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跟着熊猫畅游全世界多元文化️熊猫堂三专《W.O.R.L.D.》万字乐评

2023-07-18 17:55 作者:叉小包  | 我要投稿


三专终于来了!

经历了疫情的煎熬,成军三年的熊猫堂第三张正式专辑《W.O.R.L.D.》总算在这个夏天面市。作为一个从「熊猫团」年代就关注幕后主创团队的「老年饲养员」,忍不住想为这张专辑写点什么,也算是总结一下过去几年对熊猫堂音乐作品的个人感想。

 

评论纯属个人趣味,不带粉丝滤镜。如有偏颇,还望各位海涵。另外本篇乐评主要面向词、曲和专辑创意理念,熊猫堂造型和舞蹈的部分也非常精彩,不过就不在这里点评了。

 

概念解析

 

三专的整体概念构想非常宏大,《W.O.R.L.D.》首字母缩写呼应了首专 《A.S.I.A.》开启的「多元文化视听之旅」概念。首专歌曲多基于国别文化概念,比如《好肚有肚》的印度风、《荒诞秀》的老上海爵士乐摇摆舞、《招财猫》的日式电音宅舞、《碎碎念》的泰国热带风情,当然还有确立「熊猫堂到底是怎样一个男团」的热门单曲《辣辣辣》。这首主打歌从词曲到舞蹈,都定义了「XXL 唱跳团体」不只是成员体型和形象上的超大只,更是在音乐视野和价值观上的不受限、全包容。

 

从概念来说,WORLD 是对首专 ASIA 模式的延续

 

个人以为 2020 年横空出世的熊猫堂首专《A.S.I.A》是一张在华语乐坛被严重低估的男团专辑。在同质化严重,千人一面的选秀偶像风潮之中,熊猫堂用这张专辑找到了拥抱主流音乐样态,又有自己独特坚持和价值取向的视听形象。他们没有在负面噪音中停留,选择用音乐用作品说话。我暂时还看不到其他内娱男团、女团在国际化视野和多元价值上,有走得比熊猫堂更远、更自信的存在。甚至在国际舞台上,熊猫堂这样定位的唱跳团体也是仅见,无怪乎会得到那么多国际媒体的关注。这一模式,还将继续滋养熊猫堂未来的道路。三专《W.O.R.L.D.》就是「多元文化视听之旅」这一模式的延续和再创新,试图用更加多元的曲风去探索全世界各种音乐元素,和唱跳男团产生化学反应。

 

三专和首专在概念设定上的区别在于,《A.S.I.A.》有许多明确的国别曲风,而在《W.O.R.L.D.》中,不再以具体的国别来构建,概念更为抽象,每一首曲子都对应人类学、哲学、物理学、化学等概念。这种尝试有些冒险,实际效果如何且让我们逐一解析。

 

1. 320万年前|Rua Ta Ta

非洲曲风,对应「人类学Anthropology」。其实真从人类学视角来说,每一首歌都可以算给人类学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如果以曲子的意向「非洲是人类起源地,320万年前我们都从那里走出来」,对应「进化论」可能更贴切些。曲子的词……不是难评而是无从说起,「丢丢丢蛋挞,蛋挞打蛋挞?」(笑),毕竟是原创的「非语言歌词」,没有实际含义。萨顶顶早在2008年的《万物生》里就唱过自语歌,龚琳娜的《忐忑》大家更不陌生。新鲜归新鲜,可能更适合网络meme空耳,传唱度就几乎没有了。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当逆操作选择把有意义的歌词反向「退化」为音乐的一部份——人声的时候,更需要强调的是音乐本身的编曲和各种sample炫技,强调音乐本身的表情。这方面《320万年前》我觉得做的不太够,编曲还是偏流行了一些。非洲标志性的乐器,比如非洲鼓、马林巴琴只用了一点点,非洲风味不够浓郁。如果是按照《A.S.I.A.》的模式,其实可以加入更多元素。

