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笔记】理论:根本动力
引语:
人做出行为的动机,或者说动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复杂的问题。
我想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他们可能给出的答案大概会是"欲望"或是相类似的词吧?(至于我为什么对我们这个时代做出这样的判断,详见其他文章)
欲望似乎在人类的词典中被分成了很多种类,这也许得益于人类自身对欲望的诸类践行使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我们常常就会说一个人有食欲,一个人有性欲云云,然而这些还算是比较好理解的东西,我们若是说一个人虚荣,那似乎就有些高级了,另外,也许还有一些对我们来说于其认识更浅以至于尚未形成专门词汇的复杂欲望,例如一个人对死亡所带来的美的向往,这样的东西,不经思考只凭借经验可能是难以理解的。
所以可见如今的认知之内,欲望是繁多而杂乱的,那么欲望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不同的欲望之间全部都是并列的么,还是说他们之间存在某种不同的关系,例如,某些欲望是某些欲望的产生因素,某些欲望是其他某些欲望的集合体,某些欲望又可能是某些的扭曲变形,相信欲望之间全部并列没有联系似乎是简单而难以置信的。
人说三大欲望,食欲性欲睡眠欲,看起来似乎可以作为这些欲望的起点了,同样我记得某个古希腊人(我忘了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主张人的根本欲望就是吃和肏两种,没有加入睡眠欲,可能在他心里对欲望的理解于现在有些不同,大抵是某些认知不对称吧。
如今我们引入一个理论,妄图覆盖前面的话,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欲望,或者说,修正对欲望的认识(这当然需要强调,下面要提到的说法本身也只是理论,不可直接理解为事实)
这里提前放出最终结论:生命以追求"存在"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
正文: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最终结论,下面我们来对其进行解释。首先要说的便是这里"存在"的含义,这里的存在代表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所强调的是一种立足于思维意识的东西。由于似乎并没有原生词汇来阐述它,所以下面我将先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介绍它。
例如说"你","你"这个人,怎样就算是"存在"了呢?我现可以说的是,让你"存在"的方式算不的少。
首先你可以靠你自己,只要你是活着的,你的大脑可以正常工作(或者也许有些情况有些不正常也不会影响?),思维能正常运作,意识可以进行活动,那么你就可以用你自己的意识来使你"存在"。这是因为你的意识进行了某种活动(原谅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我本想用"认识"这个词,但后来发现不妥),这种活动使得你的意识判断到了你的存在。这听起来似乎不禁令人想到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虽然两者实际存在某些差异。
上面的文字是想引出这件事:意识通过进行判断来使得"存在"成立。这里的意识可以是你自己的意识,也可以是其他的意识。另外,这里的判断,由于主语"意识"的所有者不同,也会设有不同的条件,我们认为在正常意识的情况下自己判断自己是不需要额外精神条件(这里认为物质条件最终会达成某些精神条件)的,这件事毕竟就像你所经历的那么简单。(你每天都在做不是吗?否则的话你为什么觉得现在自己是活着的而不是死的)然而其他意识进行判断却是需要额外的一些条件的。
举个例子,想象一个星球,这个星球上只有两个人,他们分别位于这个星球的两极,星球的直径够大以至于他们无法直接通过感官感知到对方。而这时这两个人互相就无法对彼此进行判断。
这是为了说明,一个人如果想要向其他人发出"判断请求",他首先需要通过某些行为来作为连接对方和自己的桥梁。这种行为可以是看起来简单的,例如,这个星球的一个人可以跑到另一个人的眼前,让他看看自己,这可谓是很简单的一种方法了。当然,有时这种行为可能是复杂(这里的复杂用来表示难以表述这种行为的方方面面)的,例如那个星球上的人可以通过写一本小说,来连接他和那个作为读者的另一个人,这种方式看起来其底层本质似乎就比让对方看看我要复杂(当然还会有更复杂而不典型的例子)
那么我们再提炼几条信息:
1.正常运转的意识可以判断存在
2.自己可以判断自己,而且这种判断是容易达到的
3.他人判断需要条件,比自己判断要困难
综合这三条,我们就能很容易的解释一些简单欲望了。
食欲&睡眠欲
例如说,为什么会"贪生怕死"?目前可以理解为,这是因为如果你死了,大脑也就将不再运转,那么你的意识也就不在了,这样的话,你就不在能进行自我判断,简而言之,是因为死会带来的这种风险,而生则代表着这种自我判断得以继续。解释完了生死欲望,食欲和睡眠欲自然也就有了地基,毕竟不吃不睡死路一条,而且我们会认为吃好睡好则活的好。
性欲
对于性欲,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性交呢?很明显这和多巴胺是分不开的,说白了,性交的快感使人沉迷其中,由于关于性欲的话题涉及到"非理性构造",详见其他文章。
对于其他欲望的推广:
上面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用这种理论解释欲望的样子,我们抽出其中的精华,也就可以意识到,所谓欲望,其所传达的就是人类对于某种东西的欲求,该理论则认为之所以会有这些欲求是为了达到判断存在的目的,同样的,我们的行为也都可以从其出发来理解。
例如说,为什么说了人贪生怕死,却还有人不关心生死呢?这就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更有效的判断存在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自我判断的强度更为猛烈,所以他们不再将很多精力放在经营生死上。(这里提到了"存在"的强度,然而本身"存在"是无法量化的,我们无法用所谓理性得出关于其强度的结论,这种强度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感受,你对不同"存在"的态度决定了它们对你而言的强度,你会借助这些强度感受来权衡你的行为),所以对有些人来说,舍生取义超脱生死之类却是真的值得,毕竟他认为舍生取义的回报比那么活着强。
结语: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日常与朋友们的谈话,在谈到诸多社会科学问题时难免提到所谓人的动机一类话题,近来又与人交谈低欲望社会时聊到欲望,不知什么刺激,收集了以前的诸多观点,今天将它们写成一篇,来记录我对根本动力这一问题的看法。
上述"存在动力论"最令人不信服的点恐怕就是没有回答为什么人会渴望追求"存在"这个问题,目前我对于此问题的想法还欠火候,希望日后可以补充。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