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九)新德里中日韩三国交兵 杭州城何智丽一战成名

2020-02-06 20:03 作者:皓维说  | 我要投稿

不知为何写这章的时候心里总感觉有些怪怪的,也许是因为何智丽这位至今在乒乓球圈里的充满骂声的人物终于登场了。

——————————————————————————————

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在新德里举行,1951年第一届亚运会就在新德里举行,从而拉开了日本称霸亚洲体坛的纪元。时隔三十一年亚运会又回到了新德里,到底是日本人延续王朝,还是中国人开创纪元?

作为历届大赛的夺金大户,第九届亚运会的中国乒乓球队是王牌齐出,男队方面:世乒赛冠亚军郭跃华和蔡振华,团体赛支柱谢赛克,笑面虎陈新华再加上19岁的惠钧。女队方面:一姐曹燕华,世乒赛女单冠军童玲、新人戴丽丽、削球手卜启娟。

施之皓,王会元和齐宝香哪里去了?

答:两个去不了,一个不知道。

如果说世乒赛谁的表现最让人失望,那么施之皓一定榜上有名;如果问世乒赛的团体赛谁最让人失望,那施之皓一定名列榜首。

团体赛决赛丢分全是他,男单竟然输给了老将本格森,这战绩实在是不太像话。

偏偏施之皓还和曹燕华谈恋爱,世乒赛前无人可用,就饶了你了,你世乒赛上这么个表现,这不是给人把柄吗?

再加上你又不是上海人,你指望哪个老乡给你说话?

至于王会元纯属是被施之皓给坑了,同样都是正反反生的打法,施之皓不靠谱,王会元自然也被PASS。

至于齐宝香吗,我估计一来是去年输给了李寿子,二来吗……她是个北京人。

其实这点也没什么,毕竟中国人乡土气息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愿意选老乡。

四个人里面,曹燕华和童玲必去,戴丽丽是新科全锦赛冠军也占了一个名额,剩下的卜启娟看似好顶,可一来人家是上海人,世乒赛上更是不输外战,全部让给了自己人,怎么的也得补偿人一下。

毕竟国家队也是个小社会。

顺道一提位消失的故人刘扬,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会记得我曾经提过这位全运会上一战成名的选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消失在了国家队的名单里,据说也是因为让球的缘故。

我不知道说什么,毕竟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私欲。

亚运会没有那么多冷门,毕竟当时亚洲乒乓球玩得好的也就是东北亚这四个,其他国家也就是派个人来摸个彩。

男团决赛没有冷门,这时候的韩国还是男子不如女的时代,朝鲜的男乒一向不算给力,更何况还没来。于是乎男团决赛依旧是中日之间的双雄会。

结果一上来就爆出冷门,面对被日本乒乓球界誉为"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的斋藤清,新科世乒赛男单冠军郭跃华第一盘竟以1比2告负。

日本男乒八十年代的唯一高手,八次全日本锦标赛冠军得主,黑暗中的明灯——斋藤清


李富荣曾经点评说郭跃华心态不是很好,此言不虚。

第二盘笑面虎陈新华迎战35届男单世界冠军小野城治,虽说小野诚治岁数不小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小野在35届单打比赛中接连淘汰了削球手黄亮和梁戈亮,打国乒削球手的战绩相当不错。

这盘比赛也是险局不断,陈新华以22比20险胜第一局后,被对方以21比12扳回。第三局陈新华咬紧牙根,顽强拼搏,再加上小野诚治的体能不过关,最终以21比15扳平了比分。随后,谢赛克打败了老将阿部,郭跃华也拿下了小野,中国队以3比1领先。

第五盘由团体赛之王——谢赛克对阵黑暗中的明灯——斋藤清,斋藤清左手直握球拍,以单面拉弧圈为主,配合反手推挡,正宗到不能再正宗的日直打法,在日本运动员中他对中国队的成绩最好。而中国队对斋藤清最有把握的是谢赛克,谢赛克也是没辜负大伙儿的厚望,在这盘比赛中重压猛扣以2比0轻取。最后一盘老将阿部面对着削球手陈新华实在抡不动正手了,最终中国队以5比1战胜了日本队再度蝉联冠军。