这方面熊猫堂自己其实有非常出色的尝试。这就要提到一首《大惊小怪》EP里的遗珠《工具人》。

《工具人》

《工具人》一开场就模仿了毛利人传统歌舞哈卡(Haka)的怒吼,节奏明确,情绪阳刚,MV中的舞蹈也非常有特色。当时熊猫堂是用这首歌表达面对负面评价的态度,被称为「态度主打」。编曲选择的毛利民族曲风,和歌词表达的态度非常贴合。《320万年前》相形之下,就欠缺比较鲜明独特的听觉形象了。

 

2. 隐德来希|Entelecheia

和江映蓉合作的这首《隐徳来希》是比较完整展现《W.O.R.L.D.》概念的作品,也很能展现熊猫堂的唱跳长处。歌词对比较抽象的古希腊哲学概念「隐徳来希」解析的很到位很直白,开篇就娓娓道来「要怎么才能形容爱/非物质但却真实的存在/科学神学都解不开/你为何在我心里住了下来」。节奏明确的 deep-house 舞曲部分很过瘾,感觉是念哲学系的大学生刚背完书,就瞬间被朋友拉进夜店舞池开始摇摆(笑)。「心动无罪/才无畏」、「没所谓/爱就对」也一如既往反映了熊猫堂对感情的态度。而古希腊元素则完全只在妆造等视觉层面体现,编曲本身就是标准流行舞曲,没有特别去加入古希腊元素。期待熊猫团和更多 Diva 联名合作。

小柯基再多露点(算了,旁边十七像保镖好凶

 

3. 孔明|Kongming

久违的国风歌曲。上一首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国风歌还是《饕餮人间》,写的是爱美食的苏东坡,一个浪漫又苦命的摩羯座。《饕餮人间》词写的好,但编曲就略显模式化,没什么特点。而许多年轻的饲养员粉丝喜欢的《千转》磅礴的历史感比较重,透着典雅大气的「宫廷」味儿。《孔明》和这两首国风作品相比,作曲本身没有「很中国」,是精巧的编曲安排让这首歌脱颖而出,在我心目中成为熊猫堂新的国风代表作。

一般古风都喜欢用中国代表性的乐器比如笛子和鼓去铺陈,这些《孔明》也有。《孔明》的开场其实是有点平淡的,但很快中国鼓的节奏加速带起感觉,高潮段落巧妙引入一连串键盘装饰连音,整个曲子的质感一下子拔高,气氛紧张起来。而最华彩的编曲段落是 1:20 处京剧念白+琵琶独奏+电音混合。

这里的京剧sample用的是《空城计》诸葛亮定场诗的念白:「忆昔当年居卧龙,万里乾坤掌握中。扫尽中原归汉统,方显男儿大英雄。」相信要不是看歌词,没人能一次听明白。这就是编曲的巧思和高明之处。

首先,这段京剧念白属于「不出圈」的。「出圈sample」是说某些京剧唱段本身就脍炙人口,属于即便不听京剧也多少耳熟能详的。比如京剧青衣的《卖水》,陈升用过,前两年 VAVA 的大热单曲《我的新衣》也用过。再比如陶喆《Susan说》里直接用「苏三离了洪桐县」、徐佳莹的《身骑白马》,都属于戏曲唱段本身就很好听,可以融入旋律本身,不强加编曲也觉得「哇,好听,好中国」。

VAVA 的《我的新衣》在中国风京剧+rap的结合上非常精彩

而《孔明》用的是京剧《空城计》定场诗念白,都不算唱段,只能算古典诗朗诵,直接当sample是空有「中国味」但肯定不够好听的。这是给自己出难题。这里编曲就很高级很聪明的让琵琶独奏华丽的表现,而不在意听众是否能听清楚念白。这个取舍极其高明。真的,你们再去听一下  1:20 到 1:50,这30秒有多好听、多高级。

