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你是内核虚弱的“六边形战士”吗?

现象:自己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无法消除内心的恐惧、焦虑和自卑?
答:因为你提升的只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的人格。
1.“高功能”不等于“高人格”
①“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状态,它决定了你处理问题、管理情绪、创造快乐的能力。
②而成绩、金钱、技能、事业、学历、婚姻等都是为了适应社会而发展出的一系列“外在功能”,他们的优秀只能让你获得更多的生存价值、社会价值。
③功能并不能代表你的人格水平。将功能等同于人格,往往是内在崩塌的开始。就算你的外在功能再强大再全面,但没有相应的内核去支撑,你顶多也只能算一个内核虚弱的“六边形战士”。这其实并不抗打,内心也无法真正的自给自足。所以很多人卷到一定程度就会身心俱疲,开始摆烂、搞砸或抑郁。因为一旦现有人格无法承载自己的高功能了,到了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比如升学不适的青少年危机、事业家庭不顺的中年危机等,都有可能在生理、心理上“塌方”或物质上家道中落。
2.方向不对,努力真的白费
①大多数人耗尽一生也只是在“功能”上下功夫,比如东亚国家的教育制度以及过度注重“外在”的价值体系,但讽刺的是我们的目标却是“幸福人生”这一非常内在的需求,所以我们的生活总是伴有强烈的撕裂感。听的最多的也是“等我有钱了、等我上岸了、未来就一定幸福了”等等。或是很多想要跨越阶级或者高攀豪门的人以为有钱了就能摆平一切,或是好看就能HOLD住婚姻,以为这样就是快速抵达幸福的捷径,但就像很多看似优秀的人一样,一旦进入情感关系或面对父母时,自己的人格就原形毕露,变得患得患失、被人拿捏、无法做自己,有一种在努力也瞬间归零的恍惚感。时间久了就会习得性无助,“果然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我想要的人生”。殊不知其实是努力的方向出了问题。
调控方法:所以在极度内卷的“高功能”但自我压抑的“低人格”社会里,一定要花时间来深度探索内心,疗愈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模式,才能发现自己的独特性,不被外在的价值体系卷走,从根本上提升人格力量。因为很多时候你不必成为“六边形战士”,也能过好一生。