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有责任善待自然,让其再生

2022-08-23 19:17 作者:树林希望  | 我要投稿

1908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四川西部曾采集到3份处于果期的尖齿卫矛标本,将分布地点记录为四川省洪雅县瓦山。关于物种更具体的地理位置,可以追溯到现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的一个山峰。已无法通过相关参考文献查询和追踪。此后110多年间,不少植物学家和爱好者曾试图在这一地区找到该物种的活体居群,但都没有任何发现,多年来再无人发现该物种。

1908年与2022年标本对比图

科研人员此次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贡嘎山东南坡,发现“失踪”百年的极度濒危植物——尖齿卫矛,不得不说是一个意外惊喜,尖齿卫矛别名冬青沟瓣,属卫矛科,卫矛属,它的花明显为5基数,有5个萼片,5个花瓣,5个雄蕊,在发育良好的子房中分为5室,是常绿厚革叶植物,分布范围多在四川,

尖齿卫矛别名冬青沟瓣,属卫矛科,卫矛属

2021年8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君带队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专题“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与资源管理”川西片区考察任务时,在贡嘎山东南坡一条峡谷悬崖上发现约15株疑似尖齿卫矛的种群,后经进一步对该植物尖齿卫矛以及形态上与其相近的刺叶沟瓣样本进行了分子遗传信息实验比对,最终确认所发现植物为尖齿卫矛,

百年之后再次发现尖齿卫矛

并首次描述和阐明了该物种的花部特征,这是110年以来首次观察到了它的花,并根据花的形态及分子证据支持将其归入卫矛属,同时他也发表了以“花期特征、分类归属、命名和珍稀状况”为题的论文,

尖齿卫矛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引用胡君的话说:“百年之后再次发现尖齿卫矛这件事本身就已具有重要意义,况且我们还补全了记录,纠正了此前关于该物种形态特征认识的错误。由于有了活体居群,未来植物学家面对的将不再是存放在国外的3份老标本,而可以对国内的标本和活体继续做各方面深入研究,进行引种保育、繁育,可谓是‘承上启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再作出一点努力。

发现尖齿卫矛

”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热爱植物的同仁们加入到我们队伍,壮大我们的科研力量。”同时他期待,未来随着四川西部山区交通条件的逐渐改善,科考辅助手段更为先进和便利后,能够深入到更多人迹罕至的秘境,探寻更多隐世的植物,丰富四川这个植物资源大省的本底资料。

尖齿卫矛花部特征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22年)红色名录的分类和标准,尖齿卫矛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目前,科研人员正尝试进行种质资源收藏保存和在植物园引种该植物。“由于报告只对部分已知动植物进行研究,真正濒危物种的数字可能大大被低估。”

尖齿卫矛手绘版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动植物绝种的速度是自然淘汰速度的1000倍。自公元1500年以来,受到人类过度开发、过度采挖,气候改变和栖息地受到破坏,大约884种动植物已经绝种,15589种动植物面临绝种,而且实际情况可能较报告更恶劣。

尖齿卫矛标本

保护物种多样化,多元化,恢复动物、植物、微生物平衡,恢复关键物种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既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维护生态平衡,优化自然环境,树立“与野生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刻不容缓!

保护物种多样化,多元化


我们有责任善待自然,让其再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