同样的电音和中国乐器混奏,在 2:50秒处又重演了一次。这次连念白都没有,只有背景里几声笑声,意境却清晰到位。这段结尾用高亢的笛子过度,正好接引出七哈气若游丝的一句「敢问天上人 何故动身凡尘 乱世间守云门 夙夜不安稳」。七哈的嗓音非常适合这类国风古风歌曲,质感气音一飘起来就很有韵味,这句因为笛子的铺垫,而显得尤其有记忆点。

而全曲结尾,电音和中国器乐就明显弱化,让位于京剧念白,显得余味悠长。
国风歌曲在华语乐坛创作过这么多年之后,有皮相容易,要有骨、有魂很难。戏曲和R&B、Rap结合的成功案例也比较多,跟电音edm相得益彰的作品也不多。这里要点名夸一夸《孔明》这首曲子的编曲、熊猫堂的老朋友 Howie Lv 吕老师,干得漂亮!

卧龙:苍天陨落

另外这首曲子我就想到前一阵热门动作游戏《卧龙:苍天陨落》。熊猫堂这首太适合当游戏宣传曲了。如果有光荣脱裤魔的朋友看到,还请转告。(笑)

 

4. 锦鲤卟噜噜| Koi Fish Bu Lu Lu

从立意、歌词到编曲都是日系曲风,和《招财猫》算姐妹篇。但很遗憾这个妹妹的综合表现没能超越《招财猫》,甚至有些细节上处理的我觉得不算好。

日系电音编曲,尤其是马里奥吃金币、吃蘑菇变大、撞砖头的音效,在流行音乐里已经太烂俗,熊猫堂自己的《招财猫》和《Suuuuuper Mario》里都已经用过了。歌词描写的和风元素和《招财猫》、《Suuuuuper Mario》里的重复度也很高,跳高闯关、人生游戏全部通关,这些励志向的符号只能说「凑齐了」,要说精妙则谈不上。而「逢考必过」之类针对低龄向学生党粉丝的倾向还是明显了一些——不是不可以,是已经有《冲刺》、《以梦为马》这样的曲子之后,歌词上其实不用那么地用力,可以把格局拉开一些,多一些此前没有探索过的元素,而不是自我重复。

然而我觉得最没有逻辑的安排是当中一小段十七君的扬州话rap(我其实不确定是不是扬州话,以上海人能听懂的程度来说且推测是)。加方言一点问题都没有,《辣辣辣》就是成功代表,火锅意向、成都这座城市的感觉,用当地话表达再合适不过。但一首日式曲风的歌曲,如果只是为了「可爱搞怪」就加方言,就有点理由不充分。十七君渐渐成为堂中「rap担当」是我觉得很适合他的演唱特色,只是日式曲风不如直接唱日语更贴合?其实熊猫堂在日本市场非常成功,也有日本EP珠玉在前。虽然只有一小段,但还是觉得欠考虑。

整体这首歌听下来,我感觉呈现的是「可爱感」甚至唱腔上都有些刻意卖萌装可爱。单曲或可自圆其说,放在整个专辑里,就另当别论。

 

《招财猫》的MV特别棒 展现了喜剧天赋那一面

 

5. 指鹿为马|A Deer or A Horse

很高兴看到熊猫堂挑战没有尝试过的拉丁曲风。整体来说有弗拉明戈欢快热烈的味道,但编曲上不算太有新意,算中规中矩的拉丁舞曲。当中一段马戏团意向的sample,小丑怪笑、手风琴乱奏搞怪有余,但不算典型拉丁元素(反而有点像法国香颂),可能是想贴合歌词略带反讽、戏谑的调性。

歌词的部分,总体表达的不是特别清晰,似乎是讲与其稀里糊涂恋爱,不如孤独地跳舞,庆祝自己的单身不迷路。我唯一不太喜欢的是直接拿网络流行语入歌词,也就是「你看寻寻觅觅最后还是同样的结局 本就冷冷清清还要被那些海王打趣」里的「海王」。倒不是说歌词一定要高雅隽永,不能有俚语俗话,只是歌曲整体看不是要走那种「网感」很强的路线,而且歌词整体表达偏书面的情况下,塞了一个「海王」进去,有些不搭。毕竟再过几年「海王」这个词如果没人用了,可能就有人要问这是什么意思了……

