辰大海,虽然港口是安全的,但慕容云,你要知道,在港口停泊,不是造船的目的。

在这乱世之中,你不扬帆起航,你就一定会抛锚沉没,你不做持剑的猎人,就会变成待宰的羔羊。

扫清了障碍,冯跋不再犹豫,他窃居帝位,成为了北燕的二代皇帝。

(北燕文成帝 冯跋)

老实说,冯跋这个皇帝,做的还真不错,他是十六国时期那种非常非常少见的明君。

关心百姓,注重农桑,发展文教,澄清吏治,对内宽松,对外建交,北燕政通人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是相当好。

我们要知道,在十六国的中后期,北燕的综合实力,那是很差的,周围虎狼环伺,北方地区一堆大哥打群架,那场面一度控制不住,而北燕自从冯跋称帝后,却能以偏安一隅的姿态生存二十多年,足见这位皇帝的功力。

然而,奋斗了一辈子,这位老皇帝的晚年生活却并不如意。

人的精力,通常是有限的,作为帝王,你不能做的不多,因为你做的不多,你的子孙后代们就要替你还账,但你同样不能做的太多,因为你做的太多,后来的皇帝们,大概就无事可做了。

冯跋这一生,做了很多事情。

他当年在后燕朝廷里上班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卫中郎将,是皇宫里的保安队长,从一个保安到皇帝,冯跋经历了很多很多。

(宋夫人)

所以,人到晚年,冯跋生了十分严重的疾病,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很快把儿子冯翼立为了太子。

冯跋想要让冯翼接班,但冯跋一个叫做宋夫人的妃子却想要把自己的儿子冯受居推上皇位。

宋夫人不仅想,她还很敢干,她有事没事就跑去找太子冯翼聊天,跟他说皇帝不好干,压力大,工作重,政绩不好还会被大臣骂,是个苦活累活,所以你还不如让你的兄弟冯受居替你干。

冯翼一听,认为有道理,干脆把自己关在东宫,闭门不出,彻底自闭了,那意思很简单,皇帝谁愿意当谁当,反正我是不当了。

一双好腿,就这么忽悠瘸了。

宋夫人奸计得逞,立刻封锁了皇宫,把已经病入膏肓的老皇帝冯跋给软禁了,不许大臣接触,更不许皇亲贵族探视,那意思也很简单,现在就等着冯跋咽气,只要他一死,我立刻拥立我儿子冯受居称帝。

宋夫人对老皇帝的软禁,可以说是严防死守,一只苍蝇也进不去,只有时任中给事的胡福能够自由出入,但也不过是每天喂老皇帝吃两顿饭而已。

这个胡福,是宋夫人的亲信,而他中给事这个官职,是北燕特有的一种职务,从三品,一般由宦官担任,主要就是负责皇帝和外界的联系。

胡福表面上是宋夫人的亲信,但实则却是个碟中谍,他忠心的绝对不是皇宫里的女主人,而是北燕皇室,所以他很快将宫里的消息透露给了中山公冯弘。

(北燕昭成帝 冯弘)

这个冯弘,是老皇帝冯跋的弟弟。

冯弘一听这能忍么,堂堂北燕皇室,能被你这么个女流之辈牵着鼻子走么?于是立刻带兵冲入宫中,二话不说就把宋夫人和冯受居给杀了。

兵变,就在仓促之间,而且是在老皇帝冯跋的寝宫里发生的。

奄奄一息的老皇帝望着自己的弟弟在宫里大肆杀戮,就说是为了清君侧吧,也不该把自己的女人和儿子给杀了,他心下惊骇,一口气没上来,居然活活吓死了。

冷汗渍满了他华贵的龙床,冯跋的眼泪和屎尿齐飞,他就以一种十分可怖而扭曲的方式,死了。

当年的一代明君,成了一具发烂发臭的尸体。

当皇帝当到冯跋这个级别的,万民称颂,好评不断,他已经可以无视做人的成败,蔑视死亡和敌人,他更加看不起这个世界上的虚名浮利,可是,他却永远无法逃避内心中潜藏的恐惧,那就是,他得国得位不正,他害怕自己的帝国也会因此而歪斜倒塌。

按理说,这个冯弘除掉了宋夫人和冯受居,那么他就应该按照先帝的遗愿,拥立太子冯翼为新帝。

然而,入主皇宫之后的冯弘突然发现,现在时局已经完全被自己所控制了。

(陡然生变)

自己干嘛还要拥立冯翼呢?自己来当这个皇帝他不香吗?

拾钱于旷野,遇女于暗室,见敌于垂危,这些都是检验一个人良心的绝好方法,诸如面前的皇位,也可以验一验人品。

恶人尤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恶人在做恶事的时候,求的是不被人知道,而从不问自己的良心是否有愧。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写过一本书,叫做《资治通鉴》,该书卷一百二十一曾经记载过这样一段话:

弘遣使赐翼死,太祖有子百余人,弘皆杀之。

这里的弘,指的就是冯弘,而翼指冯翼,太祖则指冯跋。

所以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冯弘临时起意,想要自己当皇帝,于是干脆杀掉了冯翼,顺便把先帝冯跋的一百多个儿子都给杀掉了。

读史到此,不禁感叹呐。

(斩尽杀绝)

让人感叹的不是北燕皇室的凶残内斗,也不是冯弘的狼子野心,而是当年的老先帝冯跋,居然生了一百多个儿子!

太祖有子百余人,那就是不止一百人,我们姑且认为冯跋有一百个儿子。

冯跋的生年,史书上没有具体记载,但我们可以得知的是,西燕灭亡时的公元394年,冯跋已经出生,而冯跋病逝,是在公元430年。

从公元394年到公元430年,一共三十六年,如果说从公元394年冯跋就有了生育能力的话,那么他不到三年,就会当一次爸爸,有一个儿子。

本着多生多未来,多生家族旺观念的冯跋也许以为,就算未来的皇族内斗再残忍,自己凭借着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一定能保留下血脉。

但他想不到,乱世如刀,别说一百人,就是一千人,一万人,百万人,在王朝的兴衰之下,也不过是数字而已。

请记住,没有人愿意当那个数字,连名字都不会拥有的数字。

生了100多个儿子的开国皇帝,到最后楞是一个子嗣也没留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