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讲堂:别大意,当宝宝这6个指标不合格,可能是发育迟缓
从宝宝出生那天开始,妈妈们就时刻关注着宝宝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我们最大的愿望便是宝宝可以健康平安地长大。
我们经常告诉妈妈们,对宝宝的发育不用太过于紧张。因为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发育节奏也存在很大差异,但并不代表任何“落后”都是正常的。
比如,当宝宝有以下这6种情况时,就可能是发育迟缓的征兆,建议妈妈多留意,尽早向儿科医生进行咨询,确认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治疗。
√ 5个月:和新生儿一样嗜睡
√ 运动发育明显落后
√ 10个月,没有抓取东西的意识
√ 1岁,怎么逗都不会笑
√ 1岁半,不会走路
√ 2岁,不会说简单的词语
一、5个月后和新生儿一样嗜睡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睡眠时间会比较长,也根本不分昼夜,连续睡20个小时都是在正常的。随着宝宝的成长,睡眠时间也会相应减少。
如果宝宝5个月之后,还是和新生儿时期一样嗜睡,每天的睡眠时间没有减少,就需要妈妈重视起来了。

首先需要看一下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没有的话,还是建议妈妈带宝宝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请医生判断是否是有发育迟缓或者生理性问题。
▼ 不同年龄的宝宝每天睡多久 ▼
新生儿:17-20小时。不分昼夜
2-3个月:16小时。不分昼夜
3-12个月:14小时。白天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夜间睡眠时间明显增加
1-2岁:13小时
2-3岁:12-13小时
3岁以上:11小时
二、运动发育落后
0-2岁是宝宝大运动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月龄宝宝应该有不同的运动发育。比如,3个月会抬头,4个月会翻身、6个月学坐,8个月学爬行……

这些不同时期的运动发展,在大部分宝宝身上都能体现出来,但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发育情况也有个体差异。
对宝宝的发育需要动态、连续地观察,不能仅凭单独的某个指标就去判断宝宝是否出现了发育迟缓。
如果你家宝宝提前几周或者落后几周,都属于正常现象。可要是你家宝宝发育明显落后,出现 2~3 个月以上的发育延迟。
比如,在5个月的还不会抬头,8个月还不会坐,宝妈就要及时带孩子看医生了,可能是发育迟缓了。建议家长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测。

三、10个月没有抓取东西的意识
通常宝宝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有抓取东西的意识了。看到不远处手摇铃、玩具之类的,总想伸出小手去够一够。
虽然可能抓不稳,容易掉,但总归是有这个抓取意识的。等宝宝再大一些,手部肌肉力量更强一些,小手更灵活一些,就好了。
但是如果宝宝到了10个月左右,还不会抓取东西,甚至没有连抓取的意识都没有,那就可能是发育迟缓的征兆。

▼ 怎么训练宝宝的抓取能力 ▼
平时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到离TA稍远一点点的地方,需要努一把力才能够拿到的地方,只要TA想要就叫TA伸手去抓取。
有了抓取意识,很快就能学会抓取动作。下一步就要提高难度,让宝宝能够抓住物品,并在手里握持5秒左右,一段时间后宝宝就能够自如的抓取东西了。
四、1岁怎么逗都不会笑
在宝宝语言没发育完全的情况,TA们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哭和笑,甚至有的宝宝刚出生就会笑。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3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已经能被大人逗笑了,这表明TA已经能够大致了解大人的表情和语言了。只不过有的宝宝会发出“咯咯”的笑声,有的宝宝则是不出声音咧开嘴笑。

但如果宝宝都快1岁了,不管你怎么逗,TA就是不笑,甚至连咧嘴的表情都没有,满脸淡定,和平时的表情一样,那就很可能是异常状况,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不是跟大脑发育或是听力情况有关。
▼ 怎么逗宝宝笑 ▼
出生至2个月
● 当宝宝醒着时,用手轻抚TA的脸蛋儿。
● 宝宝很安静地躺着时,抚摸并亲吻TA。
2~6个月
● 边让宝宝看婴儿笑脸的画,边给TA讲故事。
● 让TA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
● 与TA藏猫猫。
6~12个月
● 在宝宝面前学鸭子走路。
● 把一个玩具藏起来,然后故作夸张地找到。
五、1岁半不会走路
1岁左右是宝宝学走路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宝宝普遍在10~15个月左右就会走路了。有些发育早的宝宝9个月就会走路了,当然也有发育晚的宝宝15、6个月才会走路,只要宝宝其他指标正常,那就不用太过担心。
但是如果宝宝到了1岁半还不会走路,就需要家长重点关注一下。很多情况,1岁半还不会走路的宝宝,会有以下几种外部原因:
① 缺少练习,家长总喜欢把孩子放在婴儿车里,不给宝宝走路的机会
② 宝宝骨骼发育太快,没有补充足够的钙
③ 宝宝的鞋子穿着不舒服。

如果以上这三种情况都不存在,那很可能是跟小脑发育有关。家长应该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相关诊断,不要认为等宝宝大了就自然会走路了。
走路与宝宝的平衡性有关系,小脑的作用是用来更好的调节身体的平衡性。这也就说明宝宝的小脑发育好,就能更好的调节手脚的平衡性,从而更快学会走路。反之小脑发育慢,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就会延迟。
六、2岁不会说简单的词语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5、6个月大的时候语言能力就已经开始快速发育了。TA会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喜欢“咿呀”乱叫,来吸引妈妈的注意。
8个月左右的宝宝开始牙牙学语,妈妈说什么他会跟着模仿。1岁多到2岁的宝宝已经会叫爸爸妈妈了。

如果发现宝宝都已经2岁了,还不喜欢说话,不能说简单的词语;3、4岁了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话断断续续的,宝妈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同时在生活中要多陪宝宝,教他多开口说话。
▼ 这几件事有助于宝宝语言开发 ▼
说,不停说
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告诉给孩子。比如,当孩子坐在澡盆里洗澡的时候,你可以不停地对孩子讲:“小肚皮上是不是觉得温温的?”
一起听歌、唱歌
歌曲是孩子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最佳形式,他们在学会旋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歌词
带宝宝一起读书
好的绘本故事,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学习课堂;讲故事是教给孩子良好表达方式的捷径之一。

0-3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宝宝早期成长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发育偏离,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进行干预。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