要说希望熊猫堂继续挑战什么曲风,我希望是探戈。十七君和崔云峰共舞一曲探戈的画面未免太美(对不起,这里要给十七峰疯狂上分了)。

 

6. 热带季风Remix |Falling For You Remix

去年《热带季风》EP的主打歌 remix 版本。专辑到这里其实是一个分水岭。前面的五首歌更多走的还是《A.S.I.A.》已经确立的「周游列国」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国别曲风」的痕迹,一路从非洲出发,经过古希腊,走到中国、日本,又来到西班牙。而这首热带海洋气氛的曲子,是一个前奏,下面要展现的才是《W.O.R.L.D.》这张专辑真正的突破和魅力所在。(唯一想吐槽一下的是专辑创意文案里把这首对应 气象Meteorology …… 未免有些望文生义)

 

7. 加州梦境|California Rêverie

是的,热带季风一吹,就吹过了正片太平洋,把听众吹到了加州,美国西海岸。Y2K R&B 曲风复古时髦非常适合西海岸风情,带着日落浪漫的粉色迷幻。要知道「Y2K」这个 playlist 可是一直在我的 Spotify 常驻列表里的,谁不怀念那个 R&B 的黄金年代,谁不是浸泡在 M2M、NSync、Destiny Child 那些团发光折射90年代最后纸醉金迷的气氛里长大(至少熊猫堂的制作人们应该是,哈哈哈)。所以这首《加州梦境》可谓直击我的口味。

这首歌的作曲竟然有六人,看专辑介绍是通过竞标共创完成的,旋律经过六双手果然打磨的非常顺畅。尤其是副歌部分「Hoo-hoo-hoo/hoo-ooh 嗅觉太敏锐/Hoo-hoo-hoo/hoo-ooh 大概是同类」两句很酷很拽的哼唱,脑海里浮现过无数帅哥男团集体扭动身体对你挑眉耍帅的画面(笑)。最后通过人声哼唱采样了一下儿歌「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又增加了一些俏皮的感觉。

歌词也很贴合整个曲风调性,以「化学」入题,重复了两个完整的意向:两种物质相遇的化学反应(苯乙胺、内啡肽;氧、镁;);香水的前调、中调、尾调概念。讲的是相爱之后的甜蜜和妙不可言,哪怕只是一瞬间的烟火之美。不知道两位作词有没有亲自去过加州,那种气氛表达的很到位。要不是这首歌今年才出,真该收入到我和贾导合作的《悠长假期》漫画OST歌单里去(笑)。陈鼎鼎进一步展现作词才华,这点队长带头让熊猫堂有了更多创作实力,希望也能早日看到其他团员的原创作品。

 

怕大家看长文睡着……插播一个漫画广告。点击可看!

 

其实从「环游」这个创意来说,《热带季风》和《加州梦境》是有些撞定位的,都是热带的暖调情歌。但一方面《热带季风》已经发行过,remix版本拉开了两者差异;另一方面从专辑顺序安排的立意来说,《热带季风》恰好成了《加州梦境》的前奏。这是全专我第二喜欢的一曲。

 

8. 渐近自由|Asymptotic Freedom

全专我最喜欢的一首这就来了。作为一个唱跳男团,大量节奏明快的电音舞曲一定是熊猫堂的曲库主体。但,抒情ballard,唯有抒情ballard,才是亚洲音乐市场的杀手锏。任何一个亚洲团体或歌手,哪怕是造团流水线的韩团,没有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抒情流行歌,是谈不上真正站稳乐坛地位的。要知道白天再怎样热闹,午夜未眠之际让你愿意单曲循环的那一首,才最经得住时间考验,能击中灵魂。恭喜熊猫堂在经历三张正规专辑,无数EP(笑)历练之后,这样一首词曲唱皆佳的抒情金曲终于降临。

