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所以我的主题也比较特别。
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我也不太确定能否把我想要讲的东西表达出来。
说是世界,其实是我的一点分享、一点看法,或者说是一个世界观、我眼中的世界,亦或者说是分享我的世界,然后能激发一些灵感。可以说没有确切的主题,只是想表达一种世界观——一种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世界观。
一、什么是你所存在的世界:存在感&真实感
其实这个主题我高二时就想表达,但那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表达出来,最近再一次想到这个概念,是我去配隐形眼镜的时候,试戴的时候老板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他问我有没有觉得世界放大了,其实隐形眼镜下的世界更为真实,更接近环境的本来状态。
我一下子就敏感起来,为什么会有世界更真实这个说法,它也许是正常的一句话,但给我很异样的感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子的体验,由于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或者说是成像特点是二维的,有时候突然会有一种不真实感,就好像在看一场电影,或者像是在玩一个VR或AR游戏。
我第一个要聊的点就是这种真实感,或者说是存在感。
往往在我们想要探究自己为什么存在的时候,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存在即合理。它其实有点逃避问题的嫌疑,它仿佛在告诉你:别想了,你存在就是存在,你只需要知道它是合理的就是了,至于合什么理,那不是你关心的问题,你只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便是了。我其实对这种说法不敢苟同,但问题之所以会被逃避,是因为它是难以解决的,正如你的存在是否有意义这类问题,深想了往往会让人觉得无力和无奈,我的观点有点消极希望大家不要学我,在浩瀚的宇宙中,从一种宏观的角度上来看,人类最后必然是会灭绝的,那么存在是有意义的吗?由于意义这个词是感性的,所以人类的存在一定有意义,但人类存在这一事件,根本不会在宏观角度上造成一丝波澜。
把话题扯回来一点,对于鬼神和物质本身,人们更加相信眼见为实的物质,至少绝大多数中国人是这样。
我信奉物理,相信物理,尊敬物理,但我仍然愿意相信神话和传说,我个人认为世界上每种东西都有它存在的原因,也有她消失的原因,新中国的建立后的一个观念:建国以后不准成精,说不定鬼神是因此才消失的呢?
这里的深水其实是约翰 格里宾在对量子物理和真实性的探索,《薛定谔的小猫》一书中对于哥本哈根解释所起的小标题,其间是对物质的存在性的怀疑,在这里我不多赘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下来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找我交流。他说:在经典世界中,用来构成万物的那些原子在某种程度上不如原子构成的事物更真实。这句话本身都足够骇人听闻。
其实 存在 这一客观状态再加上“感”这一主观印象,本来就不能在物理层面或者精神层面完美解释。
如果把存在感换成存在性这样理性的词,你会发现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必定是存在的。
矛盾与疑问是感性在作祟。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第一条对世界的推论,什么是你所存在的世界?答案就是,你所存在的世界其实就是你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存在感即对你所存在的世界的认可、相信、和解。
二、为什么说你所存在的世界
你们也许会发现我切换了一个概念,世界和你所存在的世界。
世界是个很奇妙的词,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词。我尝试在b站上搜过 世界 一词,试图找到有人对世界的解释,很不幸出来的全是好几部名带转生到异世界xxxx的番剧和游戏视频。
于是我换了个词,宇宙,这下目标明确多了,有带你看清整个宇宙的,有讲解多维空间的很多视频。
再搜索精神一词,目标又开始模糊起来。
又是感性在作祟。
这时我突然想到我搜世界这个词的时候出现了一部电影,明明标题没有一个关联词,却仿佛在暗示我,世界是一场感官游戏,令人不免细思极恐。
我由此又引申出了一个概念,世界等于物质宇宙吗?不见得是,而说物质世界等于物质宇宙,似乎合理了起来;世界等于精神空间吗?显然不是,而说精神世界=精神空间,又让人更为赞同。
我初中时听说同学说过一个说法,叫感官决定世界。如果引申出一个多维宇宙的概念,我们之所以是三维生物(这个维度的概念也比较复杂,我说的是一般性认识下我们是三维生物),是因为我们拥有三维的感官,感受到的是三维的世界。这里讲个题外话,或许人死去,不过是断了感受这个世界的途径,说不定他们就会到另一个世界去。
回到这个话题,正因为你所存在的世界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叠加,你眼中的黑也许是我眼中的白,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同的。
给大家看一张图,你看到的裙子是蓝黑色还是白金色的?其实在国外某平台上,蓝黑和白金所占比例大约不相上下,他们不是故意反着选,而是这就是世界经过了大脑处理的一个佐证。

你与他人也许存在于同一物质宇宙,但你所存在的世界,是你的世界,仅此一份,独一无二。
于是便有了你所存在的世界这一说法。
三、是温柔不是妥协
由于物质与精神的不可调和,精神必定会向强势的物质所低头。我们人人都处在困笼之中,面包与鲜花往往只能二选一。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所说你,追逐梦想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厄运。但希望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你们能抬起头看见月光。因为钟摆能让任何东西飞起来,却无法使自己腾空。世界也许能随意拿捏你,但它也有自己的极限。
我写稿子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件小事,大家看,这是几本空白本,本来是拿来画画的,但是现在已经是英语和化学笔记本了,这是我对高考,也就是比起自己想做的事,却不得不被现实左右的一次低头。生活中存在无数次的妥协。小到连一本笔记本也保存不了,还有像cz说的一样不得不加入内卷行列,大到一个人可以放弃鲜花去换取面包,放弃梦想去谋一条生路,我知道这是精神又一次败给了物质。
所以我是低头了,表面上低头了,但我的心依然高傲,这边不是妥协,而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温柔。
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
如何掌握世界?把妥协当做对世界的温柔与仁慈,只要存在加倍奉还的精神,便能掌握世界。
我在《画怖》一书中看过一个概念,叫做心城,主角团来到这个地方是为了七天之内寻找一个签名,却在踏进这里的一刹那被按头安排任务,明明心城中发生的一切与他们的目的无关,却沦陷在了这里,无论困住他们的是娱乐、生存所需品、工作,他们忘记了来的目的。
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投影到现实里,人生来就想追寻自己想追寻的目标,坚持自己想坚持的坚持,却一次次迷失在灯红酒绿,迷失在所谓共同理想,迷失在形形色色的人群,和本该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东西完美融入在了一起。
对此人们无能为力,于是把自己硬塞在忙碌之中,充实自己的空虚。
这样说来或许太过沉重和深刻还有处在灰色地带了些,我就不多说了,你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坚守初心,怀抱希望。
在刘慈欣的《三体:黑暗森林》中,三体人这样问了罗辑:”你们的孩子不怕日落吗?”
罗辑回答说:”不,因为她知道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来的。”
希望是漆黑森林中的萤火,希望大家都能恪守初心,不灭希望。对世界保持怀疑,也要不论真相,也愿意相信世界与人类。
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已经刚好伴随我18年了,我18年来对世界的观察,以及今天的解释,是我送给世界的成人礼。
最后

希望大家再看看这个世界。
如果有想法,十分十分欢迎找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