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评泡沫冬景dlc《和平默示录》——galgame日常与日常的超越兼关于现实艺术的一种进路

2021-12-05 10:42 作者:Shinki_Sakura  | 我要投稿


本文类似于随笔,不适合作为游戏的评价来食用,如有需要请看

生活的本质是贫乏。

——让·保罗·萨特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与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失之交臂,美好的假期却在和各种ddl纠缠不清,金钱不够,时间不够,仿佛一切都在和自己作对。对于本作中的主人公梁和平来说,是一遍遍被蹂躏的自尊,与那一双双束手旁观的冷眼。

生活的贫乏,人存在固有的残缺性,成为我们对救赎渴望的原动力。我们已经在黑暗中行走了太久太久了,生于黑暗中的人们,对于光明的渴望只会更加强烈,我们想要做出改变。

正是为了绝望之人,希望才被给予人们。

——瓦尔特·本雅明


但对救赎的渴望,在拯救一个人的同时也可能毁灭一个人,就如同潘多拉魔盒的隐喻,在潘多拉魔盒中,最后放出的,是希望。我们想要摆脱施加在我们身上的不公,但更多的时候却只是溺死般窒息的无力感,又或者是任复仇的怒焰灼烧着自己。纵使退一万步说,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可欣完成了自己的“复仇”,能得到的是什么?是可以让逝去的父亲死而复生吗?

当一具具尸体沉入海中,变为了故事开头万干数字中的一个(又或许根本没有被计入的机会),人前的惨剧固然令人哀恸,但无形的黑暗却将人勒的更紧。

泡沫经济,这一资本主义给出的最美好的迷梦在散去之后,才真正留下了干疮百孔的人间。对金钱的崇拜,对人性的漠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这个自诩开化”的现代社会中成为可以交易的商品。即使一个梁和平死去了,也会有千千万万个梁和平去顶替他的位置,更何况梁和平本身也只是一个被时代浪潮裹挟着前进的小人物,他同样是需要救赎的对象。只要社会抑或是自然的异化力一直存在,人的救赎之路就永远不会终结。

但,这就意味着救赎是没有意义的吗?

我相信片冈老师已经给出了答案,就像本 dlc 标题中大大的 helping 所显示的那样,这理应是一部关于人性的默示录。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就如梁和平用以自比的那一叶孤舟,不用等命运的惊涛骇浪将其击碎,一朵小小小的浪花也已足够将他掀翻。冷眼的旁观成为了泡沫时代里的苦难,但,他人性中的闪耀,却实实在在可以点亮时代黑暗下的一点微光,而可欣也同样亲眼见证了这个并非无情无义的黑道。如《失乐园》中从伊甸园里走出的亚当与夏娃,当存在的现实不再是那个梦幻的理想乡,我们唯有携起手来继续前行。

“一个人是艰辛的 于是两人牵起手,

两个人是寂寞的 于是大家围成圈,

这样也许就能够 凝聚万千的力量,

无论怎样的梦境 都能够将它斩断。”

 ——《Little Busters!》

在 galgame 艺术方面,日常中的治愈与感动是主人公以及我们玩家不可或缺的养料,这样沉重的背景下故事主人公的二人仍然进行着轻松的对话,绘美的天真也同样给阴暗的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但日常的美好却又如此容易让人沉溺,故事生根于日常却不止于日常,片冈所探寻的,正是对于日常境界线的超越,当临近结尾,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响起,二人的身形在画面中不断转回,不论结局如何,我相信他们都已找到了片刻的救赎。


现实艺术不是对于残酷现实的写实抑或是某种精神毒品,而是对救赎道路的默示,我想,这就是片冈老师给我们的答案。


后记

本文写于2021年6月份,目前本游戏正因不明原因下架中。当时没发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游戏下架了吧,现在看来这篇感想更像是我政治哲学思想萌芽阶段的探讨,虽然彼时尚未接触马主义,但已有一种朴素的对于社会超越的构想,虽然这种构想不无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倾向,今天刚好翻到,姑且发出来,作为我思想变化的一个记录吧。

评泡沫冬景dlc《和平默示录》——galgame日常与日常的超越兼关于现实艺术的一种进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