整首歌的编排是标准的抒情曲做法,一开始略显清冷简单的伴奏开场,更突出人声的质感,营造娓娓道来的气氛。第一次副歌展现出华丽的旋律高潮之后,弦乐和鼓点铺排开来,渲染情绪。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崔云峰两句「为什么交集/靠太近反而犹豫/如何说出口/和未来相关的梦」唱的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处理非常细腻。「说出口」「口」字的收、和「未来」「来」字的重音咬字,完全控制住,不把气息完全释放,让人感到歌词想表达的克制、犹豫。想对峰峰说的就是这种细腻的处理才是更见唱将功力的地方,而不只是「崔氏声破天」的华丽高音。

第二遍副歌的时候,抓耳的旋律已经深入人心,是过耳不忘的水准。熊猫堂五人配合无比默契的合唱也丝滑和谐,不分你我的好听。然而惊喜在后面,第三遍副歌前一波三折一次更比一次强烈的「我知道你同样坚决」把全曲情绪推向了最高潮。最后五人合唱「我们在一起」一句,已经可以想像现场表演的时候五人合体的美好画面,和台下无数的眼泪和尖叫了。

从情绪意向而言,这是一首非常「亚洲式」的情歌。歌词表达的其实是一种对于感情的「宿命感」,我靠近你的时候我不敢表白,不敢说出口,但分开时,又觉得你就是对的那一个,唯一的那一个真爱。表面自我倾诉的理性之下,底色是不管不顾就是认定一个人的痴傻,是微涩微苦,而后回甘的甜蜜。说到底是东方式的「羞涩」和「执着」。虽然不是直白地写异地恋,但相信对距离特别敏感、深知其苦的异地恋情侣来说,这首歌词一定是能让人瞬间泪崩的。「渐进的自由」这一概念,也从物理距离,延展到了时间和命运的抽象层面,成了一种「小火慢炖」的温暖。谈到暖,我必须说卡斯在这首歌里展现了他嗓音「甜暖」的一面,大家不妨比较一下同样两句歌词「可是我的心里有火种/一点光就够温暖宇宙/我知道有个你/值得守候」一开始陈鼎鼎唱的,和 2:00 处卡斯唱的,你就会发现卡斯的声音是有少年感的,透着一丝清甜。希望今后多让卡斯表现这种难得的音色特质。(这里没有说鼎鼎唱的不好的意思,单纯不同)

 

《不例外》是我心中熊猫堂的抒情曲No.1

 

最后谈一下我心目中熊猫堂三专里的抒情曲Top3:《长大》、《不例外》和《渐进自由》(正好从顺序上也是多一字,那么下一首就五个字吧)。

从旋律上说,《长大》更简单些,刚刚成军的熊猫堂演绎还有些稚嫩;我个人揣测《长大》这种偏传统的曲风非常对日本市场胃口,所以后来被日本公司挑选拿去当《COSMIC ANTHEM》EP里的《手纸》,也得到了一些印证。

而《不例外》是台湾两位金牌创作人张简君伟作曲、金曲奖新晋(最佳女歌手,笑)得主 Hush。Hush 的歌词略显晦涩,但其实非常深刻,甚至是我认为熊猫堂所有歌里思考最深刻的一作。因为MV的创意,这首歌在宣发上比较多聚焦到「非自杀性自伤」(NSSI)这一精神健康话题上。但其实歌词本身是在讲一种情感关系里「刻意忽略」的恶性循环,某些看似在感情里游走得游刃有余的「名媛」,其实也曾经是被忽略、被无视的可怜边缘人,但一旦精通了这种「游戏规则」,自己也成了高高在上的那个忽视别人好感善意的冷血动物。Hush 笔下「因为我明白,你也不例外」、「谁的无奈,都有原来」都是非常深刻的人性洞察,堪称金句。不过对于熊猫堂目前的受众来说,Hush 内涵深远的词或许还难以透彻理解,不太能引起共鸣(其实Hush这次拿下金曲奖的专辑《娱乐自己》也是如此)。但这不妨碍我心目中《不例外》是熊猫堂抒情曲 No.1 的地位。