女子团体决赛仍然在中国和韩国之间进行。决赛前的名单上,中国队看见最难对付的李寿子没有登场(状态和身体都不好),而是换上了一个18岁的小将,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无比错误。

韩国乒乓球历史上最成功的女子选手之一,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双冠军,1987年世乒赛女双冠军,1983年和1987年两届世乒赛女单亚军,80年代女乒头号劲敌,新德里事件的起因者——梁英子登场亮相。

亚运会第一次走进人们视野的梁英子

梁英子出道于1981年底,当时她在名将李寿子的带领下参加了1981年底至1982年初欧洲一系列的比赛,成绩突出。梁英子打法凶狠,右手直板反胶以拉弧圈为主,她在球拍的背面贴了块长胶,关键时刻换板发球和接发球,常常可以得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首场比赛对阵曹燕华,梁英子根本不带怕的,管你实力如何,抢攻面前人人平等,利用发球争取主动,但曹燕华不甘示弱,先压对方反手,看准机会再变其正手,并以20比17领先。这时,曹燕华发了个球直奔对方反手,梁英子突然侧身起板一个暴冲,曹燕华随即推到右边空挡,没料到梁英子反应敏捷迅速从左边飞扑过来将球捞起,球迅速从右边拐出,曹燕华也没想到对方能那么拼,一时乱了阵脚将球打空,20比18。

创造奇迹有两个前提,一是你自己不放弃,二是你的对手犯错。

梁英子做到了第一点,只可惜曹燕华却没有做到第二点。

而更令梁英子想不到的是直到她退役也一直没能在单打的舞台上等到第二点。

只见曹燕华定了定神,一记发球抢攻得手,以21比18结束了第一局。

第二局,梁英子发挥出色,豁出去背水一战,相反曹燕华却背上了想输怕赢的包袱,进攻连连失误,被梁英子以21比16扳回。

第三局曹燕华总结了第二局失利的教训,一路领先终以21比10取胜。

第二盘由世乒赛女单冠军童玲对尹璟美。19岁的尹璟美也是韩国队的新秀,直板生胶打法,但比起梁英子的实力还是差点,但是第一局童玲显然不适应尹璟美用生胶拉过的球,让对方进攻连连得分,很快以8比3领先。这时童玲已摸清了对手的球路,将比分逐渐追了上来。只见尹璟美拉球连接失误,不时被童玲的反攻打得措手不及,童玲很快以21比14,21比10轻取。

尹璟美不算出名,但十一年之后的瑞典的哥德堡,将有一个人用这种打法登上巅峰成为韩国乒乓球历史上无法超越的传奇。

第三盘双打由曹燕华和戴丽丽对梁英子和尹璟美。

事实证明双打就是比烂,谁发挥最差谁八成就输,这场比赛戴丽丽明显紧张,完全发挥不出直拍正胶快攻快速多变的特点,尽管曹燕华拼尽全力,但最终以21比23,21比12,19比21失利。

戴丽丽这场比赛的失利直接使得她无缘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团体阵容。

本来在1981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童玲和郭跃华、李振恃、蔡振华、谢赛克、张德英一起出访美国,戴丽丽作为八一队的主力出战,在团体比赛中戴丽丽战胜了不少强手,使她对自己的打法增强了信心,在单打比赛中她来了个黑马狂奔,先后战胜了卫冕冠军湖北的陈莉莉(国家队第一陪练,诺维萨德和东京作为陪练前往,打遍了每一张球台的人,后来还担任过过石川佳纯的个人教练)、亚锦赛冠军齐宝香和弧圈好手广西的陈洁玲荣获女单冠军。而戴丽丽也成为自70年代以来第一个直板正胶快攻女子单打冠军,在女子双打中戴丽丽和沈剑萍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再夺此项殊荣,加冕双冠王。

1981年底,戴丽丽出访欧洲,与欧洲和韩国强手展开了较量,她与同为新秀的梁英子首次交锋并取而胜之。她共出战三十多场以不败的战绩凯旋而归。由于老牌直板快攻好手张德英的退役,中国队要为曹燕华物色一位最佳的女双搭档,多次夺得全国冠军的戴丽丽自然成为曹燕华配对的第一人选,可惜这次比赛的失利使她丧失一次入选团体赛的绝好机会。

