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守立讲《论语》】第28讲:闺蜜犯错了,该怎么行规谏之道?

2022-12-14 10:39 作者:吴守立国学智慧  | 我要投稿

#公众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成都少年演说班

#视频号:吴守立谈家庭教育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第十二》

有一天,子贡问朋友的规谏之道。

孔子说,朋友有过错,应该真心地去规谏,婉转地去开导。“不可则止”是说要是屡劝不听,你的规谏就应该适可而止。“毋自辱焉”,别自招侮辱才好。

这是告诉我们,一件不论多对的事情,总有一个屈伸之道,一个适可而止的停损点,否则过犹不及。

朋友相互地位平等,不像师徒名分那种可以教训,这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古人去拜师,要送上一份礼,跪下来跟他磕头,这表示,万一我错了,你是可以打,可以骂,你也可以把我赶回家。

朋友之道不同,如果你为了朋友一点小毛病一再地强劝,容易演变成相互讥讽的局面。

因此,若朋友屡劝不听时,也要知所进退,才不至于为了一点小事而彻底伤了感情。

这个事情分大小,好比你的朋友喜欢打游戏,你每次见面都很严厉地骂他打游戏,毕竟,这不是什么攸关性命的事,是小过,就不必过分劝谏。

如果是大过就不同,大义还可以灭亲的,古代君子讲三次,三次还不听,剑拔出来在地上画一条线,从此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

而此章所指的是小过,对于小过,规谏就适可而止,毋自辱焉。

这也是专门针对净相过重,容不得别人一点小错误,非得让对方达到自己要求那种人去说法的,用意是要我们有多一点的耐性跟宽容。

一人行之成模范,众人行之成风气。

欢迎将此文分享转发给更多有缘人,一起加入到“让3亿中国人读《论语》”的行列!

#公众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成都少年演说班

#视频号:吴守立谈家庭教育









【吴守立讲《论语》】第28讲:闺蜜犯错了,该怎么行规谏之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