《渐进自由》则是《长大》和《不例外》的折中,或者说,吸收了两者的优点。即有过耳不忘的抓耳旋律,歌词「命中注定」这种有些滥俗但屡试不爽的感情主题,也容易得到更多人共鸣。所以祝福《渐进自由》取得比前两首都要更大的市场成功吧。至少我去唱KTV的话,只要有这首,我肯定愿意点来一唱。

 

有趣的是,这首歌的「地域性」就一下子没有了。编曲上没有特别的国别背景,走出了和 A.S.I.A. 不一样的模式,是在歌曲主题上去体现「WORLD」概念,而不是明确的「异国曲风」。

 

写这篇乐评的时候还没看到《渐进自由》的MV。听着歌词,脑中的画面不是冰岛那种世界尽头的孤寂,就是南极、北极的决绝。希望熊猫堂有一天发财可以有充裕的预算去冰岛两极补拍一个冷酷仙境般绝美的MV吧。(笑)

 

9. 世界所有的烂漫|Wherever We Go

《世界所有的烂漫》可能都是申名利作词的关系,整体听来第一感觉让我觉得跟《就算与全世界为敌也要跟你在一起》颇多相近之处。当然《世界所有的烂漫》的编曲更冷艳、阴郁一些。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北欧迷幻色彩。

这首歌曲的主题不再是具体的小情小爱,也不是一条锦鲤或一个诸葛亮,而是「什么是浪漫」这个更为宏大的命题。虽然在唱片企划中作为「先行抒情主打」推出,但这曲子在我看来不算抒情曲,而更靠近 World Music。熊猫堂的演唱体现出很强的整体感,有「团魂荡气回肠」之感。尤其副歌部分重复的「Wherever We Go」两句雄浑有力,体现了五个男声合唱的力量感,撑起歌曲宏大的气场。

这是整专从格局上最符合「世界之大」这个主题的曲子。被选为「W.O.R.L.D. View」世界观当之无愧,类似于《盖亚》在林忆莲《盖亚》专辑中地位。只可惜只有这一首。这就涉及到整张专辑的概念设计和实际施工的偏差,最后总结部分详谈。

 

《世界所有的烂漫》MV相比《The One》也没有进步 一个模式

总结

整张《W.O.R.L.D.》听下来,我感到的是唱片概念企划上的内在矛盾性。

 

《320万年前》非洲风、《孔明》国风、《锦鲤卟噜噜》和风、《指鹿为马》拉丁舞曲、《热带季风》和《加州梦境》海岛海岸风——这6首歌延续了《A.S.I.A.》确立的「多元文化漫游」模式,白话说也就是一首歌带你去一个国度、体验一种异域曲风。而《隐徳来希》、《渐进自由》、《世界所有的烂漫》这3首,则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不再以地域为维度,而是在精神气质上拉开不同色彩和主题。

当然用我这套标准去衡量,或许首专《A.S.I.A.》里的《长大》也和其他曲子不搭,不过那只占八分之一。而《W.O.R.L.D.》则是有三分之一的曲子走了另一种编排风格。这就让我觉得以《热带季风》为界,前面曲目和后面曲目在概念上有断裂感。

在流媒体听歌时代,其实专辑的概念性和完整性是被极大削弱的。再叠加社交媒体宣发,也是单曲一首一首释放,让新一代的听歌模式更为「碎片化」,一首单曲本身好听就可以。但从唱片企划来说,这次三专的《W.O.R.L.D.》幕后团队花了大量创意和时间去打造「跟着熊猫堂去全世界探险」的视听概念。从《世界所有的烂漫》MV来看,似乎也有些跳脱整体「冒险故事」的主线。