也许对于当时的戴丽丽来说,她也许把这当成了一次对于她的磨练,可她万万没有想到,现在发生的一切对于她来说不过是场悠悠细雨,真正的惊涛骇浪还在后面等着他。

新德里事件的受害者之一,两届世乒赛女单四强——戴丽丽

而曹燕华另一搭档倪夏莲在1982年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团体赛和曹配合的双打保持不败,为上海队夺得团体冠军起了重要的作用,为日后入选37届团体阵容打下了基础。

没错,这位就是2019年世乒赛女双第一轮获胜,后来勇夺欧运会铜牌的那位老奶奶。

第四盘曹燕华以两个21比12击败了尹璟美为中国队拿下最后一分,中国女队也实现了亚运会女团三连冠。

没关系,四年后的汉城,咱们山水有相逢。

团体之后的单项比赛,郭跃华延续了团体赛的结果八进四时被斋藤清淘汰,而谢赛克在半决赛淘汰了小野城治后与斋藤清交锋,面对谢赛克,斋藤清连败三局,这样谢赛克获得男单冠军,也算是多少弥补了世乒赛上的失落。

女单比赛童玲和曹燕华分别以3比0击败梁英子和尹璟美,在决赛中无需考虑让球的曹燕华3比0完胜童玲获女单冠军。男子双打中国队无一对进入决赛,郭跃华/谢赛克、惠钧/陈新华在半决赛分别输给了日本的小野城治/阿部博幸和韩国的金浣/金琦泽,冠军最后被小野城治/阿部博幸这对老将组合夺走,这为中国队在东京丢掉男双冠军留下了伏笔。

女双决赛曹燕华和戴丽丽毫无破绽,童玲和卜启娟告负。

混双决赛团体赛之王谢赛克和曹燕华搭档,击败了陈新华和童玲的削球组合。曹燕华在这届亚运会上的三个决赛三杀童玲,继上届张立后成为了获得女子项目全部四面金牌的第二人。

当然这不是最后一位,在张立完成这一荣誉二十年后,一个来自辽宁的左手姑娘将在传奇巅峰的曼谷开创自己的王朝霸业,同样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将初次登上这个舞台,并将以此为起点降服四海,列榜封神。

1982年的亚运会结果标志着日本的衰落,中国的霸权,以及韩国的崛起,但是如果放到整个乒乓球历史上这也就是个不大不小的事儿。

因为在这一年,一个至今都背负骂名,被千夫所指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

1982年,杭州。

网上曾经有段子说国内冠军比世界冠军难拿,努力努力回去拿个全国冠军。

这个比较正常,毕竟中国人多,打乒乓球的更多,国内什么奇人你见不着,至于国外反正就是那么几位,低头不见抬头见,大伙见的都快吐了。

而在国内就不好说了,连打日直的都有,偏偏其中一位还拿了全运会的男单冠军。

而在这次杭州举办的全国冠军锦标赛(好像是叫这个名字,类似于地表最强直通)上,一匹来自上海的黑马惊艳全场。

19岁的何智丽参加了比赛,当然大伙儿也没太看重这个上海队的假小子,毕竟在中国,乒乓球的天才拿车皮装,天赋按吨算。

在后来的岁月里,无数的国内外名将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输在轻敌这个要命的问题上,那年的女乒众将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

何智丽一鸣惊人,先后战胜了36届世乒赛女单冠军童玲、一姐曹燕华(36届女双冠军、女单亚军)、黄俊群(36届混双冠军)、耿丽娟、戴丽丽、齐宝香等世界名将,全程九战九捷,保持不败,笑傲群芳。

实力不在于年龄,横板双反两面弧圈打法的何智丽上场之后是连爆冷门,谁也打不穿她的弧圈球,除了熟悉她的曹燕华能用倒板发球占点优势,其他的人碰上就是跪。

就这样,何智丽用这座冠军给自己赢得了一张通往北京的火车票,而令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她将改变整个中国乒乓球乃至世界乒乓球的历史,甚至是无数人的命运。

彼时还代表国乒参赛的何智丽

那一年,何智丽18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五十粉的福利,你们可以提些要求,或者提一些问题,我会抽一些满足。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九)新德里中日韩三国交兵 杭州城何智丽一战成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