华语歌坛现阶段在整个专辑里打造宏大整体概念的尝试并不多。我印象里最具野心的一次,应该就是林忆莲力邀常石磊操刀的《盖亚》。《W.O.R.L.D.》这个标题起的有点大,五个字母缩写所对应的概念也不是直接落到某一首歌上,而是整体所构想的世界观。每一首歌对应的「物理学」、「化学」这些概念又和「W.O.R.L.D.」不完全契合。在我看来或许有点过犹不及。至于专辑介绍里

  • 跨越空间和时间度量交叠的“物理世界”

  • 探索纪录文明衍生和发展的“人文世界”

  • 解构你我内心爱与思想本质的“人格世界”

就过于复杂了,从选曲实际上,也撑不起来这么复杂的构建。这是我认为在创意策划和实际执行中有所偏离的地方,也就是「概念大于表达」。这时候回望二专《emo了》和EP《大惊小怪》,在概念和实际的选曲、视听语言的一致性上,就要好很多。甚至去年《爱的赏味期限》这张EP每个团员都唱一首情歌也是很整齐的策划。

 

更深层次的一致性问题,是熊猫堂要继续去探索的定位问题。既然没有走传统女性向男团的套路,就意味着新的挑战,这份作业没法抄,是熊猫堂幕后操刀团队必须自己去解答的。这里所谓的「套路男团」指的是,它们没有一致性问题。它们就是单向去满足女性群体对于男性凝视文化的审美反扑,让男团所有成员呈现干净不油腻、理想化男友的形象。选曲不用说也都是各种情歌,满足女性对纯爱的各种幻想,不太会去追求除此以外的任何。但熊猫堂从成团开始就不走这个套路。无人敢问的自由也意味着孤独寂寞的探索。五个留着胡子,看起来成熟性感的大男孩,舞台你们现在有了,你们到底想说什么呢?你们要对谁说?是《锦鲤卟噜噜》那种欢快低龄向祝福向儿歌?还是《不例外》那种深刻独特?还是《以梦为马》正能量励志?还是《辣辣辣》欢快舞曲唱跳合家欢?还是《大惊小怪》那种骄傲做自己的宣言?当然这些都可以有,也都会有饲养员喜欢,但如果没有一把尺子作为衡量,大到受众群体如何进一步扩大,小到词曲格调如何取舍,都会游移不定。

 

这里说得深刻一点就是,熊猫堂还是商业化得不够。

 

当然,我对幕后团队充满信心,也相信所有饲养员都愿意支持你们继续探索下去。此处比心。

 

抛开整体概念,从三专收录的单曲来说,我觉得《隐徳来希》、《孔明》、《加州梦境》、《渐进自由》、《世界所有的烂漫》都是各自完成度很高、制作水准精良的作品。各自都值得不同口味的饲养员喜欢和单曲循环。尤其是《孔明》突破性的编曲;《加州梦境》的复古 R&B 梦幻感;《渐进自由》的抒情金曲,都让人看到了熊猫堂的自我突破。

 

现实中熊猫作为珍稀动物只吃竹子。而熊猫堂的五只大熊猫们则要带你去全世界畅游多元文化,体验各种感情的面向和思考,什么都尝一下吃一口(这一刻耳边响起「啵啵叽啵啵叽」的碎碎念,笑)。《W.O.R.L.D.》在我看来是从各种艰难中复苏的一张专辑,象征着熊猫堂从初创的青涩走向成熟,开始探索更大的主题,迈出更大的步子。幕后团队辛苦了,是的,我是说拍拍和恶魔。希望今年能看到你们带着熊猫堂,带着《W.O.R.L.D.》的新曲目走向国际舞台。

 

祝熊猫堂爆红暴富!

 

叉小包

2023.07.18 于泰国曼谷

P.S.

ASIA逛过一圈,WORLD带你走过,下一张是不是要叫《C.O.S.M.O.S.》(宇宙)?(笑,日本EP《宇宙赞歌》已经提前用过了呢!)

 

P.S.2 

有没有发现,五只我都单独表扬了呢?; )

跟着熊猫畅游全世界多元文化️熊猫堂三专《W.O.R.L.D.》